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孤竹公子

    明代青花瓷器上有阿拉伯文並不新鮮,據文獻記載,從唐代晚期開始,湖南的長沙窯就已經燒造帶有阿拉伯文裝飾的瓷器了,而且此後各朝代也都有燒製,更不止阿拉伯文,還有梵文等等。那為什麼中國瓷器上會用外文做裝飾呢?原因有二:

    ㈠瓷器外銷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商品,瓷器佔主要地位,其他還有絲綢及茶葉等,近幾年海洋考古發現的都是宋、元、明時期的沉船,無一例外都裝載了大量瓷器,而且不少瓷器上面都有外文。這是因為古代中國手工業發達,航海技術世界領先,燒製瓷器的技術也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最開始透過絲綢之路進入到歐洲後,都是貴族階級的奢侈品,隨著歐洲社會發展及飲茶習慣的開始,特別是西方人進入到瓷器外銷的行列中後,瓷器外銷量大幅增加,始終佔據外銷商品最重要地位。特別是明代鄭和下西洋後,對瓷器外銷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㈡外華人對瓷器的個性需求

    隨著瓷器外銷的發展及西方人進入瓷器外銷的行列,最開始是西方貴族首先有了個性化的需要,燒製帶有西方特點的瓷器成了很多貴族的需求,慢慢的普通民眾也很喜歡帶有自己國家民族特點的瓷器,所以這些西方貿易商會主動和中國的商人,或是直接和燒製瓷器的窯廠直接溝通這一需求,所以就會有帶有外文的瓷器外銷,而且銷量很大。

    綜上所述,瓷器外銷始於絲綢之路,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始,對瓷器外銷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隨著古代外華人對瓷器的喜愛及進入到普通西方人的生活中來,對瓷器的消費也日漸成熟,為了迎合這種消費,帶有外文的瓷器應運而生,不單單有帶外文的瓷器,還有采用西方器物造型符合西方人審美需求的瓷器,還有一些瓷器外銷到西方後,由當地的作坊繪製圖案等。

    大明皇帝有沒有國際範您得去十三陵看看,哈哈(開玩笑啦),個人覺得明成祖朱棣比較開明,他在位期間,派遣鄭和出使西洋,對中國及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 2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現有發現的明青花瓷器印有阿拉伯文的,絕大部分是明正德年間出的,為什麼這樣呢,這就要分兩部分來闡述了。

    青花瓷器,在正德年間,已經成為了御窯瓷器的大宗商品,青花瓷器藝術在明代來說,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並且也成為了明朝正德年間對外出口的貿易瓷大宗。從宋代以來的絲綢之路,中國和西域中東伊斯蘭世界的交往就開始日趨緊密,商人們不僅從伊斯蘭世界把鈷藍色的原料帶到中國,也把中國的瓷器帶到了對面,隨著交流的加深,文化的碰撞融合,也就慢慢發展出了別具一格的帶有異域風情繫列的瓷器。

    除了為當時的伊斯蘭世界客戶生產製作他們要求的瓷器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恐怕就是和當時的皇帝朱厚照有關了。明武宗朱厚照尊崇“清真”習俗,本名又帶朱,還曾下令禁止養豬,而且他有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妃子,深得他的寵幸,所以正德年間的青花瓷器用阿拉伯文作為裝飾的也比較多,這個有多種原因在裡邊,至於說他是不是有國際範,哈哈,你也可以這樣認為。

  • 3 # 宮殿君

    明青花上的阿拉伯文或者說伊斯蘭風格的紋樣是存在的,比如這個:

    天津博物館藏有的永樂年制青花無擋尊,它上面就有阿拉伯文。

    還有這個:

    弗利爾美術館的青花背水壺,正中央畫的就是伊斯蘭教八角星。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明朝人都信仰伊斯蘭教?

    其實說到青花瓷,一開始並不受華人喜歡,明以前,我們最愛的還是宋朝那種純色的瓷器。

    而青花這種藍白色的,被認為是“俗品”,比如有文獻可考的最早出現青花瓷的文章為明朝人曹昭寫的《格古要論》,在裡面他就說:

    “有青色及五色花者, 且俗甚矣”。

    以此對應,伊斯蘭教卻尤其喜歡藍白色,據考證,最早以漢字“青花”自稱的瓷器,就收藏在伊朗的清真寺阿德比爾神廟中。

    一直到了明代中期,青花瓷才漸漸在皇室中流行起來。

    尤其是到了正德皇帝時,青花瓷漸漸佔據了瓷器的“主位”,在制瓷和紋路上都模仿伊斯蘭風格。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可能和正德皇帝有關。

    這位皇帝很叛逆,除了做皇帝外,他貌似什麼都喜歡,在信仰方面,他繼承了明朝皇帝的傳統,不只信一種教,而是“誰有用我就信誰”的心態。

    這其中,伊斯蘭教也是他的心頭大愛,他曾取過兩個伊斯蘭名字:一個叫“沙吉·敖蘭”,是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真主的榮耀”;另一個叫“蘇萊曼國王”。

    各位看故宮收藏的這件瓷器:

    底部的阿拉伯文就寫著:“大明皇帝即蘇萊曼國王御製”。

    所以明青花的阿拉伯文既有東西方交流的因素,更加有宮裡皇帝的推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小孩挺乖的,也聽話,按時看書寫作業,怎麼成績總是上不去?二年級了幾次考七十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