-
1 # 白鶴山人851
-
2 # 鄧工280
我們隨著我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哪些過年的習俗我們更應該堅守和傳承?
要知道那些過年的習俗需要傳承和堅守,那我們就來搬點一下那些過年的習俗吧。
1)過小年(臘月廿三或廿四,因為有官三民四之傳說)備些供品祭灶神,讓灶神迴天宮替自家講好活,回家後保佑家人生活快樂幸福吉祥如意安康。
2)過小年後開始籌辦年貨。主要是為老人小孩置辦新衣裳,買年畫及春聯,買魚,買肉,買雞鵝鴨,買麵粉(作餃子用),做豆腐白,豆腐乾,做糯米粿,年糕及供奉祖先用的金銀紙鉑和炮竹(可不要忘了賣雙響炮啊),還有要挺家裡上上下下里裡外外掃除乾淨。
3)除久前一天下午(廿九或三十下午),貼好年畫和春聯後,把神案上的香爐請下來(那是為紀念列祖列宗插香用的神器)擦乾淨,把爐裡舊的香爐倒掉,重新放進新的爐灰(我們海南人叫洗爐)。爐裡的新灰是根提各姓氏從大陸什麼地方遷入海南了決定。有的用廿蔗葉灰(福建移民),有的用槐樹葉灰(三槐樹移民)……他們主要是紀念他們發源於大陸的祖先。
4)除夕夜,擺上供品舉行祭拜祖宗儀式(供品為人們過年吃用的都要有。先清茶,及酒,及五味),全家人恭恭敬敬跪拜,完畢後燒金銀紙鉑,放鞭炮慶賀新春佳節開始。
5)八仙桌上爐火正旺,全家人圍著火爐(俗稱圍爐)用攴,如果你有幾個兄弟感情不錯,也可以一起圍爐(我們家幾兄弟從祖輩起,每年都一起過年,近幾年有40多人,還是一起過年,足足安排了5桌)。在年飯桌上,大家互相敬酒,天南地北的聊天好無快活,既增加了兄弟感情,又增添了過年過節的歡樂氣氛。當晚要留下雞腳,雞頭,雞翅膀不能吃,說是不能吃光,節約著用,留點明年(初一是新年)用。用攴一直到零時,插上第一柱香,再大放鞭炮,才可以休息。這個時候滿世界都是炮聲,滿天都是煙花的彩霞,最高興的就是孩子們的喝彩聲。
5)新春初一早上五點鐘,再次祭拜祖宗,再次圍爐用攴,不過誰都不要大聲說話(說這是每個人都要學自文學禮貌,要平心靜氣,和則生財),所吃也是素吃,沒魚沒肉沒雞,只有豆腐,芹菜,蔥蒜,腐竹,粉絲等都是素菜,意思是每年第一頓飯就要注意勤儉節約,勤能持家儉能富就要從這時開始,還要給孩子們講明白。
6)早完早飯後,天已大亮,全家就高高興興有說有笑的在一起擀麵做餃子準備午飯。按我們地方飲食習慣,餃子餡是用韭菜,蔥頭,蒜頭,加點瘦肉就可,也有用椰子肉和芝麻和花生粉做的。餃子有水餃,蒸餃,油炸餃。在午飯時可以吃飯,吃餃子,有魚,有肉,有雞肉及素菜等。如果有工夫,還可以自己做年糕。吃完午飯後,每人洗手洗臉乾淨,穿上新衣服,發紅包等,有條件的還要照張全家福照片。紅包是人人有份。這一天,一般情況下都不允許到別人家去,因為這一天,我們地方都有出嫁姑娘帶著孩子回孃家的習慣。
7)新年初二早飯後,地方的長老帶著人們舉行祭廟儀式及祭詞堂儀式,主要是祭拜移民先祖的功德。吃午飯後就可以進行拜年活動。拜年朋友相聚可以玩麻雀,但更多的是坐著飲茶敘敘舊,或設酒宴邊飲酒邊聊天,有客自遠方來不也樂呼!
8)新年初三,祭神的供品是炒飯(剩飯)及前二天留下的雞頭,雞趐,雞腳及煎糯米粿,意思是傳遞每個人在生活中要節儉不要浪費的精神美德。
9)正月十五元宵(我們地方叫年仔),主要是到萬泉河或南渡江看龍船比賽及遊燈比賽,可以說是本年第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10)過元宵後幾天,各姓氏的村落則舉行正式的祭祖(祭詞堂)活動,因為詞堂裡供奉著本姓氏從內地遷瓊的列代祖宗的神像及神牌,儀式相當莊嚴隆重,還要請來八音隊演奏,並設酒宴請村中的壽星及孤寡老人慶賀。整個過程約一天時間。
從以上所列10條,我認為無論歷史發生什麼變化,從中國儒家文化的立場出發,所列10條我們都要堅守和傳承。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印記,是我們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的基因符號,如果棄失了,便失去了中華民族之魂,失去了我大中華民族文明的美好象徵。
隨著科技對我們的影響,其實我們的過年的年味是越來越淡,很多過去的習俗已經被忘掉,但是,一些彰顯著傳統文化精髓的習俗我們應該保留和發揚,比如什麼呢?
回覆列表
問題是:有家嗎?有家鄉嗎?
單身的人兒漂流遠方,他怎麼過不說至少他的老人就不是年味。
公公問:哪裡放炮?
婆婆答:人家過年!
遠方的你可好?是否還有當年的年味呢?
家鄉的年輕人沒有回家,曾經的獅龍也不再到街上鬧騰了。
街上,找不到過年的味道,吃什麼才有年味呢?
有專家提倡禁鞭炮,呵呵,實際上不用禁人們也都淡化了,已經走在冷清的年味中。
過年回家陪老人孩子吃頓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