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
2 # 玩石462
病症是細胞蠕動減慢導致血液流速減慢造成毛細血管的堵塞。病因是食物鏈錯誤。食物鏈缺少昆蟲蛋白質與能夠暢通毛細血管的物質。
-
3 # 傳承經典中醫者
帕金森(PD)從中醫上講,屬於肝風內動範疇;建議找專業中醫辨證求因,審因後調理;
肝風內動:一般肝風指內風,主要症狀以抽搐、震顫、麻木等為主,證候可分三種;
1、肝陽化風:頭部抽引作痛、頭暈眼花、肢麻或震顫、舌體抖動、甚則猝然昏倒、言語不利、或半身不遂;
治法:平肝息風
2、熱極生風:高熱、肢體抽搐、兩眼上翻、甚則神志昏迷;
治法:清熱息風;
3、血虛生風:頭目昡暈、視物模糊、面色萎黃、經常手臂發麻、或突然手足抽搐、牙關發緊;
治法:養血息風!
-
4 # 中醫呂厚利
帕金森的中醫辨證的有兩類,一個是肝。一個是脾。辨證處理,一個是活血化瘀,熄風通絡。這是針對肝的,另一類呢,要益氣養血,活血熄風。
-
5 # 康寧養生
帕金森綜合徵的典型症狀是抖動,中醫說諸風震顫皆責於肝,肝風內動是帕金森綜合徵的一大發病原因。當然痰溼阻滯經絡,五臟皆虛髒不藏精也會造成這種結果。
帕金森在中醫裡多歸屬於顫證、痺證、震顫、振掉、風證等。至於病因則多種多樣,這裡略舉幾例。
1、痰熱動風
症見神呆懶動,形體稍胖,頭或肢體震顫,胸脘痞滿,頭暈或頭沉,咯痰色黃,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或暗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
風主要指陽亢化風或痰熱化風;火多為五志過極化火、痰溼瘀血鬱而化火,或為陰虛生熱化火;痰多因脾虛不化溼而成,也可由熱邪煎熬津液所致。痰熱化風,血瘀氣壅,筋脈失養,故發此病。
治當清熱化痰,息風止顫。
2、風陽內動
症見頭搖肢顫,不能自止,頭暈頭脹,面紅,口乾舌燥,急躁易怒,或項強不舒,舌質紅苔黃,脈弦或弦數。
素體肝火旺盛或心情鬱悶日久肝鬱化火生風,擾動筋脈。
治當育陰潛陽,平肝息風,榮筋止顫。
——以上2類通常屬於早期情況。
3、氣虛血瘀
症見動作減少,遲緩,表情呆板,肢體僵硬,屈伸不利,乏力氣短,自汗,時有頭部刺痛或頭部搖動,舌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苔薄,脈弦澀。
氣虛血瘀,瘀血阻絡,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執行失調,故見震顫。
久病多瘀,究其原因可以為痰溼之邪阻滯經脈,可以為熱傷血絡,也有氣虛不固血液,血流經外所致。氣虛則陰血執行無力,筋脈失養。
治當治以理氣活血,通絡息風。
——此多屬於中期情況。
4、脾腎陽虛
症見頭搖肢顫,筋脈拘攣,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懶言,動則氣短,自汗,小便清長或自遺,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脾胃虧虛為本,絡脈阻滯為標。《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裡說,“諸痙項強,皆屬於溼。”脾、腎皆為人體水代謝器官,脾腎陽虛,運化水溼之功能受損,水溼停聚,溼性重著,阻滯於筋絡、脈道之間,氣血執行受阻,肌肉、筋骨失於濡養,經絡絀急,則發為肢體沉重、強直不舒。
治當補腎助陽,溫煦筋脈。
5、氣血不足
症見病久氣血不足,不能榮於四末,筋脈拘急震顫,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動作困難,自汗頭暈,納差便溏,舌淡苔白,脈細。
多為患者年老病久,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乏源,氣血虧虛,血虛生風,虛風擾絡,故見肢體震顫。
治當益氣養血,息風通絡。
6、肝腎陰虛
症見四肢震顫,日久不愈,拘急強直,頭暈目眩,耳鳴,腰膝痠軟,肢體麻木,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舌紅苔少,脈弦細。
“肝主身之筋膜”為風木之髒,肝風內動,筋脈不能自持,隨風而動,牽動肢體及頭頸顫動搖動。肝腎同源,腎水失常可累及肝木,肝木失常也可累及腎水,並且腎主骨髓,腎虛則骨弱髓減,腦髓不充,下虛則高搖。若脾胃虧虛,痰溼內生,土不載木,遂出現震掉、搖擺等風象。
治當補益肝腎,滋陰息風。
——以上3類多屬晚期情況。
——目前帕金森病缺乏特效的方藥及治療方法,單純依靠中醫或西醫治療效果欠佳,因此提倡中西醫結合共同治療帕金森病,以取長補短,彌補不足。
此外,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以免中風、顱腦損傷或痴呆等,對治療帕金森病也極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