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木風清
-
2 # 郭居士
最近網上是不止一次地爆出“某太極大師不敵某拳擊選手”這樣的新聞,我想很多網友不禁就想,我們的傳統武術真得打不過這些西方格鬥術嘛?不盡然吧,大家有沒有想過真正的中國武術或許不像我們的“大師”打出來的那樣,而這些“大師”的功夫水平或許也還真的沒達到大師水平。
幾乎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武術都是源於戰爭,那麼在戰爭中就要求武術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對手一擊致命,或者至少是使之失去攻擊能力,而不可能出現動作電影中打了幾百個回合還未分出勝負的場面。中國武術最早的表現方式是劍術和矛術,之後由於古代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要求士兵隨時要有抗擊來自四面來敵的能力,於是就出現了以拳、掌、腿等攻擊形式為主要特點的武術。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以及現代武器(槍炮等使長距離射擊成為可能)的發展,這種一出手便是殺招的武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歷史上那些真正的大師們也隨之淡出人們的視野,以至於我們忘了中國傳統武術是有多厲害。下面跟大家分享一段視訊,該視訊是1996年朱鎔基總理訪俄期間,貼身保鏢李建文和俄羅斯士兵切磋武藝的場景,穿黃色上衣綠色褲子的便是李建文。(視訊年代有點久遠沒有音訊,望見諒。)
才是真正的武術大師,沒有花拳繡腿,出招便制敵。)
關於古代軍隊的訓練方式,因為中國古代作戰講究排兵佈陣,為了配合軍隊的作戰需要並且凝聚戰鬥力,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訓練方法就是六藝中的“射”和“御”,即射箭和駕馭馬車的技術,這是那時最先進和最有效的作戰方式,這種作戰方式也隨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而消失。
-
3 # 淺談國史
為何武術大師比賽總輸?
近來網路上熱議的一件事就是宣稱自己打敗過歐美格鬥冠軍,誓言為傳統武術正名的馬保國大師與近50歲的業餘搏擊選手比賽,賽前怕傷著對方,比賽中卻被3次擊倒,最後直至休克。一時間,各種冷嘲熱諷,武術大師都是騙子?
中國武術的發展之路曲折蜿蜒,缺乏科學依據,更多的是傳統的民間理念甚至是迷信手法。而且武術作為一種競技性、實踐性非常強的文化,更需要在實戰對抗中探索前進。而在中國,一直以來奉為圭臬的便是“套路”。
有了劍法才能會了劍術,有了拳法才能會打拳。得到一本“如來神掌”,日日按照書上練習,終有成功之日。由此,中國武術也逐漸走上一條重套路輕實戰的“演武之路”。
然而武術是應該重套路還是重實戰呢?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中,喬峰以一套誰都會“太祖長拳”便能在聚賢莊力克群雄,這是簡答的套路就可以實現的?
換一個角度,如果讓我們的解放軍戰士與專業的搏擊選手比賽,假設一個前提-解放軍戰士是馬大師的弟子。比賽的結果恐怕不好說吧。
且不談古代軍隊的具體訓練方式。戰士,從古到今都是要上戰場殺敵報國的,養兵千日,就是在很長的時間內要苦練殺敵本領,這就是實踐。
願無論是武術還是軍隊,都應當以實踐為主,切勿再走上“演”的歧途。
-
4 # 愛妮品歷史
果然不一樣吧,現在的傳武已經變質了,不管是觀念還是動作,一些很強的兵器在他們手上直接變成了廢物,並不是武器不強而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
5 # motuo小虎
古代軍隊訓練是用來殺敵,保家衛國的。講究實戰,現在武術大多是用於表演性質,缺乏實戰。再加上現代比賽規則多,傳統武術無法施展。
-
6 # 合山蘭迪
武術大師應該是高階教練角色。一般都是精通武術套路和訓教方法。叫他們去實戰未必是高手。因為格鬥比賽能否獲勝有多種因素如個人體能,個人的反應速度,平時訓教的熟練程度等等,武林中有句話“功夫怕力壯”就像一個小孩,即使懂得格鬥技巧,但是他的力量不夠強大,他也傷害不了成年人!因為成年人的力量和抗打能力都遠遠高於小孩。另外,平時訓教的熟練程度也很重要,有句話說,“熟能生巧”,能夠靈活運用和變通,需要平時的磨鍊積累經驗,才能正常和超常發揮。古代軍隊訓練的肯定是,殺敵本領。如何索取敵人的性命是訓練的主題。最好就是一招制敵,一刀封喉!因為戰場上相遇,敵我對陣,就是你死我活的較量和角逐!
-
7 # 不會數學的尤拉
缺少體系訓練,缺少實戰,並且沒有認知到自己缺失的訓練環節,有的站樁站了幾年,沙袋都沒打過,有的只練習了發力其他的都沒練過,等等類似情況,別說實戰,模擬都沒有,缺失的環節太多
-
8 # F5ll
力量、速度、技巧、方向這是武術最基本的四大要素,缺一不可。中國武術自古就是從生活中來經過不斷的實戰獲得。現今的“武術大師”更多的是表演,表演是不能用於實戰的
-
9 # 浩氣熱誠
武術大師疏於擂臺,而且在競爭格鬥中還懷著莫須有的慈悲之心,與那些經常打拳鬥狠的人相比氣勢上就輸了很多,根本就不可能贏得了。
-
10 # 末代天師
既然是比賽,那就一定有輸贏,武無第二,武術的發展來源於戰爭,古時候戰亂四起,群雄逐鹿,紂王託樑換柱,可以徒手和猛獸格鬥,霸王項羽,可以舉鼎…等等之類,所以力量為第一要素。古代兵士用的兵器,可以刺穿敵人的鎧甲,弓箭可以射穿身體,雖然摺合成現在的重量,沒有多少,但是一樣能要人命,原因是士兵知道往哪個部位去砍殺,刺入,擊打,從什麼方向打,用多大力度,這是第二要素技巧。古代士兵,除了天天操練冷兵器,騎射之類的技巧,為的就是戰場多殺敵人,每次打仗都要死人,所以兵士練就了純熟的殺人手法,這個就是第二要素實戰。力量的優勢和熟悉技巧還有強硬的實戰,這三點必不可少。
回覆列表
古代戰爭跟武術沒多大關係。
戚繼光就反對自己的士兵練習江湖武藝。
戚繼光練兵強調的是軍紀、軍魂、團結一致,團隊配合,兵器,器械改良。
我們中原人古代戰爭以步兵為主,騎兵,弓弩為輔,各個兵種團結協作,團隊配合作戰,所以強調士氣,軍陣,真正的軍陣可以隨機變化,靈活應用,個人江湖武藝在戰爭中根本沒多大作用,所以古代軍隊訓練並不訓練江湖武藝,但是也有身體素質訓練如舉石鎖,跑步等等。
衝鋒陷陣的將軍講究弓馬嫻熟,膂力過人。
古代衝鋒的大將是馬上作戰,而不是江湖單打獨鬥步戰,情況根本不同。
藉助馬的衝勢,以長兵器衝鋒,刀劍只是輔助。
所謂的大戰三百回合的回合其實就是一個馬上長兵衝刺。
所以綜上所述,古代戰爭跟江湖武藝沒有多大關係,戰鬥的環境,物件根本不一樣。
江湖武藝打鬥多以短兵、拳腳相博,又有暗器,毒煙、毒藥為輔。多在地處狹小環境生死搏殺,所以江湖上也少見弓弩出現,最根本原因是自古朝廷禁止民間私藏弓弩盔甲。
古代冷兵器戰爭是群體戰爭,不是個人單打獨鬥,不強調個人武勇,更注重團隊協作,勁往一處使,以長兵器,弓弩為主,短兵肉搏為輔,戰爭環境複雜多變,有開闊平原地帶,也有山地作戰,草原,沙漠,守城,攻城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