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豹眼看歷史
-
2 # 發現128041785
悟空問答:“價值投資和站隊文化有什麼聯絡?例如張良輔助劉邦,魯肅輔助孫權,賈謬勸劉繡投曹操。關於這個問題,辯證地說:如果以老子的自然之道而論之,是無所謂價值投資與站隊文化,更無所謂之聯絡了。如果要說有,那也是聖人的行無言之教。當然,如果以老子的道德之人道而論之,那價值投資與站隊文化是有一定聯絡的。可以說,沒有價值觀念,那何必要站隊呢?古代常人說:學好人,有事做,有布織;學壞人,能好閒,多好色。就是現如今的價值取向也有不同的修為:有損人利已者,有自私自利者,有利已又利人者,有先公後私者,有大公無私者,這都是一樣的道理。至於張良輔助劉邦,魯肅輔助孫權,賈詡勸劉繡投曹操者,也都有他們的價值觀與取向文化吧。
鳳棲梧桐,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就根本而言,工作就兩個:老闆,打工。
不能自己做老闆,就只能給老闆打工,別無選擇。
做老闆的兒子不算。替老子花花不完的錢不算工作。
老闆,有大老闆,小老闆;有好老闆,有不咋地的老闆。
打工都想找個好老闆,少受氣,多賺錢。
做老闆都喜歡既聽話又能幹的夥計。
可常常是老闆不一定聽你的,賠錢我樂意,你能奈我何?你愛幹不幹,不幹老子換人。
你愛找誰找誰,老子不伺候。今天很開心,又把老闆給炒了。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真正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就要有一個好的團隊。不是說可遇而不可求,但很難。
在一定時期,甚至是大部分時期,靠單打獨鬥是不行,游擊戰作為戰略,在一定時期是必須的,到最後還是需要大兵團決戰。
無一例外。劉邦是也,馬雲亦是也。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還需要一個偉大的女人哪!
張良之輔佐劉邦,魯肅之輔佐孫權,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根本而言,就是明確自己的位置,給自己定位。就是要明白自己是適合做老闆,還是適合打工。
先說劉邦。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如張良,帶兵打仗不如韓信,後勤保障不如蕭何,還有陳平,樊噲等等。
為何劉邦做了皇帝呢?
有個“君臣對”說明了些道理。
喝得高興,就問韓信,你說我帶兵打仗的話能帶多少兵?
韓信說,十萬眾。
劉邦又說,你能帶多少?
韓信說,多多益善。
劉邦就笑了,說,何為我所擒?
韓信說:陛下,不善帶兵,而善將將。
撇去馬屁不說,的確符合史事。
造反是要殺頭的,起事之初,劉邦勇於擔當,做帶頭大哥,不是一般的魄力和志向。
從《大風歌》可見一斑。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何等的氣魄啊!
張良有此選擇,不足為怪。
可以說是正確的價值取向。
這是直接造反。
再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地球人都知道是咋回事?劉備漢室宗親,要匡扶漢室,不是司馬昭之心,但路人皆知啊。
廣告宣傳而已。
不過,廣告宣傳需要策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兩人都很會忽悠哦!
至於魯肅輔佐孫權,賈詡勸劉繡降曹,都是選個老闆打工,做一番事業而已。
是價值取向的範疇。
呂布,世稱三姓家奴,沒有定性,沒有目標,只有利益。
賣主求榮,唯利是圖,站隊而已?
話說回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許多時候是需要選擇的,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都必須要站隊的。
那誰也不選,是不是就算沒有站隊了哪?
不是,那是站在了第三隊。
其利害就不必多說,老司機都明白。
才上路的新手,多上路就知道了。經驗不一定是財富,經歷才是真正的財富。
必須要選擇,時時要選擇。選擇本是並沒有錯。
但選擇的原則,就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境界,品質道德水平。
因利而選擇,老闆也在利用你,他比你更聰明。否則,他做不了老闆。
選擇,不是家長給你選擇幼兒園,其結果必須自己要承擔。
選擇很重要,聰明的人都會選擇。
最後,祝大家好運:
做老闆遇到好職工,打工遇到好老闆。
提醒一下:好老闆才能遇到好職工,好職工才能找到好老闆。
做老闆,做職工,都需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