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象文娛

    動畫片是孩子看的最多的電視節目,孩子很自然的就會去模仿,由於孩子沒有基本的常識,所以很容易就會因為模仿而傷害到自己和他人。

    孩子從1歲的時候,就會主動地模仿父母的動作和語言。這個時候孩子的行為還不靈敏,所以重點在語言能力的培養。

    孩子3-4歲,進入行動模仿期。這個時候孩子會喜歡模仿他們喜歡的一切。模仿是人類對於喜歡的自然表現。這個時候孩子的行為沒有限制,可以走,可以跑,可以跳。這個時期的孩子看動畫片是最容易產生模仿行為的,小豬佩奇愛蹦,他們就會找水哇蹦;葫蘆娃愛吐水,他們就跟著吐水;巴啦啦小魔仙愛變魔術,他們就會找棒子變魔術。

    所以,動畫片裡的一些危險行為,是應該被剪輯掉的,說不定哪一個小朋友就學著做,傷害了自己。

    今天我們說的是喜羊羊裡面,有把羊綁在樹上的場景,有一些孩子真的就把一個孩子綁在了樹上,還差點把這個孩子燒壞了。這樣的行為出現主要是兩點原因:

    01.動畫片裡不應該出現危險行為的鏡頭,或者出現這樣的行為,應該提前跟小朋友說這個行為的危險性,讓孩子有危險的意識。

    02.家長的督導工作沒有做到位,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應該在一旁陪著看,並且提醒小朋友這是不對的行為。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孩子的行動,儘量不要出現危險的行為。

    動畫片是孩子的又一個啟蒙老師,應該多考慮能給孩子帶來什麼,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趣味,忽略自身的影響。

  • 2 # 盛夏書香

    想起前兩年看過的一個新聞,說是一位媽媽把她5歲的女兒鎖在家裡自己上班去了,然後孩子模仿動畫片裡的情景,開啟窗戶撐著傘就從11樓跳下來了,結果落到了四樓的陽臺上。

    當時家長都不在家,歷經幾個小時以後才被發現送往醫院,被診斷多出損傷,醫生詢問受傷經過的時候,孩子說“自己學著動畫片的樣子,從家裡找到一把雨傘,然後背起書包,撐開以後抓著傘從陽臺上“飛”了下去。”

    幸運的是孩子被救過來了,但是因為動畫片產生這樣的悲劇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

    這真的很悲劇。

    現在的動畫片基本上算是孩子零食裡的“主食”,想戒掉太不容易,那麼父母應該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看動畫片這件事呢?

    大部分孩子都是看動畫片長大的吧,父母可以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建議剪下掉片尾,同時如果你認為這個動畫片教育性不太好,可以選擇不給他看。那麼,社會上還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孩子成長的路上有著避免不了的荊棘,我們能替孩子砍掉多少呢?

    因此,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教會孩子思考的能力,從平時培養起。

    01向孩子提問

    孩子現在經常模仿性後倒摔頭,那你就問他,寶貝啊,你現在是不是在模仿你最喜歡的小佩琪啊?他說嗯。

    你可以接著說,媽媽也喜歡佩琪,然後繼續問,你這樣摔倒後什麼感覺啊,頭疼不疼啊?讓他自己把這個感覺描述出來,再把你的擔心說出來,接著問他,你覺得這樣做危險嗎?告訴他好玩歸好玩,但是任何時候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給孩子陪讀繪本的時候,可以適時的反問孩子,如果故事情節中的是你,你會怎麼做呢?當然這樣的反問不能多,否則會引起反感。

    02家長認為不對的要及時糾正

    深受大家喜歡的《小熊寶寶》繪本,其中有一個情節裡面是小兔子冰激凌掉地上了。接著她說“不過,我不再哭了,我不是小寶寶了。”

    這句話多讀幾次就覺得不對,言外之意就是小寶寶才可以哭,長大了就要堅強,就不哭了。可是,成年人還哭呢?

    於是,我告訴孩子,書上這話說的不對。眼淚是一種很好的解壓方式,哭是每個人的權利,大寶寶也可以哭,人人都可以哭。

    03還原事實

    現在的動畫片還有繪本里面大都是以小動物為主體,出現最多的是小狗,小熊,書裡面都描述的很憨厚可愛,孩子以為狗和熊就是這樣的,作為家長,要還原這些事實,繪本里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為了體現情感,但是現實中的熊都是很兇猛的,狗也會咬人的。

    多引導孩子主動思考並給予他一些正確的觀念,慢慢的他心裡就有了一種是非的概念,下次就知道怎麼做了。

    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動畫片不如沒動畫片。

    還有一點,就是動畫片每天可以適量的看,但不能痴迷,因為當一個人在看影片的時候,他的大腦是相對靜止的,是不思考的,若看的太多,大腦就變懶了,人就會慢慢喪失思考的能力,會相對喜歡現成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穿什麼既不熱又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