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林寶1

    沒那個可能,倫斯德在羅斯托夫以東就被季莫申科打敗,損失好幾萬德軍。後來,賴歇瑙元帥因為進展不順利,一激動,直接死在前線。

    事實上,1942年夏,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的進攻也有孤軍深入的性質,北面的德軍沒跟上推進,後來才有斯大林格勒德軍輕易就被圍住。

  • 2 # 陽城導航

    如果德軍在取得基輔戰役之後,直撲斯大林格勒,將直接找死,戰爭簡單多了。

    德軍將直接遭遇蘇聯的T34型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因為斯大林格勒是蘇聯重要的軍工生產基地,當時正加足馬力生產T34型坦克。在1941年,T34型坦克是輾壓馬克3號,4號坦克的剋星。等德軍逼近時,斯大林將採取緊急措施,將用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生產的T34型坦克武裝南方的預備隊,直接組建坦克部隊。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T34型坦克將發揮設計效能的優勢,將馬克3號,4號坦克壓成白鐵皮,再用火箭炮進行戰場火力覆蓋,將伴隨坦克前進的德軍步兵變成二氧化碳氣體,直接報銷克萊斯特和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團軍。這樣一來,連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也提前兩年上演了。

    除此之外,雙方的運輸線也決定了戰場勝負。德軍的運輸線將延長一倍以上,再加上蘇軍游擊隊的襲擊,導致德軍後勤供應越來越困難。相反,蘇聯戰場更接近於東部工業區,蘇軍作戰更能得到烏拉爾工業區的物資供應支援。

    還有,蘇聯的西方面軍建制將保持完整,上百萬蘇軍保留下來。等德軍撲向斯大林格勒時,西方面軍將得到休整與補充,不但對南方的德軍造成威脅,而且可隨時南下,直插敵軍後方,反包圍德軍,並進而全殲敵軍。如是這樣,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將提前一年上演。

    因此說,希特勒如果在基輔戰役之後直撲斯大林格勒的話,將直接找死!

  • 3 # 戰略論

    顯然在結束基輔合圍戰後,蘇軍的南翼防線宣告崩潰,此時德軍趁勢繼續向羅斯托夫和高加索前進,顯然會比進攻莫斯科要好很多,主要出於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在戰略上會出乎蘇聯最高統帥部的預料,德軍在東線戰場取得的巨大戰果很大程度是聲東擊西的效果,如1941年蘇聯一直認為德軍的主攻方向在莫斯科方向,結果德軍突然兵鋒直轉南翼一舉圍殲了蘇軍的西南方面軍;1942年也是這樣,德軍在冬季艱苦的防禦中死守那些在莫斯科附近的突出部,這裡將是德軍再次進攻莫斯科極好的跳板,所以蘇聯最高統帥部也一直認為德軍在1942年的主攻方向還是中路的莫斯科,結果德軍選擇了在南翼發起大規模進攻,結果以極快的速度攻入了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地區。所以在蘇軍主力向莫斯科集結之際,德軍放棄進攻莫斯科而繼續在南翼的攻勢,顯然會大大出乎蘇軍的預料,獲得重大突破。

    其次莫斯科是蘇聯的交通樞紐,這非常有利於蘇聯軍隊和作戰物資的集結,他們可以非常迅速的加強莫斯科的防禦力量。德軍在1941年10月份斯摩稜斯克附近圍殲了蘇軍6個集團軍,僅被俘就66萬人,莫斯科的大門已經開啟。然而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斯大林再次讓莫斯科的守軍達到了120萬以上,重新佔據數量上的優勢。由於莫斯科附近鐵路線發達,軍隊和物資可以直接用火車運往前線,反觀德軍一方只能用原始的馬車來運送物資,連基本的彈藥都無法維繼。而南方的地區遠不如莫斯科那樣交通發達,而在東線戰場交通補給的作用甚至比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更加重要。

    而且從東線戰場的實際情況來看,蘇德雙方誰也不可能將對方一擊擊倒,長久的消耗戰將是最終的方式,所以切斷蘇聯的石油補給具有重大的意義,愈早愈好。佔領斯大林格勒的意義一點也不比莫斯科要小。不過時間仍舊是德軍最大的敵人,對於1941年的德軍來說,無論是莫斯科還是斯大林格勒,如果不能在冬季到來之前佔領之,那麼一定要以儲存實力為要,立刻轉入防禦以度過寒冬,不要再犯莫斯科戰役的錯誤,既損失了精銳部隊又未達成任何戰略目的,要避免部隊的過度消耗,東線的作戰要以節省兵力為第一要務。

  • 4 # 沙漠城市化設計師

    條件好得多,因為可以得到中央集團軍群的支援,蘇軍大部隊在莫斯科軸線上抵擋中央集團軍群,南線無暇顧及,最後德軍將贏得戰爭

  • 5 # 海邊的雲26

    最好的方案就是戰爭之初就將絕對主力對準列寧格勒並一舉拿下,其餘的兩個方向基輔和莫斯科牽制一下就好!整個戰爭期間沒能拿下列寧格勒是最大的敗筆,戰爭的關鍵點並不在基輔方向~

  • 6 # 轉世輪迴追夢人

    基輔戰役結束之後,在莫斯科周圍已經建立了完善的防禦陣地和部隊,主要是羅科索夫斯基的集團軍和來自哈薩克的騎兵軍,在斯大林格勒方向,還沒有組織成規模的防禦力量,所以,此時,是可以攻陷斯大林格勒的,但是,攻陷之後,力量分散就無力發動所謂的颱風戰役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脂只能全身減脂嗎,區域性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