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化外萬民胡少峰

    三皇五帝,是一種傳說。史前文明沒有文字記載,也就無從考察。

    “炎黃”,算是遠古部落的首領。能作為首領,某些方面,肯定出眾。部落的地盤透過擴張得來的。地盤越大,狩獵的範圍越大,所獲得的獵物越多,就能養活更多的部落成員。

    “炎黃子孫”組成中華民族。但現在要不分場合提“炎黃”二字,是不恰當的。

    五十六個民族,其中的好多細分起來,就不是“炎黃”的嫡系。如果不分場合講“炎黃”,於民族大團結不利。

    後人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個多人種多宗教的民族。我們不要把自己限制起來,我們的胸懷,要以全世界為我們的天下。

    中國的許多的姓氏,家族修譜,總喜歡往三皇五帝身上掛靠,以為溯根有源。其實都不靠譜。

    當三皇五帝是一種傳說時,這個姓氏的根也許壓根不存在。誰都沒辦法證明自己的姓氏,源自哪個部落首領。而原始的部落,沒有法律條文約束他們一夫一妻。大致認同就算不錯了。

    因為,就是這幾個傳說中的部落首領,一直堅持在黃河流域,開疆拓土,建立家園,以便子子孫孫生生不息。

    回民,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回民的血液裡,一部分流淌著波斯人的血,一部分來自突厥人。

    漢民族血統也未必純正,史前族群之間通婚並不禁止。因此,血統論,泛論是可以的。而時不時以“炎黃”自居,就甚為不妥。原因無他,你會給“藏獨”、“疆獨”以口實。尤其政府和大眾傳媒,必須引起注意。

  • 2 # 一杯古道茶

    炎黃二帝為中華始祖。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 3 # 風水大師6535

    華夏族(漢族)傳說四千多年前黃河流域的黃帝部落、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發生激烈戰爭,結果蚩尤被殺,炎帝戰敗後服從黃帝,兩者結成聯盟長期在黃河流域生活、繁衍,構成華夏族(漢族的前身)的主幹成,黃帝后被尊奉為華夏族祖先。

    約公元前3000年的後期。在這段時期,人類社會基夲上還處於母系氏族階段。

    傳說中黃帝以至堯、舜、禹時代,正是對偶婚家族時代,曾有外婚制的存在。

    《國語.晉語》雲:“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陽與夷鼓同已姓。"正是暗不黃帝之二十五,分嫁於十二個氏族,其中有二子,同嫁於已族,故各有其自已之族姓。

    《史記,五帝夲紀,帝堯記》索隱引皇甫謐雲:“堯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有庶子,則有庶妻。

    帝舜紀集解謂"娥皇無無子,女英生商均。"舜昇天子,娥皇為後,女英為妃。更明示舜於主妻之外,更有庶妻。堯、舜時代男子多妻,女子除一個主夫之外,也有許多庶夫。

    母系氏族社會第一個特徵

    是子從母姓,堯、舜、禹契皆從母姓。《史記,五帝本紀,帝堯紀》雲:“堯初生時,其母莊三阿之南,寄於伊長孺之家,故從母所居為姓也。"堯、舜不傳而傳賢正暗示這一歷史內容。

    據上文所述,現今不管你百家姓中任何一姓,同屬炎黃子孫也。

  • 4 # 徐克文0

    謝謝邀請,都籠統地說炎黃一家,問我了,我就認真的回答一下,其實炎有炎的後人,黃有黃的後人。比如我是徐姓後人,也就是黃的後人,絕不是炎的後人。徐的前姓是“贏”,秦始皇的前姓也是贏,是同族。秦始皇后來改趙姓,黃帝的孫子“伯益”姓贏,他幫助禹治水立功了,就封給他個徐國(今徐州一代)。從此由贏姓改變徐姓。所以說炎帝子孫,黃帝子孫,嚴格的說並不是一回事。

  • 5 # 拾遺補闕論古今

    “炎黃”是指傳說中的中國上古時代的兩個民族英雄,即炎帝和黃帝。傳說中的炎帝,號神農氏,姓姜,原居姜水流域(在今陝西省岐山縣境內,系渭河的一條支流)。炎帝所領導的氏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所以有許多關於他如何製作農具的傳說,據說炎帝為發展原始社會的農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另一個傳說中的偉大英雄是黃帝,號軒轅氏。傳說他發明了車、船、鍋、鏡子,而且還製造了弩。是他讓倉頡創造了文字,使伶倫創作了樂律,大撓制定了曆法,岐伯寫成了醫書。

    由此可見,炎帝和黃帝等氏族的共同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因此,炎帝和黃帝被後人看成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而把自己看作是炎帝和黃帝的後代子孫。許多有愛國之心的人們,都以“炎黃子孫自稱,用以表達民族自豪的情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五嶽名山怎麼看,你都去過哪個?你覺得哪個值得你再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