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失落大廚
-
2 # 風車車美食峰哥
香料準備
香料包:白扣15克,香砂30克,草果30克,桂皮15克,香排草15克,山奈20克,八角15克,仙靈草15克,茴香20克,香葉15克,孜然5克,紅辣椒20克,乾花椒15克,冰糖150克,豆豉5克。
配料:生薑150克,小蔥100克,油1500克,水7000克,五花肉400克,豬排骨500克,棒子骨750克,雞架一隻。
調味料:蒸魚豉油400克,鹽30克,老抽3克,紅曲米15克。
製作步奏第一步,製作高湯。把雞架,豬棒子骨白酒浸泡5分鐘,去雜質,放入生薑,小火慢燉3小時。
第二步,香料用溫水,加少量白酒,浸泡30分鐘,去雜質。
第三步,取炒鍋,放油30克,放入肥豬油,加入生薑,豆豉,以上10幾種香料,慢火炒香,撈出過濾備用。
第四步,香料用布包嚴實,放入滷桶,加過濾水7000克。大火燒起。
第五步,用第二步的油,做蔥油,直到蔥葉變幹變脆,然後蔥油過濾到桶裡。
第六步,炒鍋放少量油,加入冰糖,小火炒糖色,顏色亮黃色最好,糖水倒入桶中。
第七步,放入400克蒸魚豉油,鹽30克,老抽少量。(3克)
第八步,紅曲米用白酒浸泡10分鐘,溫水清洗乾淨,包起來,放入桶中。
第九步,大火燒30分鐘,小火慢熬4小時以上。中途注意水量,加入高湯,保持6公斤湯料水平。注意除去表面雜質,血汙。
第十步,放入五花肉,排骨,第一次初滷,一是補油,二是嘗味。
以上是滷料初步的底湯,味道顏色一般不盡人意,後面連續4-5天燒開,如果滷的東西過多,2-3天就要換香料包。每天不斷地燒開一小時,每隔一天滷一次豬排骨,去除中藥味道,等待底湯發酵。
底湯調味底湯發酵以後,就是調味,根據個人口味增減,腥味重就加點香草,草寇,顏色淺就加點老抽,糖水。顏色深,就舀出一點底湯,加入高湯再熬,每次加香料要記得補湯料。燒滷水時,沒事就往裡面放點豬皮,雞骨頭,增加油汁和鮮味。
注意事項1,滷桶不要隨意搬動,更不可讓小孩子隨意攪動,破壞表面油膜,容易滋生細菌,發酸。
2,滷肉時要小火慢滷,大火很容易導致滷料變黑。可以用中火滷到7-8分熟,再利用餘溫滷至全熟。
3,增加香料由少到多,最好每次固定量,比如原料包的1/6,再補相應的高湯。
4,保持滷水鮮味是一件很瑣碎的事,需要慢工細活,請保持良好的心態。
我是峰哥,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樓主喜歡。
回覆列表
問題太籠統,沒有針對性!
我列舉兩個例子吧
咱們就以板面的發源地安徽省太和縣的板麵館為例:
1.滷羊蹄(以二十斤鮮羊蹄為例)
收拾好的羊蹄焯水洗淨備用,八角5克(羊不料,在這貌似不好用)、孜然粒25克、小茴香粒10克、黃梔子15克、桂皮10克、花椒10克、香葉4克、當歸1.5克、丁香3個、白胡椒5克(個人感覺黑胡椒更好一點)、白芷兩片、幹辣椒25克(根據口味也有用辣椒王和魔鬼辣的,但用量自己把握)香料最好提前在鍋裡焙一下這樣更出味,把以上香料裝進一個寬鬆的料包內備用,蔥姜各50克,黃酒200毫升.
吊桶加水煮沸下入料包煮五分鐘,放入羊蹄燒開撇去浮沫,放蔥姜、料酒,加入食鹽、雞精、味精調味,文火煮至羊蹄九成熟時撈出料包,挑出蔥姜,關火燜至用筷子夾住羊蹄而不脫骨為宜,這樣滷出來羊蹄香到骨髓裡...
每逢夏季也可提前把冷卻後的羊蹄分裝至盆放冰箱內冷藏,因羊蹄膠質大,待食用時羊蹄帶著羊蹄凍一起裝盤將是另外一種風味!
2.小滷千張(以五斤千張為例)
把千張改刀打千張結備用,鍋置於火上加清水煮沸加入八角10克、花椒10克、幹辣椒20克、丁香1個
注:(小滷千張的香料配比不易過少,除非配合十三香使用,因滷煮時間較短無法去除千張的豆腥味)
小蔥結,薑片(或整姜拍破)煮兩分鐘,然後下千張結放雞精、味精、鹽調味,小火煮五分鐘即可!
煮好的千張結可直接裝盤上桌,也可以把千張結改刀切絲加入青椒絲或尖椒絲、水煮五香花生米、香菜段或鮮荊芥,放入少許鹽、鮮味王、蒜泥、陳醋和芝麻油一起涼拌,在上一碗羊肉板面,拿上一頭大蒜,讓老闆挑一點板面滷裡的辣椒皮在加一個雞蛋,整一瓶涼啤酒,用太和話說:帶勁裡羊熊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