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竹先生L
-
2 # 哥必
中國的五大佛教名山是供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彌勒五個菩薩的應化道場,其中供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個菩薩的應化道場分別為山西的五臺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華山,而供奉彌勒菩薩的應化道場的第五座佛教名山有爭議,有說是貴州銅仁的梵淨山,另有說是浙江奉化的雪竇山。
一、梵淨山
梵淨山原名“三山谷”,得名於“梵天淨土”,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處,海拔2493米,系武陵山脈主峰,森林覆蓋率為95%,是中國少有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
梵淨山正式載於史冊,始於漢代。《漢書·地理志》稱梵淨山為“三山谷”;北魏《水經注》沿稱“三山谷”。唐代《元和郡縣誌》改稱“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記》稱“思邛山”,佛教於此時傳入梵淨山。明初,梵淨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數名並稱:“九龍山”、“飯甑山”、“梵淨山”、“大佛山”。清代,梵淨山稱“月鏡山”、“卓山”。
原始洪荒是梵淨山的景觀特徵,雲瀑、禪霧、Phantom、佛光四大天象奇觀,為梵淨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標誌性景點有:紅雲金頂、月鏡山、萬米睡佛、蘑菇石、萬卷經書、九龍池、鳳凰山等。
二、雪竇山
雪竇山位於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鎮西北,為四明山支脈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早在晉代就被著名文人孫綽譽為“海上蓬萊,陸上天台”。宋代仁宗皇帝夢遊雪竇山,理宗皇帝封之為“應夢名山”,並以御書賜予雪竇寺,至今仍留在雪竇山上的御書亭內。
雪竇山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澱的佛教名山,位於雪竇山心的雪竇寺,創於晉、興於唐、盛於宋,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宋時名列天下禪院“五山十剎”之一,明時位居“天下禪宗十剎五院”之一,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高僧輩出,與天竺天寧萬壽永祚寺、南京蔣山太平興國寺等9寺並稱“天下禪宗十剎”。
雪竇寺既是佛教名剎,又是旅遊勝地。從古至今,高僧輩出,香火興旺,為天下禪宗十剎之一。當年蘇東坡在讀了《雪竇頌古集》之後,嚮往之情油然而生:“此生初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直到晚年,他還喟嘆:“不到雪竇為平生大恨!”
三、名山爭議
彌勒菩薩的應化道場所在第五座佛教名山存在爭議如下:
中國佛教高僧太虛大師和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都認定,浙江奉化的雪竇山作為彌勒聖地,與普陀、五臺、九華、峨眉,合稱“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彌勒“慈”、觀音“悲”、文殊“智”、地藏“願”、普賢“行”是中國老百姓所信奉的5大菩薩法門。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報道雪竇山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
明代《敕賜碑》中,對彌勒與梵淨山作專門記載,並稱梵淨山是“無邊法界,極樂天宮”。梵淨山正式載於史冊,始於漢代。《漢書·地理志》稱梵淨山為“三山谷”;北魏《水經注》沿稱“三山谷”。唐代《元和郡縣誌》改稱“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記》稱“思邛山”,佛教於此時傳入梵淨山。明初,梵淨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數名並稱:“九龍山”、“飯甑山”、“梵淨山”、“大佛山”。清代,梵淨山稱“月鏡山”、“卓山”。
回覆列表
中國地大物博有著許多著名的山川大河,在中國佛教發展歷史悠久,有著許多的佛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的這5座佛山中的第五座,第五座一直爭議不斷,分別有兩座佛山都認為自己應該屬於五大佛山之中!
中國的五大佛山中的前四個(排序不分先後)分別是供奉文殊菩薩的山西五臺山、供奉觀音菩薩的浙江普陀山、供奉普賢菩薩的四川峨眉山、供奉地藏菩薩的安徽九華山。具有爭議的是供奉彌勒菩薩的浙江雪竇山和貴州梵淨山。
雪竇山位於浙江寧波市奉化區,被譽為海上蓬萊,陸上天台,著名詩人王心鑑曾寫下,憑欄妙高臺,塵心由此渡。這裡有全球最高的銅質坐姿彌勒佛佛像,雪竇山的雪竇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香火旺盛,高僧輩出,是彌勒佛的根本道場。
這座銅質彌勒佛高約56.7米,整座大佛用500多噸錫青銅鑄造,內部有400多噸鋼骨架支撐。在這裡每年都會舉辦雪竇山彌勒文化節,現在這個文化節已經成為了中國佛教中的一大盛事。
梵淨山是中國有名的避暑名山,位於貴州銅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處,這裡有大小寺廟數百座,在山上眺望四周,山底風光盡收眼底,這裡最著名的就是護國寺,佔地3000多平方米。
在梵淨山常常有人看到古人說的佛光,最奇妙的是從西路朝山古道的拜佛臺向遠處看去,會看到梵淨山三座彌勒像並列的奇觀,梵淨山的三大主峰相連就是一座長達萬米的彌勒佛臥像,場面相當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