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殿江

    裝糊塗吧。這也是不是辦法的辦法。但很多老人都是這麼做的。俗語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還有一句話叫問心無愧。這句話不管是用在家裡還是外面都應該是對的。你沒聽人家說爺爺奶奶為了兒女,做什麼事都是應該的。會來事的能給你一個笑臉也就不錯了。不回來事的指望你待孩子還落埋怨指責你這不對那不對的多了。你還像個老狐狸精似的精明的很,你也是放閒心不省。還是什麼事就當沒看著該幹什麼幹什麼。這應該是不難做到。雖說人都有老了那一天。偏偏人老了心又不糊塗,沒事找氣生也是不值。何況是自己的兒媳婦?你還想講理,你還想得表揚,你還想叫兒媳婦感激你。連我都認為這可是在家裡,沒有那些說法。何況是你的兒媳婦。不可能的事就別總是糾結不放了。不嫌棄你還能相信你放心你帶孩子已經是不錯了。知足吧。至少孫女能給你帶來無限的快樂。高興就好。一高興又多活好幾年,何樂而不為?這是我的理解。但願說的能對你的心。供參考。謝謝。

  • 2 # 司南時光巷

    爺爺奶奶辛苦了。

    首先,做兒子媳婦的應該對老人家的付出表示感恩。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忙,他們就無法放心地出去工作、拼搏。

    所以,如果這個回答兒子媳婦也能看到的話,我首先建議的是,兒子媳婦要把感恩放在心裡,把感謝的話放在嘴邊,把尊敬放在一舉一動之中。畢竟老人家,原本可以在自己家裡自由自在地安享晚年,卻到你家來“寄人籬下”,接受各種不自在,看你們的臉色,這是出於愛,源於付出。

    其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跟提問的老人家也談談心,說幾點看法,以供考慮。

    第一,我想問的是,您跟兒媳婦平時的關係怎麼樣?不說好成母女的模樣,但起碼的,心存平和,彼此理解,互相尊重,沒有怨氣。

    我見過一些婆媳,平時就不善於溝通,小事積壓在心,一件一件累積,彼此談起對方都是怨氣沖天。如果這時候,遇到孩子生病或其他緊張一點的事情,就很容易成為爆發點,彼此的不滿意都會激發出來。所以,這幾天的情緒,可能並不是對照看孩子這事不滿,而是平時雙方都積壓了不滿。

    其實,這是很要不得的一種做法。

    夫妻也好,婆媳也好,能走進一家門,成為一家人,是莫大的緣分。所以,有些事情翻篇了,就讓它翻篇,莫放在心裡;有些話聽過了就聽過了,也別鑽入心裡;有些事看見了就看見了,就當沒看見。俗話說,夫妻婚前找物件要睜大眼,而結婚後則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婆媳關係也如此。

    從您的提問中也可以看出,您很敏感,也就是說,您敏銳地感知到媳婦對您的“不滿意”。但有時候,這種“不滿意”可能只是您的主觀認識——我是說有時候哈——因為有時候,只是兒媳婦的就事論事,談論和指導老人們如何“正確”、“科學”地照顧孩子,雖然要求高了一點,話語直接了一點,但未必就是“不滿意”。

    因為照顧孩子沒日沒夜,累了,不被感恩,卻被否定,老人家容易心生委屈。但不妨冷靜下來想一想,兒媳婦是不是對事不對人?是不是因為著急孩子而口不擇言?是不是過了這幾天她又很好了?

    第二,到兒子媳婦家裡來了,您和老伴兒的心態是否擺正?

    因為我見您用來“伺候”這個詞。當然,您乾的確實是伺候人的活兒,是免費的高階保姆。但是,因為是自己的兒子媳婦和孫子孫女,所以本質上是還是有所不同。確切而平和的講,應該是“照顧”和“幫助”。

    因為是幫助,那麼,兒子和媳婦才是孫女的第一監護人,怎麼照顧,怎麼教育,聽他們的。最多,委婉地建議。千萬別因為他們不聽你們的而生氣。

    第三,兒子去哪裡了呢?

    兒子這段時間因為工作剛好缺席了嗎?如果是,更應該體諒兒媳婦。她可能一方面要上班,一方面心裡牽掛著孩子,特別累。沒準,最近可能單位上又煩心事。現在的年輕人,其實壓力也很大,容易焦慮。

    如果兒子在家裡,那麼兒子是否參與到照顧孩子中來?是否在一家人的溝通中起到了橋樑作用?如果是的話,那應該是兒子和媳婦兩個人的“不滿意”,而非媳婦一個人對您的“不滿意”。當然這事說起來就複雜了,牽扯到了他們的夫妻關係。

    如果他們二人和諧親密,發出來的聲音很統一,那麼這是好事,絕非“娶了媳婦忘了娘”。此時,你要做的只是多發揮兒子的作用,多與兒子溝通——不過,最好是多說媳婦的好處,否則,兒子就成了難做的夾心餅。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定有不當、不切實際之處,還請見諒。祝福您家庭和美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工廠普通一線員工上夜班,逢年過節無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