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協和胖大夫潘慧
-
2 # 醫教寶育兒助手
朋友說,這個老師一點不消停啊,沒一週,活動就來了。
第二個月,活動又來了。
後來,估計是因為曉曉媽沒有買產品吧,被莫名的拉入了一個群,乍一看,只有7、8個人......
曉曉媽說:“要不是我們寶媽群裡詢問了下大家,不然早就被增高藥迷惑了。”
有些家長覺得長高要從娃娃抓起,便趁小給孩子吃增高藥。聽信廣告購買增高藥的結果只有兩個:
被忽悠被騙錢;
被忽悠被騙錢還傷了娃的身體。
❤增高藥,還是美國進口,保證長高,作為醫生,我只想說,這這東西要敢在美國這麼宣傳,早就被抓起來了,販賣者要被抓起來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三
你們知道嗎?其實,這些成分未知的增高藥可能比你想的危險多了!
如果,孩子體內本身不缺這些營養素,反而會造成營養的過度堆積,影響正常的生長髮育,甚至過早發育。至於什麼增高貼,更是被歸為化妝品類。
因為性激素的刺激,寶寶的骨成熟也會變早,骨骺會提前閉合,導致骨骼生長期縮短,身高發育過早停止,最終導致身材矮小。
甚至,還有的增高藥,是三無產品。
一個人的身高,是包括營養、運動、睡眠、肥胖、早發育、疾病等等各方面的綜合工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雖然很大程度上被遺傳因素所約束,但是想要“突圍”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對於家長來說,掌握孩子身高增長的規律,有助於早期發現孩子身高的異常,以便早些採取相應治療或干預措施。
但同時,家長們還需要警惕“生長激素缺乏症”,因為這些孩子可能不是晚長哦!
生長激素缺乏,是一種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是指青春期前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過少導致孩子身高生長遲緩,也就是俗稱的「矮小症」。與之相對的,就是「巨人症」。
「生長激素缺乏症」最直觀表現就是孩子身高偏離正常指數2個標準差以上。生長激素過多或者過少,都是一種病態,危害孩子健康,父母不可掉以輕心、任由發展。
高個子孩子的父母,不要被親朋好友的誇讚衝昏頭腦,忽略了孩子身體上的異常。
但生長激素絕對不是你想打就能打,也絕對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打!
長高應遵循自然生長規律,每個孩子情況不同。
如果保證睡眠、增加運動、適當的營養等手段都用上仍沒有看到效果,不妨去醫院做個整體評估和檢查。
回覆列表
矮小症的病因非常複雜。所以對於矮小症的診治關鍵是要明確導致矮小的病因。如果是由於非疾病性矮小,比如家族遺傳性矮小和體質發育遲緩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出生時較為矮小,但出生後生長速度正常,身高始終低於正常人。要使這類孩子促進長高,最好的方法是增強營養、加強運動、保證睡眠和防治疾病。充足的營養是長高的重要物質基礎,蛋白質、鈣、鋅等元素是人體重要的細胞組成成份;縱向運動尤其是長期鍛鍊能促進人體自身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有助長高;充足的睡眠也能使生長激素分泌更多。所以切不可對身材矮小的孩子濫用藥物增高。
實際上由於當今社會在許多選擇中都對身材高矮有一定標準,所以各種增高藥物或器材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來,如藥用生長激素、鈣劑、鋅劑、增高鞋墊、增高儀器等等,層出不窮。許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比較矮小,便不惜花費大量錢財為孩子的增高投資。其實,這些增高藥物或器材的選用講究頗多,家長一旦走入誤區,拔苗助長,對孩子的健康甚為不利。如果採用不必要的手術治療,甚至可能導致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則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