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定要讓寶寶從小學英文嗎?

42
回覆列表
  • 1 # 呵呵育兒

    對於寶寶腦功能發育來講,是存在敏感期的,所謂敏感期即在寶寶發展的特定時間段裡,外界刺激或經驗對腦神經環路形成具有特別強或者特別持久的影響。例如寶寶負責語言理解的腦區中神經細胞如何連線取決於孩子出生後第一年聽到的是什麼,比如英語或漢語,在不同的語言影響下大腦發育出現差異,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理解自己母語的“專家”。過了敏感期孩子仍然會學會一種新語言,但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已經過去了。

    嬰幼兒時期寶寶大腦正在突飛猛進的增長,語言敏感期主要在8歲之前,這時候的寶寶是天生的語言學家,有研究表明,寶寶學習第二語言會改變腦功能和結構,左側下皮層的腦區域面積會更大。從神經學的角度來說,到了青春期才開始學外語,學生們要花費很大的功夫,而且他們大多數也永遠無法完全掌握它。這就是為什麼生活在雙語家庭的孩子能比常人更輕鬆的掌握兩門語言。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在不同年齡段移民到美國且住了5年的華人或南韓人的英語語法熟練度。發現7歲以前來美國的人測試成績跟美國本地英語母語者相當,8-10歲到美國的人要差一些,而那些11-15歲時才來美國的人表現的更差一些。一些後續研究發現,在成人時期開始學外語的人中,學的越晚成績越差,即“學得越早,外語越好”。

    所以對於父母和老師來說,要充分利用較小的兒童在語言學習方面的優勢,在他們小學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們外語。

  • 2 # 睿媽媽育兒生活日記

    學習外語晚一點不如早一點,腦科學認證,孩子從小同時學習雙語的話,兩種語言在他大腦裡的表徵區是網狀交織在一起的,像馬賽克一樣。但假如像我們成年後才學習第二外語的,中文和外語的表徵區就是分開的,涇渭分明,是有清晰的邊界的兩塊。孩子在小時候學習語言的能力最強。想想我們小時候上過“中文興趣班”嗎?背過中文單詞嗎?但你最後中文不是說得一樣流利嗎?孩子只要生活在一個自然健康的環境中,日常有親人的陪伴,跟他說話、互動,就能自然而然、毫不費力地學會語言。我家兩個孩子,哥哥6歲上小學後才開始學習英語,弟弟3歲+開始英語啟蒙,但是我發現弟弟的英語輸入能力很強,除了較長的句子還讀不來,學過的英語單詞我們平時和他互動一下他都能記住,但是哥哥有時反而會和漢語拼音混淆,所以給我家大寶上英語課的老師也建議我們家小寶英語拼讀和漢語拼音分開學,要麼先學拼音,要麼先學英語拼讀,所以我們目前的計劃也是先給孩子學拼讀。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孩子早一些開始英語啟蒙,語言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只要給他好的語言環境,家長完全不需要太擔心孩子的能力。

  • 3 # 看見才是愛

    英語屬於一門語言,要想孩子學習英語的效果事半功倍,就應該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就介入學習。所以,我們應該先對語言敏感期有所瞭解。

    為什麼語言敏感期那麼重要?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玫瑰]案例1:

    早期教育專家Maryanne Wolf的調查和理論研究發現孩子今後在學校的表現,並不取決於早期的閱讀能力,而取決於其詞彙量的多少和豐富性。Maryanne Wolf的理論也得到了兩位早期教育專家Betty Hart和Todd Risley的支援。他們調查了在3個不同階層中孩子的詞彙量的發展情況,結果發現:孩子運用的詞彙中,有86%至98%是來自家長和他們講話時所用的詞彙。具體情況如下:

    4年時間裡,專業人士階層的孩子會聽到450萬個詞;勞動階層的孩子會聽到260萬個詞;靠政府福利救濟生活的家庭的孩子會聽到130萬個詞。專業階層和靠領救濟生活階層的孩子,在4年內從家長那裡聽到的詞彙量竟然相差320萬個!這個差距,決定了他們以後在學校的學業表現。

    [玫瑰]案例2:

    美國90年代中期做了一項調查研究,發現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到4歲時,要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平均多聽到3000萬字,而這3000萬字的差距到後來也顯現在這些孩子的語言發展和學習表現上。這個發現對於當時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此美國特地成立了一個計劃叫做《三千萬字行動》,就是為了幫助所有家長(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最有效地對孩子進行早期的語言啟蒙。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經研究,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是在0-5歲,無論是英語、中文,還是其他語系,主要是語言,在這個期間讓孩子接觸並學習,都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贊]

  • 4 # 沁霖育兒

    為什麼說英語啟蒙越早越好?

    華盛頓大學腦科學家帕特麗夏·庫爾曾經做過研究,“每個嬰兒剛生下來都可以分辨世界上所有語言的發音,但這種能力在6~12個月的時候急劇下降。在1歲以前,如果孩子沒有聽過某種語言的發音,在1歲時他很可能就喪失了分辨這種語言發音中微妙差別的能力。”

    所以,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語言學家”,越早開始英語啟蒙,越利於孩子真正掌握這門語言,而且還能讓孩子更聰明!

    01 雙語孩子更聰明

    早在1962年,加拿大的兩個心理學家,伊麗莎白·皮爾(Elizabeth Peal) 和華萊士·蘭伯特(Wallace Lambert)就針對雙語兒童和只會一門語言的孩子,測量了他們的智力結構。

    參加測試的10歲左右的小學生,測試的內容包括智力測驗,基本心理能力,以及態度量表。測試的結果發現:從小說雙語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表現出更多元的智力結構。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呢?

    因為雙語孩子隨時在兩種語言間切換,這個過程有利於提高大腦的靈活性,進而提高認知能力。

    02 越早啟蒙,效率越高

    “英語教父”俞敏洪老師曾經感慨,自己教了和學了這麼久的英文,掌握了十幾萬的詞彙量,講英語竟然遠不如自己四歲的女兒流利!

    為什麼學了多年英語的我們,效率還比不上牙牙學語的孩子?

    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語言關鍵期”,多項研究證明:通常在5歲以下就學會外語的人,使用母語和外語是用的同一個語言區。換句話說,這是一種自然的語言習得過程,把外語當做母語一樣掌握。而成年人開始學習外語的時候,形成的外語語言區離母語區更遠,導致學習結果也千差萬別。

    所以,只要引導得當,孩子是天然有掌握雙語、甚至多語能力的。

    03 小孩不怕說錯“話”

    除了“語言關鍵期”起了作用,其實孩子還有一個天然優勢,也是經常被家長忽略,甚至摧毀的一個優勢:小孩一開始不怕說錯話。

    青春期以前的孩子,自我意識還沒有完全覺醒,不是太在乎他人的眼光,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臉皮厚,底盤低,摔跤不疼,所以他們不太在乎犯錯誤。

    這種品質對於學外語來說是最寶貴的一種品質。成人學外語,太害怕在別人面前犯錯,說錯話,這才是他們最大的絆腳石。

    【寫在最後】

    爸爸媽媽們想培養雙語能力的聰明孩子,英語啟蒙宜早不宜遲,不用擔心英語跟母語的衝突,孩子生下來就有掌握雙語的能力和優勢。

    所以,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學習英語吧,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享受學習,受益終身!

  • 5 # 明亞保險經紀人陳可昕

    語言是工具不是一項技能

    根據兒童生長髮育的過程,語言的開發也是越早越好,先是聽,不斷的輸入,輸入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就會輸出了,表達出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6 # Sally的小屋

    如果沒有語言環境,不是經常對著孩子說英文,太早接受兩種或以上的語言,孩子會有一個很長時間的語言混淆期。渡過這個時期,孩子大概要4-5歲了,甚至更久。所以並不是越早學越好。如果做不到雙語環境,早早給孩子報學習班,只能滿足家長“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錢花到了,就心安了。

  • 7 # 有愛真好你願說我愛聽

    你好,我是一名英語老師,不是說學英語要趁早而是我們可以讓孩子去接觸英語,我們可以慢慢的培養她英語的興趣。就如我們學中文一樣,我們先是學看到物品可以說的出,等小學了才要求寫出字和詞。而英語的學習也是一樣,自己可以結合生活給孩子對一點的英語詞彙的輸入,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後面的英語學習

  • 8 # 每日育聞

    對於早是指什麼時候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認定清楚。

    作為一名資深幼兒英語教師,遵循少兒教育中的“最近發展區”,結合教孩子們的實踐過程,我認為根據孩子的發展差異情況,3歲-4歲開始學英語是比較合適的。如果年齡過小,孩子不容易模仿出英文單詞發音,會有挫敗感;年齡過大,會錯過最佳學習英文的關鍵期。

    0-6 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敏感期,但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非常大,有的語言能力發展得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通常,4歲以內更為關鍵,這時最好不要給孩子太複雜的 語言環境,父母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要先學好母語,在孩子有了一定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之後,再開始讓他接觸外語,否則會攪亂其語言系統,造成孩子混淆語言 概念,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但小孩學英語普遍是一年級開始,所以在這之前就可以接觸學英語了。

  • 9 # 星笛說

    小孩學習語言的敏感期。

    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小的時候在哪個地方生活,他的媽媽是說什麼樣的語言,他基本上開口就會說那裡的話,如方言通話,英語等等。

    0~3歲這個時候,不管你教他說什麼語言。他都會很快的學會。

    3~6歲,也是屬於語言敏感期。但會比0~3歲差一點點。但這個時候也很關鍵。

    之後呢,就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語言來就會稍微慢一點。

    越早學英語,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12歲之前把語言學完,那他初中隨著課程的壓力增加的時候,他有多的時間去學別的科目。壓力會小很多。

  • 10 # 恩吉拉每天早教

    你好,建議還是樣讓兒童早些接觸英語啟蒙!現代社會已經是非常的國際化了,我們哪怕不打算出國,但是我們現在的生活裡各種東西都有可能會用遇到需使英語的時候。

    另一個方面來說,孩子上小學後就開始要學英文,中考高考都需要考英文,所以孩子終究都是要學習英文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兒童期就要學英文呢?

    因為孩子一歲半到六歲都處在語言敏感期,這個時候學習英語或者說任何語言都是效果非常的好,比起六歲以後學習語言,那效率是無法比較的,換句話說,嬰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錯過了這種高效學習的能力,已經衰退了。

    第三,當孩子進入了小學,英文已經成為了一門重要的需要考核的學科,同時還有其他較多的學科孩子要應對,如果孩子兒童期已經經受過英語啟蒙,接受起學校的英文教學會相對輕鬆許多,有利於孩子學習的自信!自信的孩子才會愛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現在研究生滿大街都是”,讀研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