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杜象應
-
2 # 管他那麼多開心就可以
據西漢《淮南子》一書,后羿從西王母那裡求得一種長生不死的丹藥。后羿還沒來得及服用,就被嫦娥偷偷吃了。這個時候后羿和嫦娥還不是夫妻,不過在後人的流傳中,后羿和嫦娥被“撮合”成了一對夫妻。
關於嫦娥奔月的歷史記載紛繁複雜,但是有一點是基本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后羿確實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一種不死之藥。
事實上,嫦娥在偷偷吞服不死之藥時,內心經過了波濤洶湧的掙扎。長生不老的渴望和對丹藥神奇藥性的好奇,以及對未知事物的恐懼糾結在一起。誰也不能否認,對未知的恐懼,是人的本性。用一切可能想到的辦法來趨吉避凶,是人出於自我保護的普遍做法。
《春光燦爛豬八戒》,陳紅飾演嫦娥
這丹藥的效果如何,嫦娥心裡很忐忑,不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思來想去,還是應該先去找個神運算元算一卦!無論吉凶,心也就定了。當地有一個叫“有黃”的,傳聞算命算得很靈驗,十里八鄉都找他算命。嫦娥於是前往算卦。
這個有黃很給力,他掐算了一番後,說“大吉啊!大吉啊!輕快的歸妹,獨自一人將奔向西方。遇上天空陰暗無光,不要恐懼,也不要驚慌,以後會非常興旺!”(王家臺秦簡《歸藏》:將往,枚佔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
有黃的卦辭正中嫦娥的下懷。她回到家,吞服不死之藥,沒過多久就飄飄然,飛向天際,從此忘卻紅塵,不再是紡織執帚的凡間女子,而是位列仙班,成為月宮中的女神
-
3 # 瓶泉散人
“嫦娥奔月”的寓意是古時候人們對浩瀚太空的嚮往,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勇於探索新世界的精神。
正是這種對未知世界的渴望,才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
舉例:在遠古時代,人們從對閃電雷聲的懼怕到發明用火,這個過程不就是人類對火的好奇,感知火的溫暖之後,才把火用到生活當中嗎?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探索,就不太多坐贅述了,如果要寫的話,又是一篇長篇大論。下面我就“嫦娥奔月”僅對飛天事業的推動影響做一個簡單說明。
古時候人們看到鳥兒扇動翅膀飛翔,可能會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鳥兒一樣在空中飛翔多好啊!也可能會在夏日晚上,躺在涼蓆上,口中說著“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想著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到牽牛星、織女星上,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還真有一位仁兄想到就做——萬戶。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萬戶飛天”,他是中國明代的官員,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實驗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支火箭捆綁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兩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但是,隨著一聲巨響,他消失在了充滿火焰和煙霧的空中。儘管如此,萬戶那種用於實踐的探索精神,卻使人們的內心深處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也被國際航天史學家公認為人類飛行探索歷史的先驅。
到了近代,中國第一位飛行員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他是中國從事飛機研製、設計、製造和飛行的第一人。
1909年9月21日傍晚,“馮如1號”正式試飛。馮如駕機迎著強風起飛,升至4。5米高,環繞一個小山丘飛行,飛行了約800米,顯示了他的飛機具有良好的效能,從而為中國動力載人飛行史譜.寫了光輝的第一頁。
從1970年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華人民才透過影像真正第一次看到嚮往了幾千年的太空面貌。到2003年發射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楊利偉成為華人第一個近距離接觸接觸月球的人。還有現在正在進行的“嫦娥奔月”計劃,每個都是為了探索太空,獲取更多未知領域的知識。
回覆列表
有!
雖然嫦娥奔月是一個古老而又動人的美麗傳說,但它確實有真實的意義和價值的存在感。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會思引想,從而企及一些可能也似不可能的夢幻,達到了思想昇華的結果與精神上的寄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凡事均先有猜想,後續的話就可以實現,並非奇人說夢。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類發展,社會進步,科學文化的深入研究尤其是重要的推手。科技越發達,人們的思維方向更寬宏、更日進熟,古人們的妙思神往都在逐步實現中……人工登月是難,但人造衛星登月能行得通的,美華人已領先走了一步,雖然不徹底,但也表明是完全可能的。
嫦娥奔月,是華人的故事,也影響了世界。作為一個東方大國,為了先人的神話,投入大量的心血並攻克了特殊環境中的難題,滿懷信心地讓衛星探測器登上了月球的背面。從此以後,若能根據拍攝到的相關資料,再進行摸擬攻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工登月是完全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