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瑤姑姑
-
2 # 老高學苑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怎樣教育好孩子,是一個關係到家庭幸福的大問題。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家庭的希望。怎樣教育好孩子,關係到國家前途、家庭幸福的大事。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肩負著重大責任。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為了自己的孩子任勞任怨。然而,面對孩子的一系列問題層出不窮。
那麼,究竟用什麼好方法教育好孩子呢?
以下建議:
1,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挖掘孩子的潛力。首先家長們要自己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家教心理狀態及一定的素質,具備正確與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這些與加強自身文化科技知識修養等相關。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是否能做到耐心、細緻,是否剋制自己的衝動,是否能體諒孩子的反覆;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能不嫌煩、不急躁。
2,正確誘導觀念
孩子的心理、認識、行為等與家長不同。家長千萬不要以成年人的心理、認識、行為去衡量他們。家長誘導要適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情況複雜多變,需要家長辯證對待,否則很難獲得較好的誘導效果。
3,規劃家教計劃與方法
由於孩子對許多事物的認知存在片面性,對自己並不瞭解,家長應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幫助孩子規劃目標。家長需要學習與建立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方法適當對於開發孩子智力發展至關重要。並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辯證地使用,都是比較合適的家庭教育方法。
4, 激發孩子的興趣
強調與主張“樂學”原則,“寓知於樂,以趣激學”。觀察與分析孩子的特長,明確孩子的發展方向,根據孩子發展方向培養孩子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好奇就能讓孩子產生興趣。
5,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對孩子需要多鼓勵,讓孩子樹立積極的心態。儘可能多給予孩子經歷成功的喜悅,讓孩子在做完某件事後能自我感到是成功。孩子嘗試每一次“成功的喜悅”的激勵下,增強自信心。當孩子遇到挫折時要給予鼓勵和幫助,讓他們知道做如何事情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學習也是如此。
6,培養孩子的主動上進性
主動完成作業、主動自學的能力等不需別人督促,主動自覺,對於孩子成長和智力發展的作用非常大。
葉聖陶:什麼是自學能力?就是依靠自己或者較少依賴別人的幫助進行獨立而有效的學習。或者說,就是依靠自己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或經過一定的訓練培養後才具備的。
7,理解孩子多溝通交流
其實,很多問題不在孩子身上,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理解父母,父母就應該先理解孩子。
~~~~(本文完)
-
3 # 中職加油站
父母之愛——力量的源泉 孩子小的時候都把父母看作是巨人,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常常說“我爸爸如何如何——”或者“我媽媽怎樣怎樣——”。 一個在外留學的女孩子在自己的廚房裡煮開水,一不小心燙傷了手,她不知道做任何處理,卻抓起電話打給遠隔重洋的媽媽,“媽媽,我該怎麼辦?”而在幾年後,當她自己成為一個小女孩的母親的時候,她的小女兒受傷的時候,她卻迅速的作出了反應,進行了一系列安全而恰當的處理。事後她回憶到,她自然的知道怎麼做,雖然沒有受過訓練。 是的,父母不是完美的,在我們逐漸長大的時候,我們確實可以認識到父母並不是知識和真理的唯一來源,甚至很多人會推翻父母的權威性。但是,父母一直給了兒童無條件的關注與支援,從父母那裡,兒童首先知道世界上有人愛自己,有人支援自己,在瞭解世界的同時也接納自己。對自己的接納與熱愛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想一想,如果一個人自己都不愛自己,那麼他還會努力改變自己與發展自己嗎?那麼他也不會熱愛生活,熱愛我們這個世界。 人們對自己的接納源於父母對其的接納。父母之愛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之一,它不僅會樹立孩子的信心、自尊心、面對生活的勇氣與決心,而且它本身也使父母具有強大的力量,尤其是在面對危險的時候。所以,請珍惜你成為父母的機會,並且努力的愛你的孩子。 家長應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 人的一生總會碰到不少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 首先,要教會孩子正確看待造成自己失敗的原因,父母親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問題,教孩子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身邊的事物,抓住問題的關鍵。 其次,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瞭解併發揮自己的長處。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而正在成長的孩子們就更需要時間來體驗挫折,享受成功,進而認識自己。 家長們除了教孩子正確分析和理解造成挫折的原因外,也要幫孩子做應付困境的心理準備。 只要父母注意從小培養孩子以積極的心態來應付自己周圍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會時時充滿了Sunny,當他遇到困難時,就不會總是感到自卑和畏縮了。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注重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呢?以下幾個方面可為您提供參考: 第一,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在培養快樂性格的過程中,友誼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 第二,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機會和權力。快樂性格的養成與指導和控制孩子的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絡。父母要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使孩子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第三,教孩子調整心理狀態。應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其祕訣在於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能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某種挫折時,要讓他知道前途總是光明的,並教孩子注意調整心理狀態,使他恢復快樂的心情。 第四,限制孩子的物質佔有慾。因為給孩子東西太多會使其產生“獲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這樣一種錯覺,所以應結合事例教育他們,人生的快樂不能僅與物質財富的佔有劃等號。 第五,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平時注意孩子的愛好。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餘愛好廣泛,自然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 第六,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和諧。家庭和睦,也是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一個主要因素。有資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後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要多得多。 過去常說"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其實,孩子生下來之後心理狀況也如一張白紙一樣,家長的心理素質、教養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心理髮展方向。有些家長帶孩子來諮詢時總是訴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許多問題都是由於家長的病態心理造成的。 首先,家長的過分要強、虛榮心過高會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讓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負荷的壓力,最終導致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甚至疾病。例如,有位家長把一個七歲孩子所有的課餘時間都安排了各種各樣的訓練課程,鋼琴、繪畫、英語、書法、下棋、作文等等,結果孩子由於過於緊張造成抽動-穢語綜合症。還有的孩子在家長的嚴密監督下彷彿學習考試都是為了家長,平時學習還可以,一到考試就緊張得不得了,失眠、厭食、歇斯底里發作等,有的臨近考試竟要放棄。
第二,家長的過分挑剔、完美主義造成孩子許多心理障礙。例如,家長對孩子寫作業要求甚多,孩子寫一筆要反覆描,擦了寫,寫了擦,結果動作拖拉,有時考試都寫不完,嚴重的還會造成強迫行為。 第三,家長的緊張焦慮情緒會傳給孩子。有的孩子從小體弱多病,家長非常擔憂,經常抱怨、煩躁不安、絮絮叨叨,對孩子過分關注,結果孩子變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縮、神經質。 第四,家長對孩子總是否定,讓孩子失去自信心。家長總希望孩子要表現得和自己小時候一樣好,甚至更好,稍有一點缺點就橫加指責,把打罵當成家常便飯。有個5歲的孩子經常發脾氣,做事沒有長性,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說老做不好,挨媽媽說,一天要說三次,沒有表揚,所以想發脾氣。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要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家長要容忍孩子有缺點,耐心等待孩子成長。當發現孩子的問題時,先反省自己的問題,放鬆一點,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孩子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自己解決不了,可以找心理醫生幫助分析和矯正。 美中國人教子十二法則
1、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2、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3. 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鬥強。 4. 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5. 聲言法則: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6. 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是巨大的。 7. 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儘量理解他們。 8. 懲罰法則;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9. 後果法則:讓孩子瞭解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 10. 結構法則: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 二十碼法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12. 四W法則: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誰在一起,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以及什麼時候回家。 如何對待兒童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逐漸長大之後,隨著各種需要的出現,對環境的探索會不斷的深入,慢慢的就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表現出任性的行為?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兒童的任性呢? 這種時候,父母只有兩種辦法。首先是絕對不能滿足兒童的不合理要求,第二是轉移兒童的注意力。 拒絕兒童的要求,可能會引發兒童的一系列行為,如哭鬧、打滾,以不做某某應當做的事情相威脅等等,這時候有些父母面對這些招數往往束手無策,可能堅持一會兒就妥協了,最後以孩子的勝利而告終,這是萬萬不可的。這樣通常滋長了孩子的氣焰,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使孩子學會了下次還要如法炮製,結果往往後患無窮。孩子會越來越任性。所以呢,父母從一開始其就要堅持住,絕對不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妥協,要把握好自己的立場,千萬不能認為,只有這一個孩子,讓著它吧! 拒絕兒童的不合理要求的方式要儘量委婉,儘量給兒童擺事實、講道理,用兒童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表達;有的家長知道不能答應兒童的不合理要求,但卻採用了簡單粗暴 的方式來加以拒絕,甚至對兒童體罰,這樣也是不合適 的。在兒童哭鬧不休的時候,父母可以避開,沒有了觀眾,小孩子哭哭也就累了,這時候要真的避開,可不要躲在門後偷聽,一旦兒童發現你在窺視它說不定哭個更起勁了,小孩子還是滿聰明的。 在兒童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絕而哭鬧的時候,可以採取某些方法來轉移它的注意力。比如說些別的事情啊,但是這種轉移注意的方式應該是中性的,不應該是一種正強化。 父母跟孩子說理的技巧 循循善誘,充分的說理,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說理不僅需要有耐心,還應 結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徵,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古語云:“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跟孩子講道理,應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對孩子的過錯予以糾正,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如果一味地數落孩子,責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講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講的道理應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說,也不能苛求孩子,因為大人信口胡說,孩子是不會服氣的,大人的要求過分苛刻,孩子是辦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歡吃零食,卻對孩子大講吃零食的壞處,如此,孩子是不會聽從的。 其三,要給孩子申辯的機會。跟孩子說理時,孩子可能會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辯解,大人應給予孩子申辯的機會。應該明白,申辯並非強詞奪理,而是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講明白,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孩子才會更加理解你所講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孩子和大人一樣,情緒好時比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見,不高興時則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講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在其情緒較好時,對其進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緒低落時跟他說理,是不會奏效的。 幫孩子消除心理壓力 適度的壓力可以激勵人奮進向上,完全沒有壓力會使人疲乏、懶散,但壓力太大又會使人因無法承受而出現心理問題。目前,不僅是成年人有心理壓力,孩子也不例外。作為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因為對孩子來說,父母應該是他們最重要、最信任的人。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心理壓力呢?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想幫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瞭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是什麼、壓力來自何處。所以,父母首先要聆聽孩子的傾訴,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要專心認真地聽孩子說話。只有父母肯把自己的心交給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給父母。這樣,你才能瞭解孩子的真實情況,也才能針對問題給孩子以實際的幫助。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自己和有些同學做得不一樣而被孤立,比如有的男孩子不願跟著別人一起逃學、不願在考試時跟同學一起作弊、不願偷著學抽菸等等。他們會因此而受到嘲笑,甚至被孤立,也會由此感到恐懼、不知所措。這時,父母應當教育孩子堅持原則,不對的事就一定不能做;要讓孩子知道,能夠做到不隨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這正是一個人成熟勇敢的表現,也是有主見、有頭腦的表現。 讓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 要孩子知道,壓力人人都會有,父母也常常會有煩惱的時候。這樣,可以避免說教之嫌,孩子對父母的話也就比較容易聽進去了。同時,父母也應該告訴孩子自己是怎樣應對困難、克服壓力的,給孩子樹立一個實際的榜樣,以增強孩子的勇氣和信心。 培養孩子的自尊 這樣可以加強孩子抗拒各種不良誘惑的定力,也有助於他們勇敢地面對逆境與挫折。在遇到一些具體事情時,多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把一些適合孩子做的事交給他們,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去做;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對一些是非問題的討論中多讓孩子發表意見等等;這些都是培養孩子自尊的好辦法。孩子有自尊就會有勇氣、有膽量,就會有較強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關心孩子的成長 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平時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這對疏導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好處的。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強迫孩子在課後去學這個、學那個,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根據他的興趣及所長理性地進行選擇和培養。 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父母能夠及早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加以適當的引導,便會有效地緩解或消除孩子的心理壓力,使他們愉快地健康成長。 當孩子有過錯時,不宜在吃飯的時候責備或打罵他,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食慾和消化。 因為人的高階神經系統活動,對胃腸的消化功能有影響。當進食時,由於條件反射的作用,胃腸的消化液分泌旺盛,胃腸蠕動增強,食慾很好。在人們情緒不好時,大腦皮層對外界環境反應的興奮性降低,使胃腸分泌的水分液減少,胃腸蠕動減弱,從而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這樣就使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延長,使人沒有飢餓感,吃不下飯,即使勉強吃下去,也常感到肚子不舒服。 另外,也不要讓孩子邊聽故事邊吃飯,邊看電視邊吃飯,這些都會影響消化,而造成孩子食慾不好,消化不良等。 孩子懶惰與否,不是取決於遺傳因素,而是環境造成的。其中,家長的因素起著決定作用。有的家長,孩子從小到大都如珠似寶,孩子想自己做點什麼事情,不是怕它做不好,就是怕弄髒衣服,再不然怕孩子浪費時間。結果等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時才悔之晚矣。 培養兒童的勞動習慣和動手能力,應該從兒童很小的時候開始。孩子小時候,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很好奇,總是躍躍欲試,幫大人掃地、洗碗啊什麼的,這時候家長只要注意引導就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首先,在兒童自己做了什麼事情的時候,不管做的結果如何,也不管事情有多小,家長都要熱情的加以鼓勵,這樣,孩子才會體會出自己動手 的樂趣。 讓孩子參與到自己的勞動中,比如媽媽洗衣服的時候,也要求孩子一起加入,洗紅領巾之類,使工作變的有趣一些;同時也趁機教會孩子一些勞動的技能。 充分利用榜樣的作用,密切配合老師的活動。兒童特別喜歡模仿,可以適當的在其面前表揚一下其他孩子如何勤勞等等,同時不要忘了告訴他,“只要你願意,也能和他一樣,咱們一起試試吧?”在這方面。老師往往做的很好,很多兒童在幼兒園或學校裡都很勤快,在家卻什麼都不做;在這一點上,家長應該向老師們學習,正確引導孩子,但是提供榜樣也要適可而止,不要引起兒童的逆反心理。 如果要觀察四五歲以上的孩子自發性是否發展順利,父母們應注意一下,孩子是否很願意與小朋友一塊兒玩耍。如果與小朋友玩得既活潑又淘氣,那麼就可以認為孩子的自發性發育順利。 這樣的孩子在玩耍的時候,經常會和小夥伴的意見發生衝突,出現吵嘴、打架的事情。這種情況證明孩子有了自我主張,做父母的應當持信任的態度予以關注。孩子們即使是狠狠地打了一架,第二天也會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又在一起玩了。 在這一點上,孩子顯然與大人不同。大人之間要是吵了架,就很難和好了,有時候甚至還會斷絕交往。 當孩子發現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比自己一個人玩更有趣時,他們會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找出這樣那樣的方法來解決好衝突。 如果媽媽在孩子們爭吵的時候出場了,會怎麼樣暱? 大多數的母親會仲裁誰對誰錯。可是,孩子的吵嘴和打架決不是壞事情,所以,被指定為壞孩子的那一方,心中會留下創傷。 還有的母親會各打五十大板,即讓雙方相互說“對不起”。然而,由於孩子的吵嘴打架並非壞事情,所以這種做法依然會在兩個孩子的心中留下陰影。 充滿活力的孩子會在爭吵中學會與朋友相處的方法。爭吵,然後和好———經過這樣無數次的反覆,孩子漸漸地能夠理解對方,同時也學會設法讓對方理解自己,從而建立起朋友之間的相互信賴關係。 過去,在空地或公園裡,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結隊地玩耍的孩子們的身影。沒有大人的介入,他們在群體裡相互爭吵、打架,然後又自己和好。就在這一來一去之中,孩子的交友能力便鍛煉出來了。可是,現在已經沒有了這樣的場所,孩子們很少能夠成群結隊地玩耍,鍛鍊交友能力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說起吵嘴、打架,為此而煩惱的家庭還真是不少。兄弟姐妹之間,年紀越是小,年齡越是捱得近,就越容易爭吵、打架。不過,這種爭吵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得少起來,所以,只要沒有什麼危險,父母還是不要干預的好。 例如,媽媽看見大的孩子打了一下小的孩子,於是,媽媽就說:“是哥哥先動手的吧,哥哥不好。”然後就讓大的孩子承認錯誤。可是這卻錯了。因為大的孩子出手的時候,正好被媽媽看見了,而在這之前,小的孩子已經踢了哥哥一腳了。這是常有的事情。 事件是連續發展的,無法只取其中一部分來進行裁判,而且這種裁判的本身也並非正確。如果要裁判的話,必然其中一方要做“壞人”,可是,父母是不應該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壞人的。 此外,自發性發展順利的孩子,會對家務事、特別是燒菜表現出興趣,很想幫媽媽做事情。這時候,如果不嫌麻煩地給他當幫手的機會,並教他烹調的方法,孩子的技術會逐漸變得好起來,甚至自己一個人也會做簡單的菜。 當孩子能夠獨自不費勁兒地做出荷包蛋時,他們的自信心將一下子增強起來。可是,當孩子想來做幫手時,卻被媽媽拒絕:“別來添亂子了。”這樣的話,孩子會失去做家務的興趣,變得在媽媽想要他幫忙時也不答應了。 少年時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期,也是一個人心理成長最關鍵的時期。有關專家指出:一個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應注意三方面:第一、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尊重孩子,調整自己的期望值;第二、注重孩子情感方面的需求;第三、家長應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家長應注意不要給孩子“精神虐待”。 據報道,有調查表明,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漢等4座城市裡:90%以上的家長認為最高興的事是孩子學習成績好,幾乎100%的家長認為最苦惱的事是孩子學習成績差,而身體好,思想好都排在後面。可見高期待已成為中國未成年子女的父母的重要情緒結。這種情緒結一旦產生,就會容易產生對孩子進行“精神虐待”。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精神虐待”造成的危害遠遠大於溺愛,也大於打罵體罰。 而有過“精神虐待”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心理行為上的障礙,比如自卑、焦慮、自私等心理疾病,難以適應社會。 精神虐待”有多種表現。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施加壓力,或者發現了孩子的思想違背了自己的意願,便採用警告、恐嚇、揭短、諷刺等方式來治服孩子,這極大地束縛孩子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精神。有些家長為了防止孩子產生驕傲情緒,便常用挖苦的形式拿別的孩子的優點來比照自己孩子的缺點,這使得自卑這團烏雲遮蓋了孩子的心靈空間。眾多的精神虐待並沒有使家長感到滿意,繼而家長又加大了 “精神虐待”的強度,導致了惡性迴圈,並且誘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兩代人的隔閡越來越深,甚至產生敵對情緒。 因此,孩子的心理髮育應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千萬不要給孩子“精神虐待”。 在幼兒園門口,常有一些家長惱怒但又必須裝著笑容哄那些哭鬧著不肯入園的小孩。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家淘氣、在校膽小怕事、偏食、怕見生人,語言表達能力差等問題。 這個年紀的孩子人際關係不佳,可能有下列幾種因素:一是智力或基本能力有問題,以致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意思,或表達不好,怕人嘲笑,於是更膽小;二是因交友受挫,導致害怕與人交往;三是沒有交友的動機,不覺得朋友有何好處,覺得自己玩也可以,或純粹個性內向,不喜歡與小朋友玩。 就外界因素而言,則存在以下情況:樓房代替了四合院,鄰里之間不相往來;老人怕孩子出危險,不讓孩子出去玩;保姆代替了父母的勞動,卻彌補不了父母的情感,造成孩子的情感飢餓…… 怎樣才能幫助小朋友不再“害怕”和他人交往呢? 在日常生活中,可訓練孩子溝通表達的能力。比如以非權威式教養方,讓孩個多有表達自我的機會,讓他試著回答“你希望吃什麼”之類的問題。 對小孩子要多鼓勵,建立其信心。另一方面,可多問他在學校或幼兒園的情況,讓他報告一下同學們的動態,如孩子抱怨某人對他不好時,可反問他:“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同學較好?”“你不喜歡他對你這樣,有沒有和他說?”讓孩子想想該如何確切地表達自我,讓別人明白他的情緒和想法;然後和孩子“模擬”一番,在何種情況下該怎麼做,怎麼說。 還要經常帶小孩出去與人交往,比如週末帶小孩到好朋友家過夜,讓小孩體味到與人交往的快樂;母親要儘量自己帶孩子,儘管孩子還不會說話,也要多與他交流,多擁抱和愛撫孩子。如果已經出現了人際交往問題,可以通過心理訓練來解決,如讓孩子在款墊子上浪翻。爬行,用軟毛刷刷孩子的身體,讓孩子騎著羊角球跳等,嚴重的,就需要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進行專門的心理訓練。 下面這項練習是利用各種情緒激烈的狀況,來測驗母處理手法認知的能力。它也提供你一個練習如何對孩子消極的感受做情緒輔導式的反應。 在每一個專案裡,提供了一人"錯"的父母反應。然後要求你在這種情況下,猜測孩子的感受及討論父母的處理方式。最後,要求你提供一個新的、確認孩子情緒的做法。 例項:孩子在一家大的百貨公司裡走失了,而家長十分替他擔憂,過了一會兒,一名店員尋獲一個明顯不安的孩子,並幫他找到父母。 錯的反應:"你這個笨小孩,我為了你都快發瘋了。我不會再帶你逛公司了。" 討論家長的處理方式:家長嚇壞了,處理的方式是為了孩子安全,同時是為了防止同樣的情形發生。 孩子的感受:恐懼 對的反應:"你一定是受了極大的驚嚇,我也被嚇壞了。來吧,讓我抱著你一陣子,然後再談談發生的事情。" 1、孩子放學回家後:"我永遠不再去那所學校上課!老師在我的朋友面前向我吼叫。" 錯的反應:"你做了什麼事才叫老師向你吼叫?" 討論家長處理方法: 孩子感受: 對的反應: 2.在浴盆裡,你的孩子說:"我恨我的夥伴。我希望他去死。" 錯的反應:"這話太嚇人了。在這屋子裡,我們是不這樣子說話的。你不恨你的夥伴,你是喜歡他的。我不要再聽到你這樣子說話。" 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對的反應: 3.晚餐時,你的孩子說:"哎呀,我討厭這道菜,我不吃。" 錯的反應:"你有得吃就吃,你還要喜歡它!" 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對的反應: 4.你的孩子外出回來說:"我恨那些小孩。他們不跟我玩,他們對我真小氣!" 錯的反應:"假使你不是一個膽小鬼,他們會願意跟你玩耍的。不要小題大做。你要起來反擊? 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對的反應: 5.你的孩子說:"我希望今晚不是你來陪我,我希望×××來陪我。" 錯的反應:"多麼可怕的話!你是個不關心別人的小孩。" 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對的反應: 6.你孩子的朋友來訪,我孩子說:"我不想跟你一塊兒玩這個玩具。你不準玩它!" 錯的反應:"你是個自私的小孩,你應該學習去與別人分享。" 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對的反應: 答案 1.討論家長的處理方式:家長希望孩子在學校有傑出的表現,並且得到老師的喜歡。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犯了錯,引起老師的不滿。 孩子的感受:難受。 對的反應:"那一定讓你很難受" 2.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家長希望他和夥伴和睦相處。 孩子的感受:憤怒。 對的反應:"我知道你的夥伴有時候確實讓你氣憤和煩燥。發生了什麼事情?" 3.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家長希望孩子喜歡已準備的食物,同時家長不希望再下廚。 孩子的感受:厭惡。 對的反應:"今天的菜似乎不對你的口味。你想吃些什麼?" 4.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家長希望孩子可以與其他的小孩愉快相處,同時不要使他或她的感情那麼容易被傷害。 孩子的感受:憂傷。 對的反應:"那一定傷透你的心,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 5.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家長希望孩子對父母今晚所花的時間與精力有所感激。 孩子的感受:憂傷。 對的反應:"我能夠了解你確實想念×××,我也想念著×××。" 6.討論家長的處理方法:家長希望孩子與訪客可以共同分享樂趣,並且表現大方。 孩子的感受:憤怒。 對的反應:"有時候要分享一樣心愛的玩具是很困難的。讓我們把這個玩具收起來,拿別的你願意與別人一塊兒玩的玩具吧。" 你應該怎樣批評孩子? 兒童的教育中,批評與獎勵的作用同樣重要,都是塑造兒童良好行為的手段。但是,對兒童的批評,要講究一定的藝術,主要要注意一下幾點: 首先,要注意批評的時間和場合。 批評孩子不要在自己和孩子都氣急敗壞的時候,應該在雙方都心平氣和的時候進行。當孩子大發脾氣的時候,對於父母的批評往往會頂嘴,至少在心裡大唱反調。即使是金玉良言,他也聽不進去。不要把飯桌作為批評的場所,在飯桌上批評孩子很可能會造成兒童的厭食,而且也得不到教育的效果。 批評孩子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尤其要避開客人和小朋友。在客人和小朋友面前批評孩子,會大大的損傷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往往引起孩子的牴觸情緒,讓孩子覺得以後沒臉面對這些人。這是個慘痛的經驗,希望你不要讓自己的孩子經歷。可以把孩子單獨喚到自己面前,心平氣和但是鄭重的指出他需要改進的地方。 批評要及時。孩子犯了錯誤之後,要及時的給予批評,不然,你說什麼,他卻已經忘到惱後了,不記得自己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了,那麼還有什麼批評的意義呢?
-
4 # koharuVlog
今天來分享如何培養自立型孩子的教育方法
孩子會自己學會自立讓孩子自立就像養花,家庭環境就是養花的環境。
養花,需要土,水,太Sunny,當然還需要種子。
如果把以上換成家庭環境來說,土就是家庭環境,水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太Sunny就是外界對孩子的影響,種子就是孩子。
想培養孩子自立,可以先試著想一下如何養好花。
養花的時候,發了芽,當然不能拔苗助長。
給了它土壤,水,和太Sunny,花就會自己成長。
現在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立,有一部分會心急得給孩子太多壓力。
“去補課,學鋼琴,考好學校,好好學習”這些都是家長逼著孩子在做。
如果孩子自己主動做,當然是好事。
問題在於家長的“拔苗助長”,讓孩子自立的最好辦法就是,家長不要過度參與。
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愛,和周圍的環境就可以,剩餘的孩子會自己知道怎麼學會自立。
2. 知識,在學校學習。感情,在家學習。
對於孩子來說,家庭環境至關重要。
家庭,是孩子能放心的地方,也是學會最基本的感情的地方。
家庭,可以讓孩子學到別的地方學不到的知識------“感情”。
在這裡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知識是從哪裡學的?”
回答當然是“學校”,但是“感情是從哪裡學的?“
可能幾乎沒人會提出這個問題,但是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回答就是,知識是在學校學習的,感情是在家庭學習的。
孩子大一些,會走,會說話了之後,就會開始學習感情。
世界上的人們都是因為什麼會高興,感謝,生氣,在各個不同的方面學習如何處理。
家庭,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例子。
孩子會看著父母平時的舉動學習,從溫柔的媽媽學會”溫柔“,看到幫助有困難的人會學會“愛心”,看到爸爸努力工作會學會“責任感”。
我們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從家庭學到重要的感情。
有時會哭,有時會笑,有時會生氣,有時會難過,有時會開心,像這樣有”喜怒哀樂“的
家庭環境是最理想的家庭環境。
3. 可以撒嬌,但不可以嬌生慣養。
最近不自立的孩子越來越多,特別是沒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夢想,不論什麼時候都依賴父母的孩子越來越多。
不能自立的孩子大多是因為父母的嬌慣造成的,一直都是對於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必然會造成孩子對社會的不適應。
進入社會生活,只要遇到挫折就會一蹶不振。
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有足夠的免疫力可以自立。那怎麼才能夠培養自立的孩子呢?
回答就是撒手讓他去闖,當然也許會跌倒,會受傷。
只要我們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關心,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都是自己的後盾,才會放心勇敢的站起來,繼續努力。
只有讓孩子有了經驗,孩子才會成長。
一定不能因為父母錯誤的愛,而拴住了孩子的腳。
-
5 # 龍哥講數學2020
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供你參考。
第一,言傳身教。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時刻在影響著孩子。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言行舉止,因為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我們需要培養孩子什麼樣的性格,需要培養孩子怎樣待人接物、為人處事、學習知識,我們自身就要做到,給孩子正面積極的榜樣。長期下來,孩子就自然養成了良好的做事習慣!
第二,鼓勵為主。孩子難免會犯些錯誤,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找出失敗的原因,而千萬不能不分青紅皁白責怪孩子,要以鼓勵為主。大家都聽過第3只小板凳的故事,只要能堅持下去,有決心和信心,肯定可以成功。作為成年人,我們都不喜歡被人家橫加指責、大呼小叫的,又何況一個孩子。鼓勵可以給孩子以動力和信心,讓孩子繼續嘗試、繼續努力。只要努力,總有結果。
第三,全面發展。善於發現孩子興趣愛好,注意孩子全面、健康發展。不能把學習當作唯一目的,很多事情可以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提升個人情趣,興趣廣泛、觸類旁通提升人生的境界。
第四,注意學習習慣培養。教學多年,我發現孩子是千差萬別、形形色色的。有些孩子寫作業速度快,做題目粗心,看似很快實際上不斷訂正、修改,來來回回耗費大量時間。而有些孩子做事拖拉、心不在焉,學習不見起色,對自己也慢慢喪失了信心。有的孩子,學習習慣好,每門學科都優秀,全面發展。我們在平時要注意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講究方法、專注學習。學習就認真學,玩就敞開玩,就是學習,千萬不能三心二意,心不在焉,這樣學習學不好,玩又玩得不盡興,到頭來一事無成!
第五,感恩教育。要讓孩子感恩大自然的恩賜,感恩他人的熱心幫助,。懂得感恩才知道珍惜,懂得感恩才更願意分享,分享快樂、分享幸福,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學會感恩,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情商,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第六,適當懲罰。孩子從小到大不可能不犯錯,犯錯誤後我們要分析錯誤原因,要探究犯錯背後的心理。要有是非原則,對於一些原則性的錯誤,我們必須要嚴格教育孩子。教育界有句老話,不成才要成人。讓孩子在原則問題上、大是大非上保持清醒,才能避免將來在社會上犯大的錯誤,平平安安過好一生。
第七,學會反思。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要引導孩子能夠時常反思自己。很多時候,反思比學習本身更重要,只有在反思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調整方向、改進方法才能讓孩子走得更遠,爬得更高,到達成功的頂峰!
祝你成功,祝孩子健康快樂!
-
6 # 朱偉唐
怎樣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對家長來說是一門學問,但其實最主要的是家長需要有耐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幾種教育方式吧!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極嚴,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都不會心平氣和地去了解講道理,而是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總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會在心裡留下陰影,性格上容易變得更偏激。
2、父母要作好榜樣。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都很深的。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以身作則。如果家長品行本身存在問題,孩子只會有樣學樣,那怎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所以大人的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的。
3、大人意見要統一。
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溝通好,意見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這樣孩子會覺得不知所措,也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而且大人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會沒有了。時間一長,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4、讓孩子的興趣自由發展。
現在的家長都對孩子寄予厚望,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要求孩子照著辦,但即忽略孩子的真正興趣。所以家長應該做的是讓孩子自己作主,如果孩子表現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怎樣教育孩子愛學習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想要孩子愛學習,那就必須將學習變成他們的興趣,那麼應該怎樣教育呢?
想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就要讓孩子樹立對學習的信心,這和老師及家長的引導是分不開的。
平時應多和孩子以一種平等的心態進行溝通,在溝通交流過程中尋找孩子在學習生活及各人愛好上的閃光點,尋找共同話題,和孩子做朋友,讓孩子相信你,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多鼓勵賞識自己的孩子,讓他認為自己行,只有這樣長期的不斷努力支援他,才能讓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覺,有了興趣,孩子自然就會愛上學習。
2、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目標。
如果孩子沒有明確的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有變成一種盲目性,不知道為什麼而學習以及該怎樣去學。能夠在學習中有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併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學習的時候,學習就不再是討厭的。相反學習會變成一件有趣的、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最緊要的事。孩子自然會愛上學習,不想學習問題便迎刃而解,這樣的學習才是主動的、自覺的、有效的,而不是被迫的、壓力的和效率低下的。
怎樣教育孩子聽話
相信都會有些家長抱怨孩子總是很調皮,不聽話。越說越不聽。都不知怎樣教育才會聽話。其實只要家長肯用心想一想,其實想要孩子聽話是不難的。
每天抽時間跟孩子單獨相處,共同做點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要跟孩子成為朋友。這樣下來孩子都願意跟父母訴說心底話,父母作為孩子的傾聽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很多時候父母說的話孩子都會願意去聽。
怎樣教育孩子不說謊
家長不要認為孩子偶然說謊沒關係,如果長期下來必定會養成了一種說謊的習慣,而這種說謊的習慣大多數又是從小養成了的。要教育小孩子不說謊,必須先了解小孩子說謊的原因。這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你發現孩子說了謊,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責或教訓他,最好是另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單獨與孩子談。大多數情況孩子是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說謊,所以要讓孩子儘可能說出為什麼怕父母知道,這樣你才能知道孩子說謊的原因。如果孩子勇於承認自己做錯了事,可以馬上用比較特別的語言表揚他。
孩子早戀怎樣教育
現在的孩子比我們那時候要早熟得快,而導致早戀問題普遍存在。那麼當遇到孩子早戀的情況應該怎樣教育呢?
在教育早戀的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表現得尊重理解孩子,把握好和孩子的談話方式,不斷體現“以孩子為中心”,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根據孩子的特點,採取不同的策略。但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的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要讓孩子覺得您是在拆散他們。要讓孩子覺得您是在幫助他(她),讓孩子對自己戀愛問題的認識。
你可以用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並不是說所有的早戀都是有害的,只要早戀處理得好,可以產生“合動力”。這樣情況下不但不影響學習,而且成績會有更大的進步。但如果你處理不好,是會嚴重干擾到學習的,因為當您早戀了,你的心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他(她),由於你整日想著自己喜歡的那個人,自然你也就沒什麼心思去學習了,覺得生命中只要有他(她)就行了,上課的注意力也就難以集中了。讓孩子自己清楚地認識到早戀的危害,用理智來戰勝這不成熟的感情。
每個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隨著生理的逐步成熟,會對異性同學產生興趣,並希望瞭解他們,與他們交往,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要教育有早戀念頭的孩子不要過分地敏感,不要以為異性對你好一點就是愛上了,也不要動不動就向人家表達愛。家長需要教育孩子應正確處理早戀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關係。是要建立積極向上、健康的異性關係。
-
7 # 拾柒夏
1、0-2歲:帶給孩子足夠安全感。
因為有了足夠的安全感,她知道父母是愛她的,才會大膽的離開父母的懷抱走入下一個階段。
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愛哭鬧,孩子哭的時候就是要尋求安全感的時候,父母抱了,這時她的安全感需求都得到了滿足。
在這個事情很多父母已經開始了為孩子以後的人生開始鋪路,各種早教課程應接不暇,把孩子交給早教老師,父母在外面滿心信心的等待(玩手機),心理上感覺自己的孩子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對於孩子來說,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和父母待在一起,在父母正確指引下,孩子才能走的更遠。
2、2-5歲:探索欲。
讓孩子保持一顆好奇的心,這會為她開啟新世界的大門。(最重要的是玩)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晚,有的孩子說話早呢,這和家長有很大的關係,有的父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給她講各種自己看的東西,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哦!
對於玩具不要太多,太多的玩具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導致孩子無法專注的去玩一件玩具。
最好的玩具就是那些紙盒子,蠟筆,顏料等.....
不要太美。現在的媽媽都很漂亮,時尚,所以有個女兒之後自己的搭配服飾的心得就有了發揮的地方,給孩子各種打扮,孩子出門的那一刻很漂亮,得到了很多人的讚美,等過一會再看還在,漂亮的裙子上弄了些泥巴,你會不會河東獅吼呢。所以不要給孩子打扮的太漂亮,這樣孩子會形成一種思維,女孩子就是要漂亮的嘛,會降低孩子人格獨立性的建立;而且漂亮的衣服會限制孩子的活動,當她想去玩的嘶吼她都會想會不會把衣服弄髒呢,媽媽要說我怎麼辦呢!
建立規矩。這個年齡段要給孩子建立規矩了,要教她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當父母看到孩子做了我們看來不正確的事情就開始大吼或者直接說孩子還小。對於給孩子建立規矩,父母要溫柔而堅定
3、5-10歲:教會孩子如何與別人交往,人際關係的處理。
媽媽對女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這是我們不容質疑的。這個階段的女孩子會選擇和誰做朋友,她會知道信任誰。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引導孩子去和別人相處;讓她學會理解別人(換位思考);
幫助她和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可以表現出友好、分享、同理心、控制攻擊(有些孩子遇到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動手)
4、10-14歲:引領孩子發現自我。
幫助她發現自己的內心感受,知道自己的理想。現今社會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當孩子把自己的理想告訴父母的時候會遭到父母的一番挖苦:“你成績都這樣了還談理想!”這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孩子把自己埋在內心的理想告訴你,就是信任你,但是卻遭到了嘲笑和挖苦。這讓孩子感受到很大的恥辱,這會讓孩子以後有話不給你說。
5、14-18歲:踏入成年的世界,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到了這個年齡段了,很多父母長途一口氣,終於可以放鬆了,錯了,錯了!這個時候最關鍵。這個時候孩子要面臨生活的挫折,親密的友情,學業的壓力,她會遇到很多人生的困惑,父母要做好那個引導人。
這個時候也是要給孩子建立規矩的時候,晚上幾點必須回家,穿衣服的尺度,什麼樣的聚會不能參加等等....,要讓孩子知道要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
8 # 晨行研學之旅
大多數家長一直以為教育孩子就是要創造教育條件,其實你以為的富養不過是毫無原則的溺愛!
身為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良好正確的三觀,要給孩子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在這一點上,奧運冠軍郭晶晶和她的丈夫霍啟剛就做的很不錯。
出人意料,郭晶晶非但沒有給兒子奢侈景緻的生活,反而從小就告誡孩子要學會吃苦!
觀察郭晶晶的教育方式,其實她的教育理念始終圍繞著三個原則開展:
1.家境優越,卻作風樸素,從小培養孩子勤儉節約
2.惜時如金,卻堅持陪伴,不錯過孩子成長的瞬間
3.起點更高,仍重視讀書,比想象中更為努力用功
-
9 # 孤獨的播種者
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如何把孩子培養好。我覺得關鍵的問題是家長。現在年輕的一代家長中有不少以工作忙為理由把孩子丟給自己的父母或保姆。這是不可取的。這樣孩子與父母之間就缺少了溝通的時間。很難及時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的缺陷。另外如果孩子家長是一個低頭族,甚至是手遊達人,你想培養出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也是不太現實的。你自己忙於刷屏,忙於手遊,你讓你孩子安心學習,捧著一本書認真閱讀,是不可能的。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因此要解決如果教育孩子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家長自己的問題。
-
10 # 進化中的寶媽蒙奇奇
言傳身教,育人育己,
這時我們教育孩子的一個標準,不關你是教育孩子什麼方面,都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很苦惱,自己家的孩子不愛學習,總是貪玩,該怎麼教育呢,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就是一點效果也沒有,給爸爸媽媽們愁壞了,報了許多的補習班,也沒用,孩子就是補血,一點辦法也沒有,那大家瞭解一下孩子該如何教育?
其實家長可以合理的讓孩子做一些作業,比如寫一小會就休息一會,或者寫完了帶孩子去玩一玩,這樣可以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讓孩子愛上學習,不要總是又打又罵的,孩子都是這樣,你越打孩子,孩子越皮,要耐心的跟孩子溝通,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樣孩子才不會有心理陰影。
父母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使子女受到換的的薰陶。家庭是子女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家長要在平常的日常生活組織好,處理好家庭人員之間的關係,堅持正確的行為為標準,形成一個又溫馨又和諧的家庭,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規矩是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最有效的辦法。教導孩子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佈置好家裡面的環境,教給子女怎麼去好好的利用時間,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安排,父母在旁邊輔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