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蓋了帽了籃球
-
2 # MasterOwen
小的時候喜歡劉亦菲,在《仙劍奇俠傳》裡她飾演的趙靈兒真的是又可愛又仙兒,我一個女孩子都愛的不能自拔。後來了其他電視劇,我又開始喜歡小燕子,機靈調皮,眼睛大大的,也喜歡紫薇,溫柔柔弱。
再後來就開啟了追星之路,不全是因為明星長得好看而喜歡,更重要的是喜歡他們的努力堅持,以及發光的夢想,覺得聚光燈下的他們真的如夢如幻,就像生活在我不曾見過的世界。
有時想想,我為什麼喜歡他們,主要還是因為需要有一個心靈的寄託,畢竟生活並不容易,如果一直都一個人,,沒有精神的動力就這樣走下來,其實也挺難的。所以,追星讓我開始學會努力,向著優秀的偶像學習,更讓我早點實現我想要的生活。
1、把偶像作為情感的寄託、傾訴物件
每個人對美的事物都心存嚮往,更何況是俊男美女了,我們喜歡美麗的事物美麗的人兒,自然也希望像他們一樣。有了偶像就像有了目標,我們像他們一樣運動,減肥,學習化妝,學習搭配,希望自己也能變得越來越好看,這自然是好的。
我們從追星開始,漸漸的把自己的小秘密分享給他,可能是對著海報,也可能是對著手機,開心的說出來就好像他能一起笑一樣,傷心的說出來就似乎不那麼難受了。有了偶像,就有了寄託,許多不能跟家人朋友愛人說的事,說給他既不怕秘密被洩露,也不怕憋在心裡難受,這個假想的傾訴物件是極好的。
我記得宋慧喬和宋仲基結婚的時候,很多人都哭了,那種幸福的感情或許每個人都渴望一生一世找到這樣的人,白首不相離,看偶像的生活,有時我們希望有這樣的戀人,我們在對偶像的情感寄託中與情感狀態中,慢慢變得日臻成熟。
2、人設包裝下的他們有著你所羨慕的人生
鎂光燈下的明星,過著萬人追捧的日子,很多時候我們對他們也是有一些嚮往的,畢竟誰不想萬眾矚目被別人追捧呢?
我們的偶像過著我們夢中的生活,他們光彩照人,衣食無憂,有漂亮的衣服,鞋子,他們追求夢想,那種奮發向上的動力也是我們生活向上的動力,漸漸的看著他們過得這麼好,自己也是開心的,追星也是快樂的。
偶像除了物質上的豐富,還有他們身上的人格魅力,比如無數人之所以喜歡王菲,因為王菲特別自我,她敢於做自我,她很少會考慮別人的眼光,就是因為很多人做不到那種我行我素,而那又是我們想要實現的人生狀態,所以我們才會對她們有一種深刻的迷戀,但是我們也知道她們這樣做是需要付出極大的勇氣與努力。
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我們也並不是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能過
回覆列表
如今,追星之風風靡校園,追星一族比比皆是,可是,有些自我把握能力和分辯能力相對較弱的“追星族”,很容易被明星外在的風光所吸引,迷失自己,從而陷入“盲目追星”的泥潭不能自拔。誰的青春沒有偶像?但“追星”的過程中一定要理性的“追星”,更多的發現偶像的內在美,瞭解偶像成功背後的汗水和淚水,學習偶像的付出與努力,積聚起一筆受用終生的財富,這樣才能做一枚真正的“追星族”。
追星是一種什麼行為?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追星也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在社會性關係中最緊密的一種被稱為依戀,是指跨越時間和空間,深層而持久的人與人間情緒聯絡。依戀關係的形態比如母子關係、情侶關係、以及對一些人的崇拜。前面兩種情況我們很容易理解,他們在生理上都會直接促進一些內分泌的變化,讓依戀一方感覺放鬆,對被依戀一方一般沒有直接益處。最後要說的“追星”,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社交關係,因為它是一般是單方面的、沒有反饋的形態:明星一般不會跟你聯絡,不會感謝你。這種關係因此甚至不能稱為“聯絡”。對於這種關係,有一個特指的詞描述它:偽社交性關係。
追星會越追越上癮,看這裡就理解了!
共情體驗會讓人有陪伴感,生理上能促進一些激素(多巴胺等)的分泌,讓人感覺放鬆、快樂。這對於那些孤獨、低自尊或處在挫折和人生的變動期的人,能有效地改善情緒,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另外,追星行為由個體性的變成群體性的活動時(粉絲團),會使得參與的個體獲得團體的融入感,滿足其心理需求。再加上有些人體質決定了TA比其他人對這種體驗更容易上癮,這就使得追星的行為程度得到加深,從崇拜到痴迷,甚至到名人崇拜症這樣的病態。數年前苦追劉德華出事的楊姓女就是這樣的例子。追星對一部分人有積極意義,但是顯然過度是不可取的。
所以追星一定要理智,那些見到明星就圍上去只是一個一個迷弟迷妹長時間想要跟明星近距離接觸的爆炸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