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農人老吳頭

    我也種過幾年的菜園,雖然沒種好,但是也存有一點小經驗。現與大家共分享吧!

    那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時候種菜也和現在一樣,茄子,黃瓜,豆角,白菜辣椒等等五花八門,麼都有,天天忙的不得開腳。

    對於黃瓜爛花病,說是病害,其實也不算什麼病害,大多都是由於天氣原因造成的。

    在黃瓜開花盛期,正逢連陰雨,溼度大。很容易造成爛花,有的未授上粉就爛了,嚴重影響黃瓜的正常生長。

    再加上黃瓜的霜黴病,角班病和枯萎病的影響,黃瓜很快就會衰退。

    防治方法:

    首先說的是“以防為主”,以治為輔”。在未發現和少數發病時,應及時噴灑“殺菌藥”,如波爾多液,多菌靈,百菌清,託布津”等(這些農藥過去有,現在未必有賣的了)。治病不如防病,一旦發生,就不易治好,打什麼藥也無濟與事了,費錢,費工很難達到效果。

    在防治的同時,也可以配合面葉肥的施用,增施葉面肥提贏防禦性,提高免疫力。保持土壤水份,即不能過澇,也不能過旱,適度澆水,澆小水,以地皮幹皮為準。過度澆水,會造成溼度太,土壤板結,對根系生長不利。

    黃瓜也容易遭受蟲害,主要有黃瓜守,潛葉蠅,食瓜蟲,蚜蟲等也應防治。

    黃瓜一生旱澇均勻,不可過於旱澇。溫度大,氣溫高,很容易爛花,爛果,連陰雨及時排澇,和換水(澇澆園)。增加土壤含氧量。

  • 2 # 農大知事

    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黃瓜花腐病據農大所瞭解,露地與大棚種植均有發病,花腐病多發生在黃瓜的花期與幼果期,發病後主要症狀是花果會出現變色腐爛,嚴重影響了黃瓜的產量與質量,做好花腐病的防治工作,對黃瓜種植也是很重要。

    黃瓜花腐病的發生主要誘因是越冬的菌絲,在春節藉助於風雨或昆蟲的傳播,侵染了黃瓜的花,在黃瓜植株比較的虛弱或者是有創面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病。大棚栽種的黃瓜,在高溫高溼、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時,也比較容易發病。

    黃瓜花腐病的防治方法有農業防治與藥物防治兩種,透過農業防治具有很好的預防性,能夠有效的防治花腐病的發生;藥物防治是在發病前的預防,以及發病後的藥物防治措施。農業防治:

    首先在種植的地塊選擇上,就要選擇地勢比較高的乾燥地塊,增施有機肥,多施入酵素菌漚制的堆肥,肥力好的地塊,能增強黃瓜的抗病能力。種植黃瓜用地,最好不要選擇近幾年來種植過瓜類的地塊,以免土壤有病菌遺留。

    種植的密度要合理,太密集的種植,不利於黃瓜秧的通風透光降溼,大棚種植要注意通風。在黃瓜澆水時也要避免大水漫灌的方式,可以勤澆水,每次少澆,控制好土壤的溼度。黃瓜一旦坐果,就及時的摘除沒有用的花或病葉等,攜出黃瓜地銷燬。藥劑防治:

    在黃瓜的幼果前後這段時間,可以採用錳鋅可溼性粉劑,百菌清可溼性粉劑,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等藥物,每月可噴灑3次,對黃瓜花腐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黃瓜的採收前一週就應停止用藥,可避免藥物殘留。

    農大每年都要種植一兩畦黃瓜,主要是自己使用,在種植上,年也都會更換輪作,基本上沒有發生過花腐病等菌類病害,藥治不如提前做好農業防治,也是無公害的種植方式採用的主要措施之一,此類種植經驗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

  • 3 # 興仁小表妹

    黃瓜花腐病在是塑膠棚室和保護地多發,黃瓜花感染病菌腐爛後是褐色的,幼瓜感染病菌後是水漬一樣的溼腐,隨著病情逐漸加重,染病的幼瓜外部逐漸變褐色,

    防治方法:

    1、選擇地勢高燥地塊,跟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或以上輪作。

    2、採用高畦種植方法,合理密植,施足腐熟的農家肥,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病力。

    3、嚴格控制好棚室溫度,保證空氣流通,嚴禁大水漫灌。白天把溫度控制在23—28℃,相對溼度控制在60%—75%, 夜間溫度控制在13—15℃,相對溼度控制在80%—95%。

    4、黃瓜結果後要及時摘除老葉殘花病瓜。並集中深埋或燒燬。

    5、從黃瓜開花至幼果期噴灑69%安克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 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 60%防黴寶超微可溼性粉劑 800倍液, 按每667平方米噴對好的藥液70~75升為比例,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效果顯著。

    溫馨提醒:在準備採收的前3_5天停止用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野蜂蜜需要怎麼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