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班大師

    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

    如今對“龍城”的解釋有兩說:一說“龍城”為匈奴祭天之處,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另一說認為“龍城”在今天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李廣又被起用為右北平太守。匈奴聽說,稱他為“漢之飛將軍”,遠遠避開,好幾年不敢騷掠右北平。所以龍城飛將只能是李廣而不是霍去病和衛青

  • 2 # 閒來聊史

    在中國歷史上,李廣無疑是一位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讓後世發出無數的感嘆。他參加了無數次與匈奴的交戰,使得匈奴聽說只要有李廣駐守或參戰,頓覺涵意,這等威風無人可比,然而他卻至死都沒有被封侯。

    李廣戎馬一生,經歷了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三朝,最終以自殺為結局。李廣難封侯的時代,正是西漢國防戰略發生重大轉折的關鍵時期,漢武帝登基後,變以往的“無為而治”為“積極有為”,一下子改變了漢高祖以來對匈奴的策略,開始進行了主動出擊。

    而李廣以前抵禦時代形成的戰術就不實用了,儘管他在擔任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等太守時期擊退匈奴無數次,以奮戰而聞名天下。李廣也曾與百人深陷匈奴大軍之中做到從容應對,以智慧令匈奴不敢襲擊他的軍隊,這份膽識一直為後人所稱頌。而在漢武帝運用騎兵集團縱深突襲的時期,不免顯得“江郎才盡”,無法承擔統帥漢軍大規模反擊匈奴的重任。

    李廣愛兵如子、打仗身先士卒早已聞名,“寬緩不苛”使得軍人們甘願為他犧牲。但是李廣在治軍上放任自流,不講求依法治軍、嚴格管理。行軍打仗時沒有嚴格的佇列和陣勢,靠近水草豐茂的地方駐紮軍隊,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更是沒有人輪流值守自衛。如果不是李廣在遠地佈置哨兵,可能早就遭到襲擊了。

    孫子說“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李廣違背了這一治軍的基本原則,無怪乎勞而無功、際遇坎坷了。

  • 3 # 小劉解讀

    如果問題中的龍城飛將來自於王昌齡的《出塞》。我認為這裡的“龍城飛將”是一個統稱。指的是所有能征善戰的將軍,並不是單獨指的李廣或者衛青一個人。

    首先這首詩是邊塞詩,它是作者遊訪邊關聯想到將士的無奈與心酸。渴望還有像衛青和李廣之才的將軍來鎮守才能讓匈奴膽寒,不敢冒犯。

    幾乎所有的詩只要提到“飛將”,就指代漢將軍李廣。但是,還有“龍城”兩個字。李廣可沒有劍指龍城,真正創造“龍城大捷”的是漢大將軍衛青。“封狼居胥”的是漢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漢武帝時期,因為有這些能征善戰的將軍在,才使匈奴在之後的五十多年時間裡,不敢正面和漢朝抗衡。

    所以,這首《出塞》表達的就是作者也渴望有像衛青、李廣那樣讓匈奴膽寒的將軍,將士們才不用擔心邊關告急,才能真正的過上安穩的生活。所以,我認為龍城飛將是泛指。

  • 4 # 聖劍17

    歷史就是歷史,和相關的歷史人物有關,但是歷史人物人格有時候是獨立的。猶如關公。。對歷史的已經事實知道了即可,再研討其究竟,現在人能力有所不及啊!歷史的官司,沒有勝利者,你演義再多,也是妄想了,沒有必要,這就是現實,歷史的現實。

    吉祥快樂

  • 5 # 崢嶸明眼

    我個人的觀點是,龍城飛將是分別指一件事和一個人。

    首先說龍城,龍城是當時匈奴祭祀的城池,具有極高的意義,對匈奴而言就是聖地一般的存在。漢武帝時期匈奴來犯,漢武帝命衛青,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各領一路迎敵,其中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衛青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是漢朝第一次對匈奴的勝利。並對匈奴形成了較大的打擊,繼而後面對匈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作戰,最終在漠北決戰中取得對匈奴的決定性勝利。

    其次是飛將,大漢飛將軍李廣,李廣幾乎一生都守衛在北方邊疆,雖然因為自己的原因一生都沒有封侯,但是我們不能否定他的功績。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才使得大漢北方邊境保持相對穩定。

    最後總結來說,龍城突出體現了衛青,霍去病對匈奴征戰的功績,打垮了匈奴使大漢能更好的發展。飛將突出體現了李廣對守衛北疆的功績。

    就像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每個人理解的歷史認知的人物也不一樣。

  • 6 # 坊榮

    李廣玩的是個人能力,但謀略不足,衛青,霍去病是個人能力,謀略兼而有之,但就個人能力而言,李廣幾乎無人可以企及。

  • 7 # 逍遙遊ing

    個人以為,龍城飛將分指兩人。龍城,攻也,指衛青;飛將,守也,指李廣。衛青擅攻,李廣擅守。攻守俱得,胡馬不敢南擾中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金木是什麼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