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人都喜歡用豆瓣評分去評價一部電影的質量。那豆瓣評分真的那麼可靠嗎?

回覆列表
  • 1 # 影視風雲島

    豆瓣評分是怎麼來的?

    很多評獎的場合有“專家評審團”和“大眾評審團”。豆瓣沒有專家評審,但有一個一億多人的大眾評審團。

    豆瓣的註冊使用者看完一部電影,心情好的話會來打個一到五星的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來)。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稽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鐘,程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那42萬用戶裡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裡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下面來詳細分析豆瓣影視評分可信度有多少?

    1,豆瓣評分在影視行業中的地位:

    關於影視作品的評分平臺在國內其實不多,豆瓣、貓眼、淘票票、時光網、微博,大概就這些平臺,其中,評分有影響力和說服力的就只有豆瓣、貓眼和淘票票這三個平臺。而這三個平臺中最被經常提及的是使用者量最少的豆瓣,豆瓣是個比較奇葩的存在,使用者量特別少,像《戰狼2》豆瓣標註總人數是50萬,《我不是藥神》八十萬,而貓眼和淘票票這種大熱的影片標註數都在三四百萬級別,比如貓眼,在國慶、過年這種高峰期一天的出票量就可以達到3000萬張票,所以豆瓣和貓眼淘票票從使用者數量上來說根本沒法比

    但是豆瓣評分在影迷群體當中(注意是影迷群體)的地位確實貓眼和淘票票比不了的,豆瓣建立比較早,積累了一大批影迷群體和文藝青年,他們對電影品質的要求比較高,所以豆瓣評分要比貓眼和淘票票嚴苛很多,也正是因為這種嚴苛,使得豆瓣的評分格外受到關注,因為隨隨便便一箇中國產電影很容易在貓眼和淘票票上拿到8分以上,而豆瓣的8分就顯得格外珍貴了,基本上7分以上的片子就非常不錯了,物以稀為貴,所以豆瓣評分在影視行業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尤其對於好電影來說,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拉不開差距,而豆瓣更能把好電影的“好”用具體數字標註出來,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推薦電影和劇集的自媒體文章經常用“豆瓣X分神片...”這樣的句式來做文章標題。

    2、豆瓣的反作弊機制是否完善:

    其實從本文開頭的闡述的內容就可以看得出來,豆瓣評分很難刷,從水軍的市場報價來看,刷豆瓣想看和評分的價格,也都是各個平臺當中價格最高的那個,所以也側面證明了一點,豆瓣反作弊機制是相對可靠的。此處注意一點,對於評分的作弊和反作弊是一場攻堅戰,反作弊並不能完全防止作弊,反作弊的作用是使作弊的成本很高,高到作弊者望而卻步,就達到目的了。

    3、豆瓣電影評分對於中國產電影的價值:

    上面說了,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絕大多數電影都能輕鬆過8分,而豆瓣對於中國產電影說是過於嚴厲也不為過,基本上爛片都在2-4分,好片7.5-9分。沒有差,就談不上好,豆瓣這種能夠拉開差距的評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對電影市場中影片的優勝劣汰有巨大幫助的

    同時又不能過分誇大豆瓣評分的價值,因為在國內電影市場中,豆瓣評分與票房不一定是正相關的,由於豆瓣使用者群體的特殊性,文藝片、藝術片等影片在豆瓣上評分會偏高,而這類影片在貓眼和淘票票的使用者群(普通觀眾)中得分是普遍偏低的,此時豆瓣的高評分或許對影片的市場幫助不大,而商業型別片在豆瓣評分當中得分是偏低的,但是這些商業型別片普通觀眾最愛看,所以在貓眼和淘票票上評分會高一些,票房也就高一些。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如果單純從市場和票房角度來說,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對於研究電影市場受眾和擴大票房更有幫助

    豆瓣電影的戾氣和寬容:

    豆瓣電影已經不是我10年前玩豆瓣時候的樣子了,網頁版面倒沒太大的變化,只是使用者有進有出,使用者結構有了比較大的變化。現在的豆瓣戾氣比較重,沒上映的影片,衝著導演或演員打一星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豆瓣評分現在呈現出兩極分化,簡單來說就是對於好電影,豆瓣評分會讓你顯得更好,而爛電影,豆瓣評分會讓你顯得更爛,6分左右的電影越來越少,對於好電影的寬容和對於爛電影的不寬容,這種矛盾的狀態或許就是豆瓣使用者感性的一面。

    其實,不論是豆瓣還是貓眼淘票票,他們的評分都只是個參考絕對值,所在平臺的評分並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品質,看電影畢竟是個相對主觀的事,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很正常。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更代表普通觀眾的感受,對於整體市場和票房來說更具有參考價值,而豆瓣電影的評分更能代表文藝青年和影迷群體的感受,對於電影評論和藝術水平的研究更有參考價值。

  • 2 # 愛電影的賴賴

    豆瓣電影評分是怎麼來的,可信度有多少?

    1.首先呢電影的影評也就是平常說的口碑就可以理解沒豆瓣電影評分了。現在對於一部電影來說評分低的電影上映之後票房就不會太好這片子就成了“爛片了”。

    2.豆瓣評分是從觀影人員的評價以及專業影評人的點評綜合得來的,如果你是一部好電影 的話上映之後好評如潮那麼豆瓣評分就會很高一般來說在7分以上的就算是不錯的電影了。

    3.評分因為是涉及都廣大群眾的綜合評價,所以說如果大部分人說的那就證明電影還不錯,但是這又涉及到一個職業好評或者職業差評,也就是我們說的網路水軍,通過水軍的大量評價從而使一部影片的口碑暴漲從而提升觀影人數,但是這樣做的話觀眾看完電影后不買賬那麼口碑就會急速下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網路水軍差評,一般來說被水軍貶低的電影都很男翻身了,畢竟沒人會想去看一部評分低的片子。

    4.不管怎麼說,每個人的審美興趣愛好不同,電影好不好只有自己看來才知道。

  • 3 # 娛樂搶鮮看

    挺高的,因為豆瓣評分是權重評分,一百個一級水軍打五星不如一個大號打分的權重高,豆瓣剛註冊的號評分所佔權重微乎其微,豆瓣哪些級別高經常寫評論文章的人權重很高,水軍和黑子只有上映開始有一點卵用,隨著打分人數變多,基本就毫無作用了。

  • 4 # 小蝸遊戲解說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電影觀看者心中,豆瓣電影的評分是很強大的一個參考標準。一些有文藝情懷的青年可以在此閒話國際新浪潮,批判一些超現實主義,而迷妹們可以為自己心中的偶像所,參演的影片點贊,支援……更多的人,可能根本對電影沒有太多研究,甚至只憑喜好或者“聽別人說”而去觀影的同時也會選擇在買票之前參考一下豆瓣電影的評分。

    可以說,豆瓣電影的評分一度成為大家評價電影質量的標杆,甚至可以影響一部電影的票房高低,那麼豆瓣電影的評分標準到底是怎樣的呢?

    2015 年的時候豆瓣總經理阿北發表的一篇長文中所說的,意思很明確,豆瓣電影的評分就是基於使用者打分:把豆瓣使用者的打分(一到五星換算為零到十分)加起來,再除以使用者數。就是豆瓣電影的評分,這個分數完全來自程式的計算,中間沒有編輯稽核,每隔幾分鐘就自動更新一下,以便快速的展現出及時的評分。

    可以說,這是一個“簡單粗暴”的評分機制。觀眾的評價將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反映在電影的分數上,心情好時打的“五星”和心情不好時的“一星”都將被加入到簡單的計算公式中,最終變成其他人的參考標準。

    但同時,阿北也說到,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規避機制的。作為一個擁有一億多使用者的“大眾評審團”,每個使用者都是“一人一票”制,而且隨著打分人數的增加,單人評分對整體評分走向的影響其實是在不斷被稀釋。因此,評分計算方法很簡單,但“刷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總體來說,豆瓣的電影評分是參與評分人群的意見“平均值”,雖然有很多的規避以及防範措施,但總體上受評分人個人喜好的影響較大。但我們都知道,豆瓣的使用者,更多的是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而且受眾群體大多數都是人們口中所謂的文藝青年們,所以,對於擁有相對“高階”使用者群體的豆瓣,其評分還是偏“小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為什麼不殺了明珠、索額圖而是要關進大牢,頤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