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要虛,上
-
2 # 使用者辰龍68
按照《三國演義》描述程昱與張昭的能力,張昭不及程昱。
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人氏,身長八尺三寸,美鬚髯,性剛戾,與人多忤。是北魏曹操的謀士,深得曹操賞識,出謀劃策,屢屢應驗。賺關羽投降是程昱的謀略,圍困土山,關雲長約三事。戰官渡時曹孟德久戰顏良不下,曹操無人可用之時,程昱獻策請雲長,曹操頓悟其中玄妙,搬請雲長斬顏良、誅文丑,大破袁紹。還有計賺徐庶,透過書法把徐元直騙人曹營,令劉玄德痛失軍師。赤壁之戰中程昱提醒過曹操,預防南岸周瑜用火攻,曹孟德未重視,以至有赤壁之慘敗。
如此看來程昱的智商是相當了不起的。
再說東吳張昭,字子布,孫策看中其才能,收入靟下,但主要是管後勤工作,孫策臨終時對其弟孫權言道: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張昭在東吳的位置還是至關重要的。赤壁之戰前夕,張昭見曹操勢大,主張投降,大失所望。諸葛亮舌戰群儒中曾言道:諸公平日裡只知道撫文弄墨,賣弄詩詞,臨危時胸中實無一策,只求自保,此輩豈敢與高士共語。
可見程昱…張昭兩個人的謀略不在一個層次!
愚直之見,望各位看官指點一二。
-
3 # 一貧逍遙A
說到謀略,張昭遠不如程昱。小霸王孫策臨死囑託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應該說孫策真是高瞻遠矚,因為實際上這兩位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本文我們的主題是張子布,周公瑾暫且不提。
張昭處理內政是一把好手,稱得上是江東內政第一大臣。這個就跟黃權治理川蜀一樣,那是治理的井井有條。但是真正到了軍機大事需要拿主意的時候,張子布往往都是出的餿主意。赤壁之戰前勸孫權投降曹操,夷陵之戰前勸孫權投降劉備,不僅如此,張昭還曾提出讓孫權送子入朝這樣的主意,是出了名的“帶投大哥”。正因為如此,孫權對張昭也是有很大的不滿,但是鑑於他是東吳三朝老臣,而且處理內政確實是一把好手,對江東也是有很大的貢獻,所以張昭在江東才有這麼高的地位,但這並不能說張昭謀略很出眾。
反觀程昱,那是實打實曹操五大謀士其中的一員,多次給曹操獻出妙計,曹操也是對他十分的信任和喜愛。程昱最為出名的計謀就要數官渡之戰中向曹操獻出的十面埋伏之計了。當時官渡袁紹大敗,他不甘心,一心想著報仇雪恥。兩軍再次對壘,這次是一場持久戰,曹操也為這場戰役什麼時候能打完而發愁。這個時候程昱獻計,效仿秦末楚漢相爭時,淮陰侯韓信用的十面埋伏之計,最終使得楚霸王項羽自刎身亡。這次程昱一樣用這個計策,置之死地而後生,最終把袁紹重重包圍,又使得袁紹大敗,袁紹無奈只得退兵。可以看出程昱不僅熟讀兵法,而且用計特別果斷,一旦抓到機會就敢於出手。
還有個關於程昱事,我們都知道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於孫劉聯軍。但是在戰前,程昱和荀攸已經提醒過了曹操,小心敵方用火攻之計,可是曹操這個時候心高氣傲,沒有聽從建議,最終導致赤壁慘敗,被周瑜一場大火燒的精光。
-
4 # 北風同學的vlog
張昭和程昱都是三國一流謀士,張昭歸屬東吳,是東吳名仕,程昱歸屬魏國。
要比較他們的謀略,先從他們在各自陣營的地位來分析。張昭論地位和周瑜不相上下,孫策臨死囑託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所以張昭地位在東吳是十分之高,可以說僅次於孫權。
陳煜是荀彧像曹操推薦的名仕,荀彧對他的評價為“兗州賢士”,曹操也曾評價說“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機深智遠,雖蕭何、陳平不及也”,可是禰衡卻評價程昱“可使關門閉戶”而已。
但曹操部下謀士如雨,出眾的有郭嘉、荀彧、賈詡、荀攸、陳煜,所以陳煜在魏國地位並沒有東吳那麼高。
如果非要二人比較個高低,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畢竟張昭長於內政,而陳煜主要是軍事方面,二人能力側重點不同,各有千秋。
回覆列表
張昭和程昱在《三國演義》中各自工作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張昭是東吳的內政型大臣,負責後勤,幫孫氏集團處理與江東大足的關係,同事舉薦人才。孫氏集團取得東吳士族的支援才在東吳站穩腳跟,這與張昭的忠心輔佐切割不開。
程昱機能幫曹操固守後方,保住城池,也能跟隨曹操馳騁沙場,計謀頻出,往往取得驚人戰果;最重要的是他心胸開闊,向曹操舉薦徐庶事說徐庶才能勝過自己十倍,並計賺徐庶。傳奇人物郭嘉也是程昱舉薦。由此可見,程昱能文能武,才能全面。
從後人看來,程昱比張昭更加全能,但他兩都是自己主公的左膀右臂,在自己的能力內最大限度的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名聲上程昱更大,論謀略在內政上是旗鼓相當,秣兵歷馬張昭自是拍馬難及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