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谷蘭居士
-
2 # 子衿書法
榜書為什麼如此難寫?
榜書所以難寫,因為練習書法多數是寫的五六公分的字。大家會說大字小字不是一樣嗎?不一樣。大字難於結構緊密,小字難於結構舒展。
練習書法的人都有自己的書寫節奏。字的大小一改變,用筆的筆法、書寫的速度、結構的長短位置、力量的輕重等都發生了改變。榜書的尺寸在兩尺以上。即便是專業的書法家,也不能把榜書當成日常的練習。光是紙墨,一般人的收入也承受不住!而不保持一定的書寫練習量,就不能維持書寫狀態。榜書不是難寫,而是難以維持書寫狀態。
為什麼現代的榜書大家,很難看清楚他們的運筆軌跡?如果你觀看過這些大師們的現場揮毫表演,你就知道,為什麼對著作品看不出運筆的軌跡。原來並不是他們的筆法神奇,而是添添補補,補得讓人摸不著頭腦。為什麼要補?功力不夠,不能均勻的分配毛筆中的含墨量。榜書的尺寸巨大,自然也就費墨。掌握不好,蘸滿的墨一個筆畫便耗盡,楷書還能再蘸墨。行書停止了,筆意便斷了,不停止,墨跡又枯,枯潤不成比例。只能描補修改。補來補去的筆跡,怎麼還能看出運筆的軌跡呢?
-
3 # 陳天哲
大字榜書難寫!字一大,就需要體現渾厚雄強的氣勢感,否則就會弱不經風、病態靡輕,這與中國數千年書法形成的審美是格格不入的……
另外,大字怕散,字一大,若散了,便失去魂魄了……所以古人說,小字難於寬綽,大字難於緊密!書法的筆法上是講究連貫性的,大字很難細緻招顧到每一個連貫筆意,若散了便真的沒有連貫了!
沙孟海最為後世所知與認可的,當數他的榜書。沙孟海“榜書第一”,其大字用筆橫掃,出入自如,結體險勁逼仄,構成上點、線、塊、面對比強烈,空間感、現代感極強。從欣賞角度來看,沙孟海書法特別重“勢”重“力”,這主要表現在他的榜書和摩崖大字上。
特別強調,點、線、塊、面的四個元素,無一不是因為“勢”、“力”、“緊”、“密”等審美取向的組成部分……有人問大字的軌跡為什麼很難看清,是真的不瞭解大字的特徵!不是很難看清,而是大字取勢要塊、要面才能形成空間感導致的!
-
4 # 晉風
關於題主榜書難寫,當代許多榜書大家其運筆軌跡很難看清的問題,以及所附沙孟海先生的大字條幅作品,我根據我多年的學書經驗分析,作出以下回答。
先說榜書難寫的問題。俗話說,小字容易大字難。箇中原因就是我們學毛筆字都是從小楷或中楷開始學起的,加上日常生活中我們實用的也是小中楷或大楷字,所以除個別人練大字外,大部分很少有機會練習榜書,加之生活中也很少用到六七十分字徑的大字,這也就給榜書難寫埋下了伏筆。因為寫大字不同於寫小字,它自有一套書寫方法,所以你用寫小字的用筆、用墨、結構以及章法去寫,畫虎不成恰類犬,當然就寫不出大字的面目和精氣神來。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先學習掌握書寫榜書大字技法,二是持之一恆,勤持苦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二是附圖的問題。題主在提出問題後,為了有依據可供回答者參考,附了一幅沙孟海先生的《鶴壽千載》大字條幅。殊不知,這是當代書法大師很優秀的一幅精品。用筆生猛老辣,用墨濃淡相生;而結構飽滿、氣勢崢嶸,字與字上下映帶一氣貫通,較好呈現了沙老峻骨蒼茫,風神振盪的書法風格。至於題主說的看不出(附圖)運筆軌跡,可能題主是個初入道的學書者,或者對行草書書寫還不諳熟導致的,這可以理解。但內行人都能體會到沙老奮筆疾書、空提實按、左掠右努的書寫節奏和律動。此幅字牽絲映帶不多,但它上下左右的筆劃搭接、及前後秩序的用筆軌跡還是層次分明的。俗話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作為習書者,只有經年累月地多讀多習古典碑帖,並把它的來龍去脈弄通弄懂,才能練就一雙獨具慧眼的書法賞析能力。願我們為此共同努力!
另外,我還想對看不出榜書書寫軌跡的問題再說幾句。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還是沒有掌握書寫榜書大字的方法。一是用筆遲疑。書寫搭接不清,沒有節奏律動;二是用墨不當。該飽則枯,該幹則溼,方寸失衡,手忙腳亂。要除此弊,多加練習!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藝術,詩詞楹聯及人文知識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
-
5 # 手機使用者50398125972
榜書指大字,大字是難鳥,那耍專門練習,記得我在十一,二歲時,在家支了北方作炕的泥坯,大概有一米X0,6米,用麻扎的粗筆練習,每天一個小時,直至l上高中離家才不練了。練大字有專門字帖,與小字不同。可惜毀於文舉。甚覺可惜!我沒學出來,至今不長寫大字!雖年近八旬,回憶起來,甚覺難得!
回覆列表
寫小字容易,寫大字難,因為寫小字容易控制毛筆,大字和寫小字控筆感覺是不一樣的。榜書字數少,每個字都要經得起推敲,小字在通篇文章裡即使敗筆有敗筆也不會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