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華聯想

    最愛看的書是人物自傳,以前看過一本皇上的自傳,原來當皇上還那麼難,剛剛親政登基位置不穩,大臣權貴威脅野心皇后阻攔很少自己能做主,甚至常伴有性命之憂。不像想象中的權威享受,像自己當了一次皇上,感覺到內憂外患。書能傳達的是內心的感受,別的媒體所不能表達的東西。

  • 2 # 天下一家51

    人生能有幾回讀

    人生應該有“最”喜歡的書嗎?我不這麼認為。人是隨著認知的增長,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讀書喜好,以及對作品和作者有不同的認可。

    小學少年階段,我最喜歡看的書是小人書《三國演義》,因為圖多文字少,更能引起我對故事的興趣。至於作者是誰,才不管,直到高中才準確記憶無誤(應對高考)。

    上初中,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那是愛不釋手,就想一口氣讀完它。看完還不過癮,還想再讀作者的其他作品,於是,金鏞這個名字被深深的印在腦海裡。整個初中假期,我都是武俠小說迷,看完金鏞又看梁羽生,不亦樂乎!從中增長多少知識?那到沒有,就是被故事情節脈脈吸引,像中了“吸星大法”,沒有理由。

    到了高中,一不小心,被校花盯住,開啟了我的初戀之旅。天天寫思念日記,明明第二天就又見面了,但回到家就是情不自禁的想她。自然就想不起再去讀小說。高考落榜,緊接著失戀,令我痛不欲生。小說又重新回到我眼裡,賈平凹的《廢都》,陳忠實的《白鹿原》還是我四處求人才讀到的,梁曉聲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阿誠的《棋王》、《樹王》、《孩子王》都成了我喜歡讀的小說。

    大學裡,沒有了高考的壓力,就失去了多讀書的動力,看內參電影、泡女朋友、踢球佔用了大學的大部分業餘時間。沒有留下讀小說的記憶。想想,真無聊!

    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工作這二十年,讀書已經成了奢侈品。根本靜不下心來讀一本幾百頁的小說,只在最近幾年屢敗屢戰中讀過一本孫陶然的《36條軍規》。網際網路時代,人人一部手機,資訊量大到你無從選擇。看文字圖片的時間是多了,但都是碎片化的。這個圖片好儲存一下,那篇文章不錯轉發一下,他的知識點強收藏一下,你的評論有力度點贊一下。

    誰還有時間靜下來讀一本好書呢?總覺得讀一本書太慢。直到前一陣金庸大師去世,老梁大唐雷音寺直播了一次對金庸作品的評論,才讓我腦洞大開。金庸的武俠小說裡,處處都有典故和知識,只是自己太愚昧沒理解罷了。看來還是要好讀書,讀好書,才能體會讀書好!

    如果非要讓我選擇一部最喜歡讀的書和作者。那麼《射鵰英雄傳》和金庸留給我的印象就最深了。

  • 3 # 豬豬貓張讀書

    到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書應該是《金瓶梅》,作者是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被禁,不僅僅是露骨的性描寫,我認為更多的是裡面關於當局黑暗的描寫。它是一個歷史和社會的縮影。

    關於潘金蓮,我不想為她正名。不過她在可恨之前,也不過是一個死了父親,又被母親賣掉的可憐女孩。無奈,她又天生麗質,原本可以找個如意郎君本分過一生。可是造化弄人,偏偏她被男主人糟蹋後,又被主家老婆送給了武大郎當老婆。潘金蓮用自己做丫鬟攢的錢另外買了一處宅子,搬離主家送給武大郎住的房子,可見,潘金蓮獲得自由身後,是很希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的。

    她的出身和經歷,多少會讓她有點神經症。又和王婆做了鄰居。好事的王婆不整出點事來,《金瓶梅》就沒看頭了。

    武大郎代表矮窮矬;武松代表帥和窮;西門慶代表了高帥富。如果潘金蓮嫁給的是武松,也許就沒有西門慶什麼事。可是她嫁的是矮窮矬的武大郎。完全無法滿足潘金蓮物質和生理上的需求。因此碰上了西門慶這樣的高帥富,是無法不陷進去的。因此有了後來的事。

  • 4 # 鐵畫先生

    我最喜歡的書是《明朝那些事》,喜歡的作者是當年明月。雖然有人說這不算文學名著,也有人說這不算真正的歷史,摻雜了許多小說的成分,但這也不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喜愛。明朝算是漢人政權最偉大的一個朝代了,出現了一批民族英雄,也出現了一批民族敗類,作者龐徵博引,用大量史料分析了民族英雄的事蹟,奸臣的形成原因。每每看到清官被陷害,讓人扼腕嘆息,看到奸臣被擊殺,讓人大快人心。特別是對袁崇煥的深入分析,才讓我明白袁崇煥為什麼被塑造成英雄,而袁崇煥之死,跟他的性格缺陷分不開,崇禎帝也不能再背昏君這個鍋。崇禎帝是明朝為數不多的明君,只不過生在了明朝沒落時期,再有本事也阻擋不了歷史大潮。看了這本書再與朋友聊明朝那些事心中再也不怯了,真是非常漲姿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歲後不論男女,頭部出現4種跡象,多半腦梗要來,具體指哪些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