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南南陽銀向陽

    根據史料的記載,應該是沒有。原因就在於,如果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一般來說,都是因為皇帝比較軟弱,才讓宦官有機可乘,而清朝皇帝沒有太過軟弱的,就算有一兩個比較差一點的(如順治,光緒,同治等),又有一個強勢的太后來補上,而宦官根本就沒有機會出頭,在慈禧太后當政時期,有一個大太監安德海受到慈禧太后的寵信,剛剛想展露一下,又被山東巡撫丁葆禎給殺掉了。所以整個清朝都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清朝是歷史上第二個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王朝。建國後,他們繼承了明朝的許多制度,但是有一項制度卻堅決防範。這就是“宦官干政”。

    那麼,為什麼整個清朝都沒有出現過“宦官干政”呢?我們來看看清朝執政者是怎麼做的。

    (清朝官員告退)

    清軍入關攻打北京城時,許多明廷太監,為了能巴結新主子,等不到他們攻陷,便急不可耐地為清軍開啟城門。

    明廷太監賣主求榮的表現,讓多爾袞對太監的印象非常不好,因此,在遷都北京城後,多爾袞不光讓許多太監下了崗,對留下來的太監,也有著嚴苛的規定:“嗣後太監不許朝參,亦不必排列伺侯。”

    (順治帝和太監吳良輔)

    順治親政後,為了警醒後世,在治理太監問題上,他仿照朱元璋,也釘了個大鐵牌,掛在很醒目的宮門上。再次強調,凡是擅權干政、犯法納賄的太監,都要凌遲處死。俗話說,重要的話說三遍。順治那時候就打造了三塊鐵牌,分別掛在宮裡不同的地方,這樣走哪都能看見。太監能看見,皇帝也能看見。

    到了順治15年,出現了第一個勾結朝臣納賄的太監,他叫吳良輔。

    吳良輔是順治很寵信的太監,案件發生後,順治並沒有按自己所訂的禁令對吳良輔進行懲治。不過,開年順治帝便病逝了,孝莊太后立刻下旨,以“變易祖宗制度”的罪名,處死了吳良輔。

    康熙當皇帝親政以後,評價太監是最為下賤,蟲蟻一般之人。對他們繼續實行高壓政策。

    乾隆繼位後,受上幾代皇帝的影響,對太監也沒有好臉色,為了提醒自己太監多禍國,凡是入宮的太監,都被改姓為“秦、趙、高”三個姓。他這樣做,是提醒自己和後人,如果親近太監,就會發生秦國趙高亂政亡國那樣的禍事。接著,他又頒佈詔命,禁止宦官在宮內傳言政事,若有違反立刻正法。

    乾隆對太監管理得這麼嚴,乾隆39年,還是發生了一起太監交通外官案。

    這個太監叫高雲從,隸屬奏事處,負責整理皇帝的硃批等重要檔案。高雲從與外官私下多有往來,並且還將乾隆對官員任免的奏摺內容,洩漏給向他打聽的官員。乾隆大怒,高雲從被處磔刑,凡是向他打聽的官員全部革職。

    (慈禧太后身邊的太監們)

    到了慈禧掌權的時候,出現了安德海、李蓮英、小德張這樣的大太監,他們憑著阿諛奉承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在宮裡混得風生水起。但是慈禧可以縱容他搜刮錢財,卻時刻保持警惕,不讓他觸及朝政這根高壓線。

    慈禧臨終時立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溥儀為帝,由於溥儀才3歲,她思來想去不放心,再次下遺詔:“太監不得干政。”

    由此可見,由於清朝統治者時時警醒,對太監實施高壓政策。因此整個清朝時期,一點都沒出現過宦官干政的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恆大聯賽還剩7輪,5個都是反擊得分能力超強的球隊,恆大失分會是必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