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
2 # 留住這片情
我也不知道那能不能算是犯的錯,反正我的整個童年都是昏暗的,沒有一絲的快樂。
從小到大,無論什麼事都要聽她的,沒有一絲的自由,哪怕是到了中學,就算是每天早上穿什麼衣服,我也沒有權力決定,稍有不順從,就會被如雷灌頂的大吼一頓,這種感覺是讓人窒息的,是絕望的。
我也已經慢慢的長大了,我也是一個人,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審美,也需要別人的尊重。不是能吃好,穿好就可以沒有想法,沒有要求,快快樂樂的生活。
所以,我希望現在的家長在孩子一點的時候,能夠給他們一點空間,讓他們能夠自己成長,無微不至的照顧或者把你的想法無限強制給她,對她一點好處都沒有,還會養出一個叛逆,懦弱,不知所措的人。
-
3 # 錢也來1988
每個人不是生下來就是一個完美的人,既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做什麼事也不一定是完美的,都有犯錯的時候。
我不知道你父母做錯了什麼,但他們終究是你的父母。
作為兒女的我們,父母把我們艱難的生了下來,還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成人,可以說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如果是因為一點小錯就否定了他們把我們生養的艱辛,那就是我們做子女的過錯了。
其實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同樣的事情是發生了,你是怎麼想的,你希望他們是怎麼想的。
人非完人,孰能無過,除非錯的太離譜,其他又有什麼不可原諒的呢?
-
4 # xl8076
我的童年從六歲後與父母一起生活。我的父親有家庭暴力,我母親不大善於照顧孩子,年輕時比較貪玩。我基本不與他們構通。但在物質生活,受教育方面還是有保證的。但我性格倔強,從初中住校開始到大學畢業,都儘可能不回家。我選擇專業,工作,和誰結婚都未與父母商量。但他們需要錢,我還是會給,他們老了,來投奔我,我也會照顧他們,但內心並沒有真正原諒。直到他們故去,我回顧與父母關係,才發現,他們也在後悔,比如對我的孩子很好,儘可能幹家務,不給我添麻煩。一切俱往矣,現代的父母一定不要家暴,也不要溺愛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吧!
-
5 # 保定心理情感驛站
中國有句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天下最大的恩情就是父母的養育之恩。因為站位的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不同,所以有的時候和父母的意見相左也是正常的。如何正確對待,並且要端正自己才是最好的!小的時候也經常去想父母的不好,是不是不愛我了等等!可是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孩子才明白父母的愛有多深厚!所以沒有什麼不能原諒的,只有今生做兒女,希望來世仍承膝求歡!謝謝邀請!
-
6 # 你他喵的174699405
如果過錯是那種虐待兒女,把兒女當成陌生人,不公平對待自己的子女,有事才來找你,還以命令式的語氣來讓你幫他做點什麼事,做完之後又各種嫌棄,那麼這種父母的過錯,你沒必要去接受和原諒。
可是如果說父母對你嚴格,各種鞭打你,罵你,但實際是為了你好,想讓你能更好得在這殘酷的社會里存活下去,那這種過錯你完全應該接受和原諒,因為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你好,雖然可能方式不太對。
-
7 # 24幀半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溫和易趨於軟弱,禮儀多流於形式,有主見的人難免固執。
每個人都有短板和缺點,父母和我們一樣,也有不完美的地方。
人的不完美,就像月亮的陰晴圓缺,屬於自然現象,有很多不如你意的難處。
我們要原諒自己的不完美,與自己和睦相處,也要認識到父母的欠缺,順其自然。
我母親年輕時受過貧,老年就過分惜財。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得空出去撿破爛換錢。
老年痴呆症嚴重影響了她的正常思維。她甚至忘記了錢的用處,卻在有意的藏錢。
開始我不理解她的做法,為母親的作法感到生氣甚至恥辱。
為什麼別人的媽媽不去垃圾桶撿破爛,而我的媽媽整天在撿拾。我的親戚和朋友以為我們不給生活費。
讀了一本關於老年的心理學著作後,我又作了心理諮詢,母親有“屯物癖”,那是一種心理不安的表現。
明白了母親今天的行為,源於多年前的貧困,我們原諒了母親的不講衛生,見什麼都撿的壞習慣。
“窮扎不下根”是一句溫暖人心的話,我不這樣認為。
事實上,窮確實在我母親的心裡紮下了根。父母是我們終生的老師,他們的今天,是我們的明天。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您這個問題針對性很強。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那麼大度,父母之間都如此,外人更不行。岀現這樣的問題,一般都和錢財掛勾,或者第三方介,這個事比較棘手,只有找出問題的根源,來處理,理解,諒解,沒有更好的辦法,除非你態度堅持下不要親情……目前我還看不到更好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