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鹿鳴歷史說
-
2 # 小奔說史
1260年5月,忽必烈在開平即大汗之位,1263年5月9日,忽必烈正式釋出詔命宣佈開平為上都,並設立上都路總管府。
開平被宣佈為上都以後,開始了第二輪大規模營建。上都最有名的大安閣,就是在這一輪營建中所建。
大安閣的前世是位於位於汴梁的熙春閣,熙春閣為宋徽宗趙佶為端王時期所建。北宋滅亡以後,龍德宮仍儲存完好,並改名為同樂園。 金朝滅亡之後,汴京城內宮殿毀壞殆盡,唯有熙春閣巋然獨存。
1266年,忽必烈下令將其遷建到上都。熙春閣全閣高7層,邊長36米,高度達到了69米,據說僅僅拆下的木材就數以萬計,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大安閣幾乎完全仿造熙春閣樣式而建,不過忽必烈把閣名“熙春”改為“大安”,這似乎表達了他的內心願望,就是希望這幢象徵皇權的建築永遠安穩,國家永遠安穩。
就這樣,先後逃過兩次改朝換代的熙春閣,從此異地重生成為了上都城的標誌性建築——大安閣。
忽必烈正是在這裡首次召見了來自威尼斯的馬克·波羅,後者在遊記中用充滿驚歎的語氣回憶道,“大汗在都城用大理石和(其它)石頭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宮殿,大廳和層間塗上了黃金,然後用各種各樣的鳥獸和花卉圖案加以裝飾,精美絕倫,巧奪天工,讓人歎為觀止。”
1276年五月初一,忽必烈在大安閣接受了宋恭帝趙隰及其他宋朝大臣的朝拜,並在這裡冊封趙隰為瀛國公。
開平的皇城在全城的東南角,呈正方形,與宮城構成回字型,邊長為1400米。皇城的城牆內部用金蓮川的粘土板築,外邊用石片包砌。為此,元人常把上都的皇城稱為石城。如王世熙在詩中寫到“山擁石城月上遲,大安閣前清暑時”,還有陳旅的“往來飲馬灤河秋,灤河斜抱石城流”。
上都城的東、南、西都有關廂,城北沒有關廂。每年春夏秋三季,上都城的城外比城內更繁華,流動人口數10萬,乃至上百萬之多,城區方圓數十公里。北關為軍營,西關是商業區,車輛繁多。東關鄰近皇城,前來朝覲的王公貴族和他們帶來的部眾在這裡搭建許多蒙古包(又稱氈帳)居住,蒙古包的佈局錯落有致,有詩稱“西關輪輿多似雨,東關帳房亂如雲。”
自皇城北門甕城起,有一條東西走向的的土牆,直抵外城土牆,把外城分隔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北苑”,又稱禁苑,為皇家野生動植物園,各式各樣的野獸飛禽在園內繁衍生息。忽必烈經常在園內策馬馳騁,追獵麋鹿,以此重溫草原生活。
上都城的南部為“西內”,西內的北半部建有能容納數千人的大型蒙古包,忽必烈在這裡設定金頂大帳,作為自己在上都的行在和宴遊之場所。
所以,開平既有源自北宋的大安閣,又有忽必烈的金頂大帳,這說明了,蒙古人一方面要靠中原的宮殿式建築彰顯自己的統治權威,一方面,又習慣於居住在帳篷之中,以至於在皇城以內,也要建有能容納數千人的大型蒙古包。
回覆列表
二者兼而有之,大元帝國是農耕與遊牧二元帝國!
看似房屋和帳篷的區別,背後則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巨大差異。遊牧民族入住中原都會面對一個兩難的抉擇:融入農耕文明進行漢化還是堅持遊牧民族傳統?!
在蒙古之前兩個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契丹和女真都是迅速漢化,雖然對於統治北方地區大有裨益。但是帶來的負面效應更加明顯,遊牧騎兵面對北宋軍民的抵抗所向披靡,但是
面對優渥的生活環境卻迅速腐化墮落不堪一擊。因此,蒙古人建立元朝之後選擇遊牧與農耕文明並存的統治方式,也就是帳篷和房屋並立。
但是源於對深度漢化的恐懼,蒙古人始終是搖擺不定的。一方面要統治大片漢地版圖必須依賴漢文化,另一方面又怕步了契丹女真後塵。所以大元一方面啟用漢族地主文人充實統治階級,一方面是蒙古貴族保留遊牧民族的習俗。甚至出現將北方大片良田圈為草場放牧,企圖留存遊牧文明。也正是這種搖擺不定最終葬送了元朝,雖然元朝的滅亡有多重原因,但是無法調和帳篷與房屋的矛盾恐怕是重要一點。
再看後來的清王朝,可以說完美的吸取了之前遊牧民族的經驗教訓,成就了中國封建統治的巔峰。清朝可以說是典型的多元帝國,漢地實施行省制,草原地區則是扎薩克盟旗制度,西藏更是政教合一的達賴班禪進行統治。在統治方面,皇帝在紫禁城讀四書五經、去滿是喇嘛廟的承德避暑山莊談經論道、也去木蘭圍場和蒙古王公打獵燒烤住帳篷,將多元合一的理念融會貫通。
清朝成功的完成了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統合,亦不再糾結於帳篷還是房屋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