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耳舍空間設計
-
2 # 總是有能量
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敏感期,如秩序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等。而繪畫敏感期是在2-5歲之間,在敏感期期間引導孩子學習繪畫會事半功倍。
方法舉例:
1、買一些認識顏色的圖畫書,先從基礎做起。
2、塗顏色,買一些簡單的塗顏色的畫本。
3、簡筆畫,網上可以蒐集到很多適合小孩子的簡筆畫,讓孩子臨摩。
當然,這所有的步驟最好是家長陪同,當作遊戲。即使希望孩子有所成就,也不要刻意施壓,否則會起反作用。
核心就是,陪伴。
如果孩子本身就有這方面的天賦,那當然更好。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用。
-
3 # 正正育兒
個人挺喜歡畫畫的。但我們那個時代,父母確實沒有絲毫的引導與創造條件。
首先,確實是要評估看看孩子是否有一點興趣。比如我一個同事的孩子,一看到畫畫就鬧騰,提不出一點的興趣,但對音樂就非常的熱情。可見,興趣還是有一定影響的,如果孩子完全一點興趣也沒有,覺得也沒必要強求一定要讓孩子喜歡上繪畫。當然,相信大多的孩子都是喜歡塗塗畫畫的,這是每個孩子的天性。
其次,製造繪畫的環境和材料。很多家長邊看電視邊刷手機,家裡鬧騰騰,你覺得娃能靜下心來好好畫麼。另外,買一些孩子喜歡的紙筆。
再有,考慮適齡性。一歲的孩子和三歲的孩子畫出來的肯定是不同的。只是讓孩子喜歡畫,就不要有太多的期待,也不要干預太多。
最後,肯定是多鼓勵孩子。不一定要畫得像才是畫得好,從畫中玩,從畫中得到快樂,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從畫中講出故事,多鼓勵孩子拿起筆就好。嗯嗯,如果家長也喜歡畫畫,陪著孩子一起畫,那孩子喜歡繪畫的機率就更高了。
-
4 # Jason丶鍾林
一、用兒歌、故事內容匯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掌握。二、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及材料來操作單一隻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幼兒容易失去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儘量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定期設計不同的繪畫形式,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籤、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色盤等,使幼兒感覺到繪畫工具的多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幹,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杆等。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杆、格子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四、及時評價作品,給予表揚。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佈置幼兒作品角——畫家小天地,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後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麼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昇華。
回覆列表
你可以透過她喜歡的遊戲去引導孩子學畫畫,孩子的天性包括愛玩,完全融於遊戲之中的學習是最受孩子歡迎的學習,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興趣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周先生晚飯後習慣上網玩會兒小遊戲,有一次他正在玩“你畫我猜”的時候,兒子也蹭過來看,於是周先生跟兒子解釋這個遊戲的玩法:大家輪流用畫畫表達一個詞,其他人看著畫猜詞。輪到周先生的時候,系統隨機給出的詞是“計算機”,他先畫了一隻小雞,再畫了一個蒜頭,又畫了一隻小雞。兒子先是不解,稍後反應過來,原來是雞蒜雞(計算機)!於是大笑不止。答案揭曉的時候,網上一起玩的朋友也紛紛笑倒。就這麼一下,兒子來了興趣,表示也想參加,周先生就帶著兒子一起玩。然而出乎周先生預料的是,兒子對畫畫的熱情自此一發不可收拾,以後凡碰到新的詞彙,都要試著在紙上把它用圖畫記下來,兒子的圖畫本上逐漸記滿了各種各樣的畫,從牛羊獅虎到花鳥魚蟲,還有自由女神像和布達拉宮。這是個很有趣的案例,裡面提到的遊戲稍做變通就可以應用於日常家庭生活,家長可以事先備好一盒寫著不同詞語的小紙條,玩的時候從裡面隨機抽取,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不用過於講究畫技,讓遊戲有趣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比如,如果家長畫一隻全力奔跑的雞來表達”跑步機(雞)”這個詞,孩子即使從畫上猜不到,揭曉謎底的時候也會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