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神獸媽媽

    其實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不難,只是你不能對這個門當戶對要求太高。

    我有個表妹,身高165cm,長得不錯,不胖不瘦,本科畢業,城裡長大,家境也好。現在她35了,還沒有結婚。

    她在上學時,舅媽就叮囑她,千萬不能談戀愛,耽誤學習。表妹聽話,果然沒有談戀愛。

    表妹一畢業,舅媽開始嘮叨:抓緊時間找物件,趁著年輕生孩子,我還能給你帶。

    除了嘮叨這個,還叨叨:“咱們不說找多麼好的,一定要門當戶對,門當戶對才能三觀正,才有共同語言;不要找農村大學生,他們父母沒社保,等他們老了,你們負擔大,而且生活環境不同,容易和婆媳有衝突;

    不要找單親家庭,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缺少愛;不要找父母年齡太大的,否則你嫁過去不僅沒人幫襯,還得馬上給他們養老;不要找比你大好多的,按平均壽命來說,難以相伴到最後;如果找到合適的,一定要自重自愛,婚前不許發生性關係……”

    後來,別人給表妹介紹工程師,表妹嫌工程師死板;別人給表妹介紹老師,表妹嫌老師掙錢少,休息時間多不夠上進;別人給表妹介紹醫生,表妹嫌醫生經常倒班;別人給表妹介紹老闆,表妹說太有錢容易花心。

    表妹經常感慨:怎麼找個門當戶對的這麼難呢?

    我覺得愛情應該用心去尋找,要聽一下自己的心跳,而不是用上百分百的理智和太多杞人憂天的顧慮。

  • 2 # 別人家的媳婦小柒

    很多時候父母越是這樣說,我們反而會越不聽父母的話,不過父母的話多數是對的,雖然感情是兩個人的事,但是我始終認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剛開始以為兩個人結婚了就萬事大吉了,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但是後來才發現婚姻中雙方的父母都會參與進來,讓兩個新婚的人的日子很難過。

    首先,咱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門當戶對:

    古人說的“門當戶對”有其合理性。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但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家庭氛圍、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個家族一代一代沿襲下來的,即便周圍的環境有變化也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兩個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習慣,對現實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才會有共同的快樂,才會保持更長久的彼此欣賞,也才會讓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念在一般情況下來說,道理上確實符合社會所處的現實環境。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門當戶對的世俗觀念反而會把真正的緣分永遠地天壤相隔開來。

    門當戶對新解"門當戶對舊指男女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相當,適合結親。潘霄純認為在如今的文明社會,這種踐踏現代文明的封建等級制度必然是要破除。所謂門當戶對,是指男女雙方在思想上有共同的高度,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上的相互認同,在生活習慣、消費習慣上的相似。舊時認為這樣有共同語言的夫妻更容易步入幸福美滿的婚姻。"

    中國古代“門當戶對”只有一個含義,就是男婚女嫁時兩家人家財富地位相當,沒有別的含義。建築上從來沒有“門當戶對”一說。門簪是用來擱門匾的,當然看門匾也可以看出戶主人的家世地位。所有的大門,宮殿、寺廟、祠堂、書院、會館等等,甚至陵墓建築都有門簪,和家世婚姻沒有任何關係。

    到現代很多人所謂的“門當戶對”也跟古代差不多,因為如果兩個人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相差太大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兩個人的三觀不合,因為兩個人所見識的東西不一樣,所以兩個人的想法和生活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如果兩個人相差太多,那麼幸福的是很少的,不然為什麼那麼多嫁入豪門的人會被婆家欺負,還會很受氣,甚至最糟糕的是被掃地出門,連孩子都看不到。還比如,鳳凰男,因為他們的想法,我們真的是無法理解。

    在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事情最先想到的是利益,我們都不做虧本的買賣,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

  • 3 # 小郭悟人生

    誰又希望平凡過一生,都想做一些轟轟烈烈的事情才不枉此生。既然婚姻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那就不能將就,一定要找一個兩情相悅,情投意合的人,為了愛情而結婚。但是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忍!如果到最後,你愛的人沒有追到,愛你的人你也打發走了,那麼只能選擇跟你差不多的人了。這樣的人可能是透過相親,或者是親朋好友介紹認識的。你們都是在尋尋覓覓中經歷了很多次失敗後,都成了大齡剩女剩男,雖然不盡如人意,但一個是鼻子一個是眼窩,誰也別瞧不起誰。這個時候你們都迫切需要一個穩重安分的人,想要穩定踏實地過日子。歲月已經消磨了你們的青春激情,愛情已經不再是你們的唯一選擇。為了生活,你們一拍即合,結婚吧。如果你們都能安分顧家,那麼也能白頭偕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眾朗逸2017款與2019款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