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有知社
-
2 # 白露為霜65799235
武,如果大隋堅挺下來了,甚至達到漢唐那種程度,楊廣之後的帝位傳承順利,仍在他那一系。
厲,如果大隋堅挺下來,但楊廣死後,帝位傳承到旁系,包括更慘的情況,兒子本來繼位被侄子兄弟之類的殺了奪了,說不定還會給個更差的諡號,比如靈。
武,如果大隋堅挺下來了,甚至達到漢唐那種程度,楊廣之後的帝位傳承順利,仍在他那一系。
厲,如果大隋堅挺下來,但楊廣死後,帝位傳承到旁系,包括更慘的情況,兒子本來繼位被侄子兄弟之類的殺了奪了,說不定還會給個更差的諡號,比如靈。
隋煬帝的諡號,是歷代皇帝中最差、最惡的。按古諡法:好內(後宮)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肆行勞神曰煬,離德荒國曰煬。總之,“煬”這一個字就概況了楊廣的荒淫敗德、暴虐兇殘等種種品行。這個諡號之差、之惡,可以等同於周人給殷商末代君主帝辛的“紂王”稱謂。按諡法:殘義損善曰紂。
實際上,夏商周的君主稱謂並不一樣。夏朝的君主稱“後”,殷商的君主稱“帝”,周朝的君主才稱“王”。按照殷商的稱謂習慣,帝辛是如何也不能變成“紂王”,而最多能被稱為“帝紂”(諡號,也是起源於周)。
隋煬帝雖然不是好皇帝,但“煬”這諡號也有很多不妥帖之處。比如:隋煬帝好內(荒淫好色),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依據。根據史籍記載,隋煬帝遠不如其姨表兄李淵好色。李淵在當了皇帝之後,多立妃嬪,其子女也多達四十多位(絕大多數子女都是在其當皇帝后所出生)。客觀地說,即便是評“惡諡”,“厲”也要比“煬”更妥帖一些(諡法: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
而令人玩味的是,楊廣給南朝陳後主評定的諡號就是“煬”。不曾想,這個諡號又被自己的姨表兄李淵“送”給了自己。相比之下,沒受過隋朝恩德、出身草根的竇建德,給楊廣的諡號到是比較厚道一些。竇建德給楊廣評定的諡號為“閔”,“閔”有同情的意思。而洛陽王世充扶持的皇泰主楊侗,給楊廣評定的諡號為“明”。“明”雖有幾分溢美掩過,但“明”也並非頂級諡號(隋煬帝也的確受之有愧)。而以楊廣的那些功過是非,取一個庸常的諡號肯定也不太適合。楊廣身死國滅,固當受大惡之諡;身免國續,則也享受隋人的至高之諡。
那假設隋朝不是二世而亡,那大機率會給楊廣取什麼諡號呢?
自漢朝以後,頂級諡號只有三個(秦朝時廢除了諡號,而自漢朝建立才得以恢復),這也是列朝“太祖太宗”最常用的三個諡號(文、武、高)。“文”、“武”諡號的最早使用者,分別是周文王、周武王。而“高”諡號的最早使用者,則是漢朝的劉邦(..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帝之太祖(劉邦),故特起名焉)。
自漢以後,實際上的創業之君,其諡號多為“高”或“武”。比如:漢高帝劉邦、漢光武帝劉秀(避漢武帝劉徹的諡號)、魏武帝曹操(追諡,為曹魏的奠基之君)、晉武帝司馬炎(滅東吳,結束三國分裂)、宋武帝劉裕、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陳武帝陳霸先。
而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諡號卻是文皇帝,這在開國皇帝中就顯得比較突兀,雖說曹魏的實際開國皇帝曹丕的諡號也是文皇帝。但楊堅與曹丕卻有不同,曹丕雖然是曹魏的開國皇帝,卻完完全全是守成之君。曹魏的江山,可以說完全是靠曹操打下來的,而曹丕在疆域上也的確沒有非常突出的功績。故而,曹丕追諡曹操為武皇帝,而自己被諡為文皇帝再合適不過了。
楊堅出身於將門世家,曾跟從北周武帝平定北齊,而多立戰功。更為重要的是,楊堅在位期間,平定了陳國,而結束了南北分裂。可是,楊堅卻被楊廣諡為文皇帝。其最大可能性是,楊廣想在功績上(開疆拓土)超越過楊堅,而把武皇帝的諡號留給了自己(武皇帝比高皇帝,更能突出“武功”一面,而楊堅的廟號為高祖,故楊廣也會避免使用高皇帝的諡號。如晉朝有廟號高祖,而皆無諡號為高皇帝)。
楊廣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君主,不安分、愛折騰,甚至對其父楊堅也有幾分瞧不上(楊堅不好征伐,更希望民生安定,而對周邊民族也多采用招撫手段)。楊廣當皇帝之後,大興土木,營建東都洛陽、修大運河,並頻繁發動戰爭,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等等。楊廣其實跟漢武帝劉徹比較相像,都窮兵黷武、好大喜功而濫用民力。
只不過,西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期,打了一次擦身而過(史載:海內虛耗,戶口減半)。而繼漢武帝之後的昭、宣二帝,也都堪稱為賢君,採取了一系列恢復生產、安定民生的措施,才使一度陷入崩潰邊緣的西漢王朝又再度恢復了一些氣力,史稱“昭宣中興”。但是,卻已無法逆轉西漢由盛轉衰的頹勢。從“文景之治”到“昭宣中興”,由此可見,這漢武霸業背後的沉重代價。
楊廣卻沒漢武帝那麼好運,不只搞丟了其父楊堅的“開皇之治”,更搞丟了大隋江山。而如果隋朝能夠逃過二世而亡,楊廣也大機率會收穫“武皇帝”的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