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肉王子

    0-6週歲,白天奶奶帶,晚上下班帶一會兒,基本以奶奶帶為主。上了小學後,就自己帶了,沒有什麼比孩子的教育更重要。前面6年教育的缺失,導致孩子行為習慣跟思想上都遺留了不少問題。現在回頭想,0-6歲才是教育的關鍵時間點。那時候自己也不懂事,也隨了老人的思想,孩子不懂事,吃飽穿暖就好,現在回頭想,一片土壤能不能豐收,跟他當初播下的種子,還有施肥有很大的關係,後期都是修理花花草草的事情。0-6歲,孩子雖然自我意識比較薄弱,但是也正是薄弱,他對語言跟大人的行為會特別敏感,他會有意無意的去模仿,這個時間你的一言一行實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後期性格的形成。這個感觸真的特別大

    1、小時候老人會經常跟他講“爸爸媽媽要賺錢,沒人管你,所以奶奶管你,你不聽話,我就不帶你了,你就沒人要了。”孩子到現在都非常缺乏安全感,他也總會說:“你們愛我都是假的,我沒有你們工作重要,你們賺錢不要我。”就算你給孩子萬般解釋,也沒用,他內心從小就被播下了我們不要他的種子。那個時候沒有及時的扭轉他的思想教育,導致現在要加倍的付出,也未必能糾正他的想法,我還在努力中,孩子現在也慢慢的能接受我的意見建議,慢慢改正。

    2、小時候孩子做錯事,我批評他,教育他,總免不了孩子哭鬧,每次奶奶都會跟孩子講,“媽媽不好,我們不跟媽媽玩,奶奶寵,奶奶寵。”一直這麼重複跟孩子講,後面孩子漸漸的,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我,覺得自己沒有錯,誰讓他不高興了,就是誰的錯,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有錯,小時候哭鬧,長大了就會學會逃避錯誤推卸責任,不辨是非真的很可怕,這個現在已經慢慢的被我糾正了,這兩年為了糾正這個行為,我們吵過無數次。 現在好多了,我們的爭吵也少了。

    3、在孩子小的時候,我總是會約他同學到家裡來玩,就想看看他平時跟別人在一起時候的表現,會不會分享啊,會不會打架呀,順便再教教他待客之道。但是老人不這麼想,總是覺得兩個孩子在一起搗亂,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就會給他講,你這個同學哪裡哪裡不好,哪裡哪裡不好,後面我發現他經常會講同學壞話,後來我就不邀朋友來家裡了。平時奶奶也會在他面前說別人家的是非,所以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他眼裡只會看見別人的不好,總覺得別人這樣不好那也不好。

    以上幾點是我感觸比較深的,上了小學後,老師第一次找我談話,說你的孩子不辨是非,眼裡都是別人的不好,看不到美好的東西,跟同學處不好關係,還有對老師也不尊重,也不害怕,沒有敬畏之心。第一次流著淚,一路哭回家,從此決定再苦再累也得自己帶,感受到了大人的言語跟行為對孩子產生的影響真的很大,播下什麼就成長什麼。幸好,現在慢慢的思想糾正,一年多的洗腦,孩子慢慢的變好,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我也還需要繼續學習,陪他一起努力,一起成長。

  • 2 # 蕾蕾283831526

    0一7歲最關鍵做好規矩。養成積極向上的生活習慣。德智體全面發展。上小學前。聽音樂,聽故事。看十萬個為什麼。幼兒園大班能看懂報紙了。所以上學後。不用陪讀。很輕鬆地考雙百分語文,數學。只有父母正確的引導。能快樂地主動去學習。

  • 3 # 弘道

    在孩子出生前,我們夫妻倆就開始閱讀幼兒教育相關的名著,在孩子出生後就一直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問題,尤其關注孩子在生活與學習方面的好習慣養成問題。我最大的體會是,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的早期階段(3-5)和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教育的槓桿作用就會持續明顯地體現在孩子以後各階段的成長過程之中。我的另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孩子最好由父母自己養育,而不要完全依靠老人或保姆來養育。

    目前,我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他曾在中國最好的985工科大學學習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後來又考入中國最好的工科大學直讀博士畢業獲得博士學位,並分配在國家科研機構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我的教育子女的經歷使我充分和深刻地認識到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巨大的價值,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投入大的經歷教育子女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 4 #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

    孕期就開始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永遠不會失敗的育兒小妙招》。

    孩子能聽懂話的時候,就開始立規矩,犯錯了就靠牆站五分鐘,再犯錯就站十分鐘,後來孩子學會了提前問媽媽:這個可不可拿,那個可不可以吃,可不可以看會電視……

    父母的閱讀習慣很重要,引導孩子看繪本,睡前給孩子講故事,鼓勵孩子多說話。

    上幼兒園之前就開始“鋪墊”:長大了才可以去幼兒園,你太小老師不讓去。然後孩子就哭著說要去幼兒園,最後真的愛上幼兒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女孩子,就是不接受你的喜歡,但是約她出去也不反感,到底喜不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