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骨科王醫生

    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病入膏肓”的意思就是病情很重,已經無力迴天了。那麼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膏肓又是什麼意思呢?我今天就來好好解釋一下:

    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

    原來“膏”和“肓"分別是心臟周圍的兩個部位。而當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在古代就是實在沒法子治啦。後來,就用“病入膏肓”來形容病情很重,已經無法再醫治了。

    那麼,“病入膏肓”這個成語是出自哪裡呢?

    《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 意思是說疾病要是深入到肓(心臟與膈膜之間)之上、膏(心尖脂肪)之下,那就任何藥力都不能達到,因而也難於治好。後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嚴重到了無法醫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嚴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翻譯如下:

    春秋時期,晉景公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緩,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他的病變成了兩個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緩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醫緩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六月丙午這天,晉景公想嘗新麥,派甸人獻上新麥,由庖人烹調。這時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來,將煮好的新麥給他看,然後殺了他。

    將要吃新麥的時候,景公肚子發脹起來,走到廁所,跌入廁所裡死去。有一個宦官當天早晨夢見揹著晉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揹著景公出廁所,於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 2 # 李神奇123

    中國上古三奇之書《黃帝內經》認為:疾病望診分為腠理、血脈、臟腑、骨髓四個層面。在治療方面腠理用熱敷之法;經絡血脈就用針刺之法;臟腑就要用藥了;膏肓就是不治之症,也可以灸法。具體做法:1、肌膚(腠理)受邪也就是表層:在治療方面用熱敷法、燻蒸法、刮痧法、拔罐法、推拿法、足底按摩法均有療效;2、經絡受邪也就是病到了經絡、血脈,在治療方面就用針刺療法、按摩療法,經絡可以斷決生死,因此經絡不可不通,但虛症不可針刺和按摩的,只有越做越虛;3、臟腑病變就要用藥了,方劑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不過“用藥如用兵”不能亂用;4、病入骨髓也就是膏肓之疾就要用灸法,用艾草灸。在古代的針、石、湯、火(灸法)砭石,拍,打,按摩,針法,湯法(條湯之意),用藥,湯,丸,散丸就是緩釋劑(病並不嚴重),散:散發;湯劑是條湯震盪;灸法:就是養生法。

  • 3 # 南懷瑾經典語錄

    首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病情特別嚴重,沒法醫治

    !也比喻說事情已經發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個人

    理解就是無藥可救……

  • 4 # 媒體聯盟特別報道

    病入膏肓 ,漢語成語。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釋義:形容病情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病入膏肓”常誤寫為“病入膏盲”,應注意。】

    【解釋】: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示例】:吾觀劉琦過於酒色,~,今見面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於事物或人

  • 5 # aaa一如即往

    初中有篇文言文(扁鵲見蔡桓公)中提到了蔡桓公的病從能夠治癒到最後病入膏肓。扁鵲身為一代名醫也無法將蔡桓公醫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病要及時醫治小錯要及時改正。切不要小病託成不治之症,小錯釀成大錯等不可挽回的事來。

  • 6 # 冰心47545

    膏肓:古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形容病情特別嚴重,無法醫治。也比喻事態嚴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十一想買部nova5z或者是暢享10s,都是預售手機,能否麻煩各位專業大神給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