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嘿呦喂哦
-
2 # 碩小果育兒記
首先,不能急功近利
養孩子這事真急不得,心態要放平穩。換句話說,不能太焦慮,也不能太較真。
其實,說不焦慮是假的。從知道懷孕那一刻起,就開始擔心上了,沒事就瞎想,萬一孩子怎麼著怎麼著了……結果生下來不都好好的嗎?(當然,小機率事件也偶爾有發生)。
生完了,更是陷入無邊無際的焦慮,吃喝拉撒睡哪一樣不得操心?哪一個當媽的不盼著孩子睡著?因為孩子睡了是最幸福的時刻。
其次,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
我不喜歡管孩子,更討厭孩子。聽上去有點佛系,但是,我會做很多示範。比如我想讓孩子好好吃飯,那我就不能挑食。想讓孩子好好睡覺,我就不能熬夜,想讓孩子喜歡閱讀,我就得愛看書。
總之,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得先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別沒事瞎叨叨孩子。
最後,無條件接納孩子
為什麼我們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超孩子發脾氣。不就是因為孩子做事沒做到我們心裡去嘛。孩子什麼樣子你心裡沒數?非要強求的話,就是自找不痛快了。
因此,不管孩子做的怎麼樣,都能接納,換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考慮一下問題,多分析問題的原因。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
虎媽蔡美兒在傳統意義上的成功,的確鼓舞了雞血派的家長們,可她的經驗是否具有普適性?她對女兒有近乎完美的苛刻要求,但不管怎麼說,女兒們也都有這個能力達到。
除了在虎媽督促下付出了超越同齡人的勤奮和努力之外,不得不說,遺傳也很重要。虎媽的爸爸就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後,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虎媽自己畢業於哈佛,是耶魯大學法學院的終身教授,她的妹妹也是耶魯大學的畢業生和斯坦福醫學院的教授。雖然家族成員和父母都是學霸,孩子也未必就能遺傳到這個基因,但顯然蔡美兒的兩個女兒都很幸運地遺傳到了家族的學霸因子。
我就曾經遇到過父母都是北清碩博畢業,但孩子卻資質平平的情況,結果在父母的高期待下,無法達到嚴苛要求的孩子變得嚴重抑鬱、厭學。
如果說雞血家長容易走進的一個誤區是,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超高期待,那麼,佛系父母也容易把撒手不管當作是對孩子的尊重。一些佛系父母甚至會認為,沒有什麼比幸福快樂的童年更重要,所以,儘可能不要讓孩子過得太辛苦。“孩子的感受才重要,只想著培養孩子的能力太過於功利。”
實際上,這也只是父母們一廂情願的認為罷了。即便是孩子,也不可能脫離環境而存在,孩子的世界本身也是一個微縮的江湖,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在這個江湖裡找到自己的優越感。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地透過與他人以及外在世界接觸時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概念,來建立自我。簡單來說,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自尊水平,都是來源於他對自己特點和能力的知覺。
如果孩子被保護得太好,沒有任何發展自己多種能力的機會,孩子就很容易缺乏足夠積極的自我評價。你覺得,一個認為自己不怎麼樣的孩子,還快樂得起來嗎?
無論雞血還是佛系,本質上沒有差別,家長的關注點始終都是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孩子的。
第三種選擇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孩子與孩子之間往往也有著巨大的差異,極端的雞血或佛系都是危險的教育。過度的外力和施壓容易導致孩子壓力過載,同時,這也是對孩子自驅力的絞殺。一味地佛系也容易錯失幫助孩子成長的機會,讓孩子形成一遇到困難或挑戰就回避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自身的潛力發揮不出來,還會喪失自信。
父母當然可以對孩子有所期待,但這個期待一定是符合孩子能力水平的,最好是墊著腳、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而且,這與重視孩子的內心感受也並不矛盾。關注孩子的內心,並不意味著要幫孩子迴避一切挑戰,而是當孩子在面對困難時,要接納並允許他表達情緒,幫助他獲得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能力和心理力量。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提升時,自信的力量就會洶湧而來,快樂自然也會來敲門。這些力量又會帶給他更大的驅力,推動他去自我實現。
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雞血式的,也不是佛系的,而是真正適合孩子自己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能不能真正看見孩子,才是父母的分水嶺。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