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圖騰9426
-
2 # 筆記
喜歡就會放縱,會更加自我,去索取,去要求。但愛卻是剋制,會設身處地,去尊重,去傾聽。
《聖經》中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正因為是真的愛你,才會理解你,知道你內心深處的需求,想要你幸福,才會忽略自己,放棄自己的很多想法,剋制自己的自以為是,怕自己的任性和大意傷害你,給予你始終的溫柔與依靠!
-
3 # 使用者3077288573845
喜歡,和愛,不一定要發生在男女之間,比如小孩等,喜歡是心情好,愛要表達,可以是這樣,喜歡可以放心裡,愛可以為你做任何事情,如果有情這裡表的是產生愛情,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必須剋制。
-
4 # 東爾黃樹
出自於韓寒的《後會無期》中的一句臺詞:喜歡就會放肆,但愛是剋制。我挺認同的。
而佛學是如此解釋的:“當你喜歡一朵花的時候,你會去摘它。但當你愛一朵花的時候,你會每天給它澆水。”
喜歡是霸道佔有,愛是細心呵護;喜歡是心血來潮,愛是念念不忘;喜歡是乍見之歡,愛是久處不厭。
曾經聽過這一個小故事:我告訴你我喜歡的是蘋果,可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給我橘子,你給了我很多橘子,甚至已經把你所有的橘子都給我了,你告訴我你愛我,你為我付出了所有,可是我明明告訴你我要的只是蘋果,簡簡單單的一個蘋果。你給我的愛讓我無所適從。
喜歡是放肆,喜歡一個人就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自以為是的付出自己所認為的最好的東西給你就是所謂的愛了,卻忘了問你到底喜歡什麼。
而愛就是小心翼翼,思你所思,想你所想。剋制自己的小情緒,設身處地的為你考慮。
-
5 # 漢簡占星師
喜歡是放肆,愛是剋制
從人性的角度去看待這個觀點更為理性,拋開我們作為人的光環去看待這一個問題顯得更為精確。
首先第一點,人活著的動力或者意義是什麼?
答案是———慾望(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慾望僅僅是從人作為動物的本質上說起的)
動物的生存意義僅僅就是為了繁衍,貪圖自己喜愛的任何事物。對於我們喜歡事物,都想要不擇手段去佔有。
喜歡是放縱,本質上就是動物本能的慾望在釋放,而這種過程猶如毒液一般注入基因中,是可恥而又毫無道德可言的。在這裡你可能會反駁我說的話,其實完全不用反駁或是自責,因為我們都一樣,被動物本能的慾望所驅使……
生存和繁衍的慾望就像墳墓上的鮮花一樣,帶著美好與死亡的氣息,令人迷戀忘返。
但是這種天性會隨著人的淨化逐漸改變,因為這種放縱的行為不適合人類的繁衍。人的在淨化過程中有很多改變,一部分是非自願性的,比如國家或部落的制度,我們從小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一些痛楚產生的記憶(哪怕在原始社會,你去傷害任何人,你一定會被這個人反擊,那麼留下的痛苦記憶會讓你記住:你攻擊任何人都是會付出代價的)
還有一種改變,那就是愛的力量,原始社會因為資源的匱乏,愛的能力非常欠缺。動物的本能是先生存,再繁衍,這個次序是不能打亂的,死了還怎麼去繁衍呢,對吧?所以原始社會愛的能力很差,就是資源的匱乏導致的。
現代人生活在資源豐富的時代,不會再面臨資源的匱乏而去競爭,生存的問題解決了,就有能力和精力去愛別人,你會漸漸懂得如何去剋制自己的動物本能。
那麼回到原題,喜歡是放縱,那是動物本能的慾望在作祟;愛是剋制,是因為我們壓制了自己體內的獸慾。
最後祝願所有人都有被愛的權利,也有愛人的能力……
-
6 # 十月的蘇格拉底
愛的內涵是什麼?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曾在《愛的藝術》一書中總結過,愛是尊重、責任、與付出。
而喜歡,是愛的前提條件。人若是為了排解寂寞與孤獨,又遇上勢均力敵合適的對手,喜歡當然是一種高階娛樂,帶來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滿足——只是,很短暫。
如同酒精的麻醉或賭博的刺激,轉瞬即逝。只能不斷重來,再度啟用。
喜歡就是原始叢林中的探索,高空彈跳運動中的一躍而下……看似險象環生其實有所保留,看似放縱其實只為釋放一下被壓抑的自己。樂趣即在於此。
而愛不同,當你愛了,你參加了馬拉松,長跑的人,你的心理建設是隱秘但長久的耐力。速度不可以快但必須高於最低要求,保持事先已演練千百遍的節奏。該低頭的時候絕不逞強,該出手的時候絕不猶豫。尊重自己與對方,負起不可半途而廢的責任,付出最大限度的容忍體力以及愛心……
喜歡是放縱,放縱自己也放縱他人。
愛是剋制,剋制自己。
回覆列表
喜歡和厭惡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屬性,與情緒和性格關係密切!愛分性愛和情愛兩種。性愛是自私的專有的有絕對性,與個體體質有關!情愛是指社會人之間的和諧關係,與情緒性格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