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老松林589

    劉邦戰勝西楚霸王項羽,建立大漢王朝後,曾公開其取得最後的《秘笈》,他對群臣說:運籌幃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攻城略地,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治理民眾,提供糧草兵源,我不如肖何。但我可以借用他們的長處,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為我所用,才能最後戰勝強大的西楚霸王,統一天下,建立大漢王朝!

    劉邦用的這三個人,張良應算戰略家,他指出項羽的短處,劉邦在敵強我弱的大勢之下,應滔光養晦,暫去漢中就職,並火燒棧道,消除項羽的擔心。然後對劉邦說:漢軍現在缺乏能統帥千軍萬馬的元帥,他願出去尋找可擔重任的三軍統帥。結果果然推薦出韓信。

    韓信善於用兵,他曾表示,其能指揮千軍萬馬,而且越多越好。因此現在還留下《韓信用兵,多多益善》的成語。實踐證明,韓信的確有真才實學,最後以十面埋伏之勢,圍殲項羽於垓下,取得最後的勝利。

    三傑中的肖何,原來就是一個縣級幹部,管理一縣的生產稅收和戶籍人口,與劉邦是老熟人。到漢中後,肖何重抄舊業,把漢中治理得井井有條,積累了大量軍備糧草,並源源不斷地供給前線所需,是一個優秀的《後勤部長》。

    因此劉邦取得最後勝利是必然的結果,第一其首先在戰略上釆取針對敵強我弱的形勢下,釆取蹈光養晦的政策,對強敵示弱,喑中積累能量。第二是重視人才,不以韓信出身卑微而棄之(雖然也有肖何月下追韓信的情節)最後築壇拜授韓為大將軍,統領三軍全部人馬擊敗項羽。第三是在肖何的主持下,確保後勤供應,源源不斷地為前線提供人力物力,劉備正是正確地借用《三傑》的力量,才笑到最後。

    作者最後想說的是,一個領導,特別是高層領導,一定要有全域性觀念。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一個人不可能面面具到,要善於識人,用人要相信而不失控。如果說張良,韓信,肖何是漢初《三傑》的話,則劉邦應算《人傑》即人中之傑也!

  • 2 # 史海覓蹤

    1 張良後代留侯不疑,坐與門大夫謀殺故楚內史,當死,贖為城旦,國除。

    張良有兩個兒子:長子張不疑和次子張闢強。

    張良去世後,長子張不疑襲封為留侯。後來在漢文帝5年(前175年),參與謀殺原楚國舊貴族,被判處死刑、削奪留侯國爵。後來其傾家蕩產才贖回一條命,淪落為一名守城更夫,留侯家族從此不再顯赫如從前。他有二子:張典和張高,張典為清河太守。張良玄孫張乘後為陽平公。

    次子張闢強,十五歲時即官至侍中。漢惠帝早逝,但呂后卻滿腹想著呂氏的未來,所以無心哭泣。張闢強便建議丞相陳平,趕緊拜外戚呂臺、呂產、呂祿為將,以免遭到殺身之禍。陳平依計行事,呂后十分滿意,這才願為劉盈放聲痛哭。

    2 韓信無後

    韓信是個悲劇人物,雖為劉邦打下了天下。由於其功勳卓著,兵法獨步於天下,令劉邦寢食難安。後遭人陷害被貶為淮陰侯。從此心生怨恨,後與陳豨約定起事,結果計劃洩露,被呂后誘殺,誅三族。

    所以,韓信沒有留下任何後代。

    3 蕭何後代

    孝惠二年(前193),相國蕭何去世,諡號為文終侯。

    蕭何娶妻甘氏,封一品夫人,後襲封為酇侯,生有三子:長子蕭祿,次子蕭同,幼子蕭延。

    蕭何的後嗣有四世因為犯罪而失掉爵位,絕封;但天子總是又尋找蕭何的後代,重新封為酇侯,其他功臣無人能與他相比。

    蕭何後代建立了南齊和梁。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是蕭何的第二十四世孫。

    蕭衍為蕭何的第二十五世孫。502年,蕭衍被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史稱梁高祖武帝。

    根據族譜記載梁,承聖四年(555年),梁元帝蕭繹之子蕭方哲隨兄晉安王蕭方智鎮閩,遂在榕城西河安家,繁衍子嗣。

    唐乾寧年間,蕭氏子孫蕭慶孚為避戰亂,居於長樂沙京。

    到了明成化年間,又有蕭氏子孫創業於閩侯祥謙的夾隴。

    直到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蕭孝達、蕭孝明兩兄弟從夾隴遷居旗山之麓,成為了邱陽蕭氏的始祖。

    而在閩侯上街邱陽村,也有蕭何的後人,不但有蕭氏族譜為證,上街還完好地保留著蕭家建於清中後期的古厝。

    結語:

    漢初三傑,韓信身死族滅,張良一代不如一代,真正笑到最後的是蕭何,漢室不滅,皇恩不斷,即便犯罪,後代仍被起用。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出身的重要性。三人中,只有蕭何是劉邦的老鄉,張良是偶遇的,韓信是跳槽而來的。韓信是為了高薪和王位而來,張良是為了報仇而來,只有蕭何和劉邦從頭到尾穿同一條褲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茶店外賣怎麼做能讓營業額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