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看動畫的90後
-
2 # 昫82262751
我每一期都必看。這是一檔公益類節目。是我迄今為止。最喜歡的節目。沒有之一。看完之後還會再看回放。基本上丟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是看管疏漏。或者在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把孩子丟了的。對丟了孩子的家長來說。接下來的餘生。都在痛苦的尋找和無盡的複雜情緒裡度過。找孩子成了他們唯一活下去的理由。節目裡找孩子的家長,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好景不長。對他們來說。擁有孩子的短暫時光是這輩子最幸福的事。而丟失的孩子。分為兩類,一個是找家的孩子。這類的孩子大多沒有自信心。苦。有的孩子還會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另一類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被找到了才曉得。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都是傷害,沒有在父母身邊長大。是這輩子的遺憾。而造成這種痛苦的根源。就是人販子。人販子分為熟人作案和盯梢或者是隨機作案。他們都是造成痛苦根源的敗類。不知道怎麼形容他們。他們就不配為人。強烈呼籲國家立法。人販子和買主。抓到就死刑。沒有商量。他們給每個家庭造成的痛苦。會跟隨一輩子。我也有孩子。每次看這個節目我都會哭。痛哭。有一次血壓高了。躺著都迷糊。真的。太痛苦了。還好這個節目大多數都是好結果。最後說一句。我最喜歡的節目主持人就是舒冬。我希望天下無拐!不說了。幹了這瓶今世緣。睡覺!
-
3 # 57帶你看
我個人不太喜歡看這類節目,作為一個男人來說這類節目太過虐心,看完整個人都會很難受,但是捍衛你們喜愛這個節目的權利。
理由1. 假設我有失散十幾年、幾十年的骨肉或者父母,如果有了他們的訊息,我希望第一時刻能夠被通知,而不是等著現場調好燈光、主持人對好臺本、編導去一段廣告、後臺焦灼等待、上臺當著全國觀眾再一次撕裂自己的傷口,然後得到這個訊息。
拿我一生最真實最慘痛的經歷去給一個電視節目設定懸念,在電視節目領域來說,我想象不出比這更殘忍的了。
這還是成功找到親人的,還有的當事人被叫到現場,滿懷了希望,最後面對一扇空空的門,而且這一切的一切節目組事先都知道,只有當事人不知道。就這一點怎麼洗白?
討厭理由2. 這個節目建立在一個價值觀念上,那就是某一個大家公認的“德高望重”的人,對他人的私人家庭生活竟然是有話語權的。
答主從心底裡不認同這種威權式的家長式的家庭觀念。你可能覺得,一個如此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主持人,哪來的威權?
在我看來,利用自身影響力把個人好惡加到別人身上,就是威權。把自己的價值觀硬塞給別人,還是當著億萬觀眾的面硬塞,即便這價值觀是所謂“正確”的,這種居高臨下的方式,也足夠讓我討厭。
看到另一個答主說有一期節目,主持人幫助找回一位逃走的被拐賣的婦女,還數落她不應該拋棄孩子逃走,這個價值觀我真的看不出是哪裡“正確”。
這套“家長說的算”的威權觀念,就像一套技能點天賦樹,有利必有弊,你接受了它的善,就得承受它的惡。
比如點亮了“父母關愛”的buff,就得受到“過年逼婚”的持續傷害。
再比如想要給“丁克或者獨身生活”加點,就得受到全體家庭成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神聖傷害。
再再比如,如果一出生就帶著“只愛同性”的被動天賦,那簡直就要一輩子受到“有違人倫”公會的全服追殺。
請注意,這套天賦樹不僅影響家庭生活,它可以作用於整個社會的架構,點開了“絕對權力”的領導們一般都帶著“絕對腐敗”的被動技能。
討厭理由3. 對於主持人來說,這個節目就像是她個人的浸入式的戲劇體驗。從答主看過的幾期來講,可以看的出她很享受對他人家庭生活出謀劃策、評頭論足的過程,她真的很愛很愛這種代入感、這種參與感,而且她一直以來的主持風格都是如此的。
我猜每每她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居高臨下的時候,能享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至於她的這種癖好是否源於她自身家庭生活的缺失,答主就不惡意揣測了。
而每個參加節目的家庭,都對“個人隱私”這種概念陌生或麻木,心甘情願的成為了這個節目的消費品。
總結:還是那句話,以上只是我討厭這個節目的理由,歸根結底這個節目它與我的價值觀不符,我不保證我的價值觀一定正確。
我也不能否認這個節目給社會帶來的正面影響與貢獻,我也沒有任何貶低喜愛這個節目的觀眾的意思,還是捍衛你們喜愛這個節目的權力。
回覆列表
同情他人的不幸,分離十幾年,二十幾年,連最基本的兒女膝下承歡都要經過多少年的磨難才得以實現,而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親人。
他們還在相互尋找,透過警察叔叔,dna資料庫比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幫助,
盼望著這些不幸的家庭能早起日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