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低調低調在低調10
-
2 # 落定晴
初生的仔豬一定要注意保溫,溫度對仔豬影響很大,直接關係到成活率,另外豬舍的環境衛生也很重要,乾淨的環境可以避免仔豬染上疾病,提高仔豬成活率。我們常說的吃好喝好同樣對仔豬有用,保證飲食,對仔豬健康有很大影響。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豬父母的健康,尤其是母豬懷孕期間。保證母豬少生病,不生病,保證母豬健康,才會有健康的小豬。
-
3 # 李欣瑩的快樂成長
我丈母孃家也是餵豬的,也餵了幾頭母豬:
一般豬仔出生後有很多都死於以下幾個原因:
1、被母豬壓死、母豬在睡覺時會進行翻身很容易將豬仔壓死或者悶死。
2、熱死或者冷死,這個大多發生在夏天和冬天。
3、餓死、有時由於一欄出生的豬仔過多而導致母豬產奶不足,那些比較弱小或者在邊緣一點的豬仔就會因為吃不到奶而餓死。
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我丈母孃關於如何提高豬仔的成活率和怎麼樣讓豬仔長的快的問題:
1、豬仔出生後就因立即將豬仔和母豬分欄,避免母豬將豬仔壓死。
2、夏天注意通風、冬天注意保暖。
3、給豬仔進行分開餵奶、奶水不足時可以輔助喂牛奶。牛奶選擇專門的餵豬仔的牛奶即可。
特別注意一點的是母豬在下完仔以後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所以需要特別小心對待。
待豬仔斷奶後就(斷奶時間一般在一個月左右),斷奶後就可以完全進行攔餵養了,一般初期以米粥為主再新增一點精飼料來增加豬仔的食慾和生長速度。
-
4 # 申志
提高仔豬的成活率有以下幾方面,1,母豬選擇雜交的優良種豬配種。2,母豬孕期飼料要保證先粗後精,營養全面。3,產時,要做好產前準備,比如母乳頭,陰部消毒,(用百分之20的高錳酸鉀),包括產房。4,就是接生時候把產房環境做到衛生無蚊蠅無蟑螂,溫度保持在25度左右,(冬天升溫,夏天降溫,接生員24小時輪流值班(預防母豬下仔時候,產房無人護理)。當母豬下仔時及時擦淨身上的粘液,然後剪牙去尾,幫助仔豬吃奶(這個很重要,因為母豬初乳能提高仔豬對疾病的抵抗力和成活率)。5,在仔豬出生完之後,讓它們認奶,也就是把比較強壯的放到後面,較弱小後放在前面的幾個乳頭,這樣堅持幾天它們就自己可以去吃自認好的乳頭了(一般前面的乳頭比後面的乳頭奶好些)。這樣它們長勢基本均勻。母豬飼養要喂精料,(蛋白質高的,保證母乳充足)。6,提前給乳豬補料,供應清潔的水,因為隨著乳豬的日齡增長,母乳貢應不足,會影響生長。7,斷奶,一般在25天左右,逐步進行,再到最後一次性斷奶,這是要有個過度期。(再一個是仔豬產後到出欄一定注意預防疾病,如紅,白痢疾,適時定期注射疫苗)。8斷奶以後要做到勤喂少喂,(一般4個小時1次,包括晚上,這樣仔豬也就是吃的多長的多,不會因為飢餓而消耗體內的能量)大概三個月能長1百斤左右。
好了就這麼多了。
-
5 # 三不管的空閒人76190
要提高仔豬的存活率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積累。首先要選好種母豬,農村人有豐富的選豬經驗,母豬要選屁股圓潤、身段苗條、奶頭圓低。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屁股圓潤的母豬對產仔豬有利、身段苗條的母豬懷孕後期豬肚皮不著地,產仔後行動方便不會有壓死仔豬的現象發生、奶頭圓低(仔豬的時候)到了產子的時候就不會掉的太長接觸地面的細菌。種母豬選好了就能大大地減少養豬過程中的憂慮。當然,提高仔豬的存活率還少不了給仔豬注射相關的疫苗,這個問題可在當地防疫站諮詢。
如何養好仔豬我有經驗,在仔豬出生後的六、七天開始,開啟仔豬的出入洞口,在給它們事先預備好的小天地裡放進一些粘土(最好是帶紅色,紅色土壤含鐵多),再加少量的顆粒食料,這樣的目的是讓仔豬在哄泥土的本能驅使下吸收到鐵元素而避免缺鐵性貧血症,另一方面讓仔豬接觸到顆粒食料就能慢慢學食,提早讓仔豬吃食能彌補後期的奶水不足,避免仔豬滯長,能一個勁地長大。仔豬的食料裡蛋白質含量一定要達到百分之三十,動物骨粉百分之一,銅、鐵、鋅、錳等微量元素不可缺少,同時,最多四十天斷奶,要保證母豬健康給下一窩打好基礎。
回覆列表
有一句養豬的名言,叫"出生差一兩,斷奶差一斤,出欄差十斤",它對提高仔豬成活率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意思是強調剛出生的仔豬體重越大,越健康,成活率越高。曾經有人做過調查,剛出生的小豬體重小於1kg,那麼在哺乳期死亡率高達40%,而體重在1.3kg~1.5kg的死亡率只有5%~8%。所以,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最好方法,首先是管護好母豬,確保剛生下來的仔豬體重高於1kg。
當然,生下來的小豬,也需要做好如下餵養工作。
及時補鐵,避免死亡
剛生下來的仔豬缺鐵和硒時,會帶來營養性貧血,生長停滯,直接影響到了仔豬的體重,嚴重造成死亡。故而,需要在仔豬出生後3日齡和10日齡的時候,分別肌肉注射牲學素1毫升和2毫升,這是補鐵的方法。而補硒的方法是在仔豬出生後3天之內,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0.5毫升,斷奶時候,在注射一次。
補鐵和硒,可以起到預防仔豬死亡的效果,也是一種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方法。
修建保溫室提高成活率
剛出生的仔豬,各種組織器官和機能尚未完全發育,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抗寒能力弱。出生之後6小時內最適合的溫度為35℃,1-3日齡最適合的溫度為30~34℃,4~7日齡最適合溫度為25~30℃,8~15日齡最適合的溫度為25~28℃。如果達不到這個溫度要求,特別是冬季的時候,仔豬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之下,容易患上低血糖、感冒、肺炎等等,嚴重的時候會大批死亡。所以,對於規模化養殖戶,則需要建設一個保溫室。而對於散養戶透過堵住通風口,鋪設厚草墊,保持豬舍乾燥等等方式達到保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