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心練字

    練字練的是眼力和控筆。

    寫得一模一樣,就是為了鍛鍊眼力,找到自己寫的禾字帖上的差距,越細微的差距,越好。慢慢眼力提高了,才能真正看懂字帖好在哪裡,自己寫的差在哪裡。

    控筆也是一樣的,大約在毫釐之間的變化,看著容易實現,其實很難,只有慢慢的掌握力量的大小變化,筆筆寫到位,控筆才算練習成功。這個過程中,正常會有肌肉的酸,痛之類的感覺,證明肌肉記憶正在形成。

    一旦寫成一模一樣的,心中對這個字,就有了標準模範。寫字是個寫意的過程,是要隨意的,但是,一個人寫字很難每時每刻做到隨意,有時候就要喚醒心中的範字,例字,這樣書寫才不會寫得太草率。

    所有練字不辛苦,最後寫字時候就一定草率。

  • 2 # 4自字

    臨貼一路走過來的前輩都這麼認為 臨得越像越好 個人觀點是練就正楷規範字以後 寫出自己的風格 學誰最終只是像誰

  • 3 # 翼亭然

    必修,必須,專心和帖一摸一樣的修煉,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字靠每天,每時不斷的刻苦學習,發揮到手上的真功夫。

  • 4 # 筆尖寫字課堂

    針對這個問題,也發表一點個人看法,不當之處請大家指出!

    練字一定要寫得和字帖一模一樣才算好嗎?我覺得這個說法對於學習書法來說是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前輩書法家練習書法的時候,有一個原則那就是要求“重影”,也就是說臨習的字要和字帖上的完全重合上,很顯然,這是對臨帖的最高要求,這個要求是要臨習者臨習的字和字帖上的一模一樣,其實,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兒,因為每個人寫的字都不會是完全相同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第二,雖然不能臨得一模一樣,但是也要要求一模一樣,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也只有用高要求才能練出一手好字來!試想,如果一開始的要求就不高,怎麼能寫出好字呢?練字的時候,一定要在最開始就對自己嚴格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成效,不然的話,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第三,有人主張臨帖的時候和字帖一模一樣是不可能的,而是退而求其次做到百分之八九十像就可以了,我覺得這個書法比較合理,如果我們拿到一本字帖,例如王羲之的字帖,能臨得到王羲之書法的百分之八九十就很不錯了!可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連百分之八九十都不能做到,何況是百分之百呢?

  • 5 # 如石書藝

    首先,臨帖達到與字帖一模一樣,是不可能實現的。書法雖然有法則,但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用筆習慣也不同,即使影印機影印或機器人模仿,也達不到一模一樣,何況人書寫呢?

    其次,臨帖是學書法的一種方法,透過臨摹掌握法帖的筆法、結體、章法佈局,進而明白筆墨氣息神韻,為創作打基礎。

    第三,臨帖臨像不是終極目標,書法從“有我”到“無我”,這是非常困難的,要改變個性書寫習慣,達到理性的具有共性規律的書法,只能透過讀經典法帖和臨摹才能實現。將字帖的精要,入心、入腦,是為“意在筆先”;並在長期的臨摹中,反覆體會筆法、字法、筆勢、筆意等,是為“拄柺杖學走路”。“無我”階段,以字帖為參照,力求達到形象為標準,因為臨的越像字帖,“無我”的“純度”就越高。

    第四、從“無我”上升到理性的“有我”,才是書法臨帖的正真目的和價值體現。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書法語言體系,從而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但“有我”並不是說離字帖精神越遠越好,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路子要清晰。

  • 6 # 學正學堂

    是的,練字的前提就是寫像,只有寫像了才能進入書法的門檻。字帖是最好的書法老師,我前幾天給學生講課的時候說到沈尹默先生臨寫《孔子廟堂碑》網上能買到這本書,喜歡書法的朋友們可以收入囊中。大家翻開一看簡直就是碑刻從沈尹默的墨跡本上刊刻的。

    咱門再說沈尹默的書法好嗎?當然是大師級別的,梁啟超說他的楷書是五百年來第一人。書法水平登峰造極的人物了,還要每天堅持臨帖,可見臨帖對學習書法的重要性。再舉一例,當今歐楷之冠,田蘊章老先生,他的楷書作品,估計瞭解書法的無人不知,依然每天堅持懸腕寫100個歐楷大字。前輩書法家們這種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現在往往是什麼情況呢?這就朝學執筆,暮誇其能,不要學青島那個鄒扶蘭,本來寫的還有幾分看點,一高傲,再吹點牛皮,目空一切,字寫的再好,終會落的人見人踩。

    希望大家,對待文學藝術保持一顆熱忱之心,勤奮治學!

  • 7 # 林慶逢358

    是的,練字一定要寫得和字帖一模一樣,這是對練字者的要求,而最終的目的是比習字帖寫得更好,超越原帖。如果練字者缺乏這一份自信,這練字功課就很難堅持下去。

  • 8 # 鋒格練字教育

    對於有一定楷書和行書基礎的人來講,在基本掌握一種字帖的風格之後,應換一本其他風格的字帖臨摹,透過反覆的臨摹訓練,吸取各家之長,逐步形成自己的書寫風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們都向往美好的未來,可為何還總是懷念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