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67570282485

    唐·房玄齡《枕戈待旦》原文:

    琨少負志氣,有縱橫之才,善交勝己,而頗浮誇。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其意氣相期如此。在晉陽,嘗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覷郗,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白話釋義:

    劉琨年少而有志氣,有縱橫的才能,喜歡結交朋友,有些浮誇。和范陽的祖逖是朋友,聽到祖逖被任用,些信給親人朋友說:“我(每天晚上)枕著刀劍等到天亮,志在剿滅叛逆的賊虜,常常害怕祖逖比我先用了他的鞭子。”他們的意氣如此接近。

    在晉陽,常常被幾重的胡騎(這裡應該是指匈奴)圍住,城裡窘迫沒有對策,劉琨乘著月色登到高樓上發出嘯聲,賊人聽了,都神色悽然地長嘆。到了半夜,又彈奏起胡笳,賊人聽了又流淚唏噓,深切的想念起家鄉。到了快天亮的時候又吹,賊人就都放棄圍城逃走了。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唐太宗即位後,拜中書令,封邢國公,負責綜理朝政,兼修國史、編纂《晉書》。

    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唐國公晉陽留守李淵率兵入關,房玄齡於渭北投靠李世民,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任秦王府記室參軍。房玄齡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軍謀大事,負責管理文牘,每逢軍書奏章,停馬立成,文字簡約,義理豐厚。

    李淵對房玄齡深加歎賞,對侍臣講:“這個人深重地瞭解機宜,足能委以重任。每當替秦王陳說事務,一定能瞭解人性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對面說話一樣。”

    武德九年(626年),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幫助李世民謀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李世民論功行賞,以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功為一等。房玄齡因功進爵為邢國公。

    在修定律令方面,房房玄齡秉持“審查並確定法律和命令,將寬厚平和(的風格)做為宗旨”的思想,簡化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自房房玄齡等更定律、令、格、式以後有唐一代都沒有發生過多大變動。

    貞觀三年(629年)二月,房玄齡改封魏國公,為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房玄齡盡心竭誠,早起晚睡。加之他明達吏事,法令寬平,任人惟賢,不分卑賤,人們都稱他為良相。

    貞觀九年(635年),房房玄齡護高祖山陵制度,以功加封開府儀同三司。貞觀十一年(637年)封梁國公。

    貞觀十三年(639年),加太子少師。他留守京師。他任宰相十五年,女為韓王妃,兒子房遺愛娶高陽公主,顯貴至極,但常常深自卑損,不敢炫人傲物。貞觀十八年(644年),李世民親征遼東高麗,命房玄齡留守京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有兒女》為什麼會受大家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