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井夫子
-
2 # 宰少
金庸先生還真沒有冤枉陳友諒,真實的陳友諒比《倚天屠龍記》裡的還要狠毒。
陳友諒,是一個手黑腹更黑的人。他曾經抓著一付好牌,可是由於性格原因,打得稀巴爛。他的故事也許告訴我們,要想幹大事,不是手狠心辣就夠的。
陳友諒出身於漁民之家,可是他喜歡讀書,不但讀過私塾,還曾為縣吏。但是他是個有志向的年輕人,他的心裡有著一個很大的夢想,和一般造反者是生活不下去不同,他就是衝著那份建功立業,萬代揚名的想法參加紅巾軍的。
倪文俊是紅巾軍的將領,他是漁民出身,但打仗十分厲害,陳友諒就是投奔的他。
倪文俊見陳友諒識斷字,便任命他為簿書掾。
陳友諒的能力是不用懷疑的。在紅巾軍中,算是個難得人才,所以提拔很快。倪文俊不斷提拔他,讓他當上了黃州兵馬元帥。
可是倪文俊和起義軍首領徐壽輝鬧崩了。倪文俊逃到黃州,準備聯合這個自己一手提拔的陳友諒,以圖東山再起。
陳友諒用倪文俊的人頭,換來了自己的地位,接管了倪文俊的軍隊,地盤。他的忘恩負義和陰險也暴露無遺。
依靠各種見不得人的手段,陳友諒在義軍內部製造分裂,圖謀奪位。至正十九年九月,陳友諒殺害了在反元戰爭中功勞卓著的趙普勝。同年十二月,殺徐壽輝左右侍臣,挾持徐壽輝,自稱商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於採石,自立為帝。建國號大商,改元大義,以恢復商王朝的統治為號召。
1360年,陳友諒挾持徐壽輝順江進攻金陵。到了採石磯,他用一把鐵錘,取了徐壽輝的性命。陳友諒正式登基稱帝,國號漢。
陳龍諒與朱元璋爭天下的戰爭前後進行了三年多,陳友諒接連敗北。至正二十三年的“鄱陽湖之戰”,陳友諒不但大敗,還戰死在鄱陽湖。他的大漢國滅亡。
陳友諒是一代梟雄,但一個人只講目的,不擇手段,有才無德,那就只能吞下失敗的苦果。
許多人,對於歷史上的陳友諒,其實並不熟悉,反而對於金庸先生筆下的他更為熟悉,金庸筆下的陳友諒,出現在其作品《倚天屠龍記》中,雖然小說中描寫並不是很多,不過但凡是描寫陳友諒的地方,都是十分的精彩,塑造出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在金庸先生筆下,陳友諒是丐幫的人,奸詐狡猾、囂張跋扈,利用宋青書殺了武當七俠莫聲谷,十惡不赦。而且心機很深,有吞併天下的野心。
那麼歷史上的陳友諒究竟是怎麼樣一個人呢,我們來看一下
陳友諒原名陳九四,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其實在朱元璋開創大明之前,元朝至正二十年左右,掙扎在這場天下大亂中的有識之士們,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堅信:這場草根逆襲開創新王朝的神蹟,就要上演。而締造奇蹟的人選,卻並非朱元璋,而是陳友諒。
說起歷代群雄爭霸的年代所發生的事情,其實與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世界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都是各種對決博弈。
而陳友諒最大的對手,其實就是朱元璋。
陳友諒出生在湖廣沔陽的漁民家庭,父親是個上門女婿,而且當年打魚可是比種地地位還低下的事兒,所以陳友諒可以說集合窮、困、、苦為一身,或許金庸正因為如此,才將其安排進了丐幫吧。
當然他的師父並不是成昆,而是一個名為徐壽輝的人,歷史上的徐壽輝是當時起義的紅巾軍天完政權領袖。
而就在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復破沔陽時,陳友諒於黃蓬起義,正式加入紅巾軍,開啟了他的人生仕途,直到後來,他甚至親手幹掉了徐壽輝,坐上了東路紅巾系的頭把交椅。這時候,已經是可以與朱元璋扳手腕的人物了。
那麼,能做到這樣的人物,又怎麼能是沒有權謀心計以及野心的人呢?這一點,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也與小說中有很多的類似之處。
但是,這樣的野心,與起義的初衷,其實也造成了他好的一面,那就是在亂世中愛民如子。多年如一日實行仁政安撫百姓,治下的湖廣地區,是當時出名民心安樂經濟富庶的樂土,也因此長期受擁戴,哪怕他最後兵敗身死,卻依然得到湖廣百姓的虔誠哀悼敬重。
而他手下強悍的軍隊,更以紀律優良著稱,不但極少姦淫擄掠,良好風紀遠揚,更信仰堅定無比,各個相信彌勒下凡拯救眾生,所過之處除了保衛民眾就是熱心傳教。公認南中國最威武文明的鐵軍。
所以說,其實許多歷史的評判,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任何一人都有其善惡等多個方面的。
而小說作品,不過是根據需要,將其某些特性放大,某些特性縮小最終呈現出來的一個人物。
既然如此,從小說去理解一個人,終究還是有所偏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