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空史話

    人類發明了文字後,自然需要發明出書寫的載體來記錄文明。在紙張出現以前,所有的人類都是把資訊刻在一些自然材料上。兩河流域的人在石板或者泥板上刻下了他們的法典,華人則在龜殼上刻寫早期的巫術占卜文。由於這些書寫材料都非常厚重,不便於攜帶,各地的人們都在探索新材料。

    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張的地區有三個,中國在東漢時期造出了紙漿紙,中美洲瑪雅文明使用的是樹皮製造的紙張,而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經在用莎草製作紙張,並大量應用,比中國早了3000年。

    在莎草紙被埃及人發明出來以後,這種輕便的新型書寫材料率先往地中海東邊的古希臘和西亞地區傳播,並一直使用到了中世紀。

    在本土埃及,莎草紙一直使用到了8世紀,最後被從波斯傳入的廉價中國紙漿紙代替,波斯人是在和唐朝作戰的時候從俘虜身上得到這種紙張的。在歐洲,莎草紙的使用一直持續到了11世紀,它一直作為教廷的正式文書材料使用,現存最早的莎草紙實物是一張1057年的教皇敕令。

  • 2 # 巴山夜雨涮鍋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印刷術。但對這四大發明的質疑也出不去。比如造紙術,我們的教材說是東漢蔡倫最後確認的,其最初發明在距今二千年前左右。而有人卻指出,早在公元前約3000年,即距今五千年的時候,古埃及人就開始製造使用一種叫做“莎草紙”的“紙張”。這樣算來,埃及人造紙的歷史,比華人要長了一倍不止。

    莎草紙歷史比中國造紙術更悠久,這是無可爭議的。但關鍵在於莎草紙到底算不算真正的造紙術。

    什麼是造紙術呢?基本方法,是將富含纖維的造紙原料,切碎後,浸泡、攪拌並加入各種化學物質,脫去其中的雜質和可能影響紙質的成分,形成紙漿。

    然後,再將紙漿用某種方式撈起來,平攤形成一層層的溼紙。

    下一步將溼紙脫去其中的水份、再幹燥之後,就得到一張張可用的紙。

    在顯微鏡下,這一過程實際上是纖維素分子再連結的過程:

    紙張構造的核心,是纖維素分子。

    造紙原料中的分子,原本就是透過氫鍵連結,但是外形並不適宜書寫,還混有雜質。

    切碎浸泡攪拌後,紙漿的纖維素分子原本的連結破壞,纖維素分子透過水分子彼此連線。

    去除雜質,以及撈起來脫水後,纖維素分子之間直接透過“氫鍵”彼此結合,形成堅韌的網狀結構,延伸成片。這樣,柔韌和可以延展的紙張形成。

    由此可見,通常說的造紙術,應包含打漿、抄紙、脫水等幾個步驟。從化學上而言,打漿是拆開纖維素分子之間原先的氫鍵連結,然後透過抄紙和脫水形成新的氫鍵連結。無論具體技術如何,滿足了這幾個條件的,才是真正意義的造紙術。

    而“莎草紙”的製作,卻不是經過這幾個步驟。

    莎草紙的製作,是古埃及人收割河邊的莎草,剝出莖,切成長近半米的長條,再片成薄片。經過浸泡後,把狹長的薄片並列起來,形成一層片狀物。

    取這樣兩層片狀物,使其纖維方向彼此垂直,然後上下疊放在一起,用兩層木板夾住,捶打、擠壓、脫水,再經過乾燥、磨光後形成片狀的“紙”,用於寫字繪畫。

    古埃及的“莎草紙”與現代造紙的共同點,都是利用了原材料中豐富的纖維,將其整合後形成片狀物。

    但他們整合的方式,是將兩層纖維直接擠壓在一起。換言之,沒有經過“打漿”這個階段,其纖維還維持著原先的形態,只不過用類似“編織”的方式,使得垂直方向的纖維長條相互加固,形成一片。

    由於沒有真正形成新的氫鍵聯合,莎草紙柔韌性不夠。與其說它是紙,不如說它是原始的編織物。

    除了莎草紙,古代人還曾發明其他輕薄片狀的寫字載體。比如古代巴比倫人把羊皮刮乾淨後寫字,叫“羊皮紙”。古代印度人、羅馬人用植物葉子寫字。中國造紙術之前則用絲織品來寫字。這些產品雖然其形態、用途類似紙張,也是利用了原材料中的纖維,但沒有經過打漿、抄紙、脫水的步驟,都不應該歸於真正的“紙”一類。對它們的製造、使用,也不應與“造紙術”混淆。

    所以,莎草紙到底算不算紙,埃及人到底有沒有發明造紙術,完全是一個定義問題。如果你定義只要是片狀輕薄的書寫工具就叫紙,只要搞出了這種玩意就叫有造紙術,那確實,可以說埃及人發明了造紙術。然而,由於造出的莎草紙質量不好,而且在潮溼地方不易儲存,所以中國造紙術傳入後,很快在非洲和歐洲各地取代了莎草紙。

    而中國造紙術,則一直用到現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磊雖然國家隊比賽進了唯一一個進球,但是就目前西班牙人的現狀,他還能踢上主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