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靜地思考OO
-
2 # 瑩瑩財務
1.同行業都說好,說明專案可操作性太強,誰都可以輕易複製你,那麼壁壘如何體現?
2.天使投資基本上就是投創始人或者創始團隊,你和你合夥人的背景、人脈、和創意是否有後續發展及提升空間,這才是天使投資人關注的內容。
3.現在資本錢荒,投天使輪的很少,如果專案真的好,就先小規模做著,熬過去,有了業績體現,甚至可複製性,以此證明專案以及自己的實力。
-
3 # 壹號股權
同行看好沒有用的,因為他們沒有說真話,為什麼會這麼說?
1、你和同行是競爭關係商業是競爭出來的,如果你的產品真的好,在同行而言是競爭加大的,是有損於他們的利益的,你的產品如果真的好,同行反而會說你的產品不行,因為要透過打擊你的產品讓你降低信心,這樣你對他們的威脅就降低了;而你的產品如果真的不好,那麼同行反而會說你的產品比較好,因為這是一條錯誤的道路,鼓勵你繼續前行 就是一個坑,對他們的威脅就降低了。
同行是冤家,這個不是開玩笑的,作為創業者,作為一個商人,對同行的話有時候需要反著聽,在商業上利益是至上的。所以你的同行未必和你講的是真話。說你的產品好,這個可能是謊言或者是敷衍。
2、你的專案好不好,只有使用者和投資人才說了算因為使用者是要花錢購買的,所以他說的的肯定是真話,使用者要為自己的金錢和時間負責,現在創業是使用者至上的,需要去圍繞著使用者的需求和體驗去研發你的產品,去改善i的產品,產品好與否只有使用者才有發言權,你的同行,包括你自己都沒有發言權。
產品是自己的孩子,誰都會決定自己家的孩子牛逼,是神童,比別人家的孩子聰明、帥,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作為創業者要把自己剝離出來,把自己當做使用者才行。把自己當初媽媽,你是不會對產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的。
投資人是拿了錢和你賭的,你們是站在一條船上的,他只有認可了你的專案才會投錢給你,讓你去嘗試,錢就是態度!
3、能夠融到資的本就是少數專案我們經常看新聞,每天都有融到資的專案,但是這個是倖存者效應,大量沒有融到資的專案沒有人會記得他們,但是融不到資才是主流。
一個投資經理看專案和投資專案的比例差不多是100:1,也就是看100個專案才會投資1個專案,這個還是在正常的投資環境下,而2018年是整個私募機構融資大幅下滑的一年,尤其是到了2018年下半年機構融資更是雪崩式的下滑,這個就決定了2019年和2020年能夠用來投資的資金少多了,這個就是現實,作為創業者在2019年和2020年創業融資要難的多。
4、要創業,首先要想到的是沒有投資也能活下去在當下的創業環境,如果只有靠融資才能活下去的新專案,那麼這個事情趁早別幹了,現在是資本寒冬,一個專案能夠穿越寒冬,必然是因為依靠自身的脂肪儲備和自身的造血迴圈能力支撐的。
只有向市場拿錢才是王道,一個擁有向市場獲得收入的專案才是有前途的。經過前幾年的投資大躍進,投資機構投了一大批不靠譜的專案,投資機構也會重新洗牌,活下來的機構自然會謹慎很多。
-
4 # 看那不一樣的人是誰
投資的有一套投資的評價邏輯
運營有運營的模式和成本
投資的不可能去參與每個專案運營
明白了嘛?
你的利潤或者你的運營都不科學
-
5 # 鬍子哥講服裝新零售
投資人投資順序也許是這樣:
1、團隊
2、領導
3、專案
4、要麼高科技要麼割韭菜。
創始人如果沒有好資歷好背景,基本就等於掛了。
只有好設計沒用。
我的“千廠萬店”新零售時尚聯盟也是如此。設計了兩年,調研了一年,終端客戶喜歡,因為著重解決客戶問題的,有不少調研物件留我資訊,希望將來能加盟,現實中千千萬萬個小店鋪需要需要人協助。
可惜進展不大,唯一的欣慰是,都告我,設計挺好,你先運作起第一步,我們再跟,包括身邊的很多人。所以,加油吧!自籌資金也許更好。
回覆列表
我不懂投資,但我知道搞投資的不可能是傻子。
你那個專案都有同行了,很多人都幹了的行業,你都還沒有掙到錢,說明不是個什麼有潛力的專案。再說了你的同行都說了是好專案,好專案他們都不幹,不投錢,難道他們都傻嗎?
真正的好專案,是不會告訴任何人的,好的專案漏點風聲,等你開始干時人家都偷偷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