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七天影視集

    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沒用過,也不可能用過!毒氣彈的首次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4年,八國聯軍侵華髮生於1900年,此時化學武器還沒有被研製出來。所以不可能使用。

  • 2 # 慕遠看歷史

    毒氣彈,最早出現於英布戰爭時期,英軍使用的列底炮彈,就是一種毒氣彈,這個時期大概是1899年10月11日到1902年5月31日,而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是在1900年,從時間上分析不太可能用到入侵中國的戰爭吧,時間線太近,而且,毒氣彈首次出現的話,也是用在戰爭很膠著的戰場上,綜上所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沒有用到毒氣彈

  • 3 # 橡皮精

    使用過!八國聯軍發動的侵華戰爭是中華民族史上最為恥辱的一頁。當時,西方列強用先進的武器和科技在中華大地上肆無忌憚,無數條鮮活的生命慘死在他們的炮火下,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容被遺忘。而在天津戰役時,他們更加慘無人道,公然違背國際公法,使用名叫“列低炮”,其實為氯氣和炮彈合制而成的一種毒氣炮。這種炮彈在落地炸開,散發出氯氣,被人吸入,使人斃命,這在當時的《申報》是有記載的。

  • 4 # 暖色的淼犇

    個人認為是有的,清末的《西巡迴鑾始末記》曾有過關於天津抵禦八國聯軍的相關記載“城內唯死人滿地,房屋無存。且因洋兵開放列低炮之故,各屍倒地者身無傷痕居多。蓋因列低炮系毒藥摻配而成,炮彈落地,即有綠氣冒出,鑽入鼻竅內者,即不自知殞命,甚至城破3點鐘後,洋兵猶見有華兵若干,擎槍倚牆,怒目而立,一若將欲開槍者,然及逼近視之,始知已中炮氣而斃,只以其身倚戧在牆,故未仆地。”

    這可以看出,洋兵發射的彈炮落地後,綠煙瀰漫,士兵吸入後倚牆而死,而這綠色的氣體應該是氯氣。

    其次文中記載的“列低炮”在當時的“萬國公約”中是明令禁止使用的,最初八國聯軍並沒有攜帶,後因為義和團圍攻北京的英國駐華使館,西摩爾在增援途中在廊坊受到阻擊,損失慘重,為了報復,從南非調來兩門“列低炮”,而後被證實就是這種“列低炮”發出的炮彈,綠氣四溢,聞者倒斃。

    而大家都知道有毒性的氯氣呈黃綠色,吸入微量也會引起人的不適,濃度大的話會致人死亡,綜上所述,八國聯軍應該用的是氯氣彈。

  • 5 # 薩沙

    確實,有歷史記載八國聯軍在攻打天津時,可能使用過毒氣彈。

    《遇難日記》中這麼寫:7月10日,下午從英國新運到大炮2尊,名列低炮,此炮自制就以來,只於非洲交戰時用過一次,據聞炮彈開放後,在一百碼地內之人,一聞其氣,無不暈死。至天明十五日,租界洋兵當放新到之列低炮並大炮約四五百門,守城之華兵,勢不能支,當向京城退去,日本兵遂據有津城西門。

    上面寫攻打天津使用使用毒氣炮。

    還有其他的資料。

    《庚子國變記》中這麼寫:至十六日(公曆 7 月 12 日),津郡城廂內外,已無華兵蹤跡,城內唯死人滿地,房屋無存,且因洋兵開放列低炮之故,各死屍倒地者,身無傷痕居多。蓋列低炮系毒藥摻配而成,炮彈落地,即有綠氣冒出,鑽入鼻孔內者,即不自知其殉命。甚至城破之後,洋兵猶見有華兵若干,擎搶倚牆,怒目而立,一若將欲開放者,然及牆近視之,始知已中炮氣而斃,只以其身倚站在牆,故未仆地,列低炮之殘毒,有如此者。

    有意思的是,洋人也有類似回憶,並不僅僅是華人。

    英租界工部局秘書長馬克裡希在《天津租界被圍記》中寫到:“4英寸大炮共打了270發,大致說來有一半是苦味火藥炮彈……在南非戰鬥過的同一組,使用同一門大炮一天才打260發炮彈……許多中國兵屍體呈現出土黃色,這是三硝基酚火藥所致。”

    其實,這兩門火炮使用的炮彈,應該就是毒氣彈,也就是一戰常用的氯氣彈。

    這種氯氣彈對於沒有防毒面具計程車兵,是非常致命的。

    早在布林戰爭中,由於布林人作戰頑強,造成英軍巨大傷亡。英軍惱羞成怒,對於布林人堅守的據點,就使用了氯氣彈。

    此次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也許英軍判斷會有慘烈攻城戰,也將其中2門火炮運到中國。

    以上只是回憶錄,缺乏實際的證據。

    滿清方面沒有確認對方使用毒氣的能力,也沒有證據。

    八國聯軍方面,也沒有相關的資料記載,而且除了天津以外也沒有其他地方使用過該武器的回憶錄。

    所以,現在只能說高度懷疑八國聯軍在天津使用了毒氣彈,但不能把話說死。

    因為缺乏證據。

  • 6 # Mr0雷

    有可能,但是以前的毒氣彈,說白了就是催淚瓦斯。一個是製作水準問題,更重要的沒有遠端投擲裝置,扔出去了離自己比較近,萬一風向變了,吹到自己這邊來了怎麼辦,單兵攜帶簡單的毒氣防護裝置。所以早期的毒氣彈,也都是讓人暫時失去對抗能力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遇見好的男人,什麼事足以證明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