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經春秋史發天下
-
2 # 使用者67724358697
白起就算了吧。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秦王嬴姓趙氏,秦王殺白起是為趙報仇;白起死後,秦王四十年未攻趙。
-
3 # 80後阿旭
白起確實是一位不世出的名將。若無白起,秦國照樣會完成一統,只不過會晚一些。
白起對於秦國的重要性,白起在秦昭襄王時期大放異彩,攻趙魏,敗楚國,身經百戰,無一敗績。在他的領導下,秦軍所向披靡,聲勢滔天。長平之戰勝利後,攻打邯鄲,非白起領導,數次敗仗。河東函谷關盡失。白起對於秦國的意義在於,運用同等的資源,白起可以創造出更大的利益。絕對性的是一個開拓性的優秀員工。若無白起,秦國依舊會統一。畢竟地理優勢以及底子在那裡。再加上秦國堅持法治代代有明君。自秦昭襄王以後,秦國的國君,都有王天下的念頭。在他之前的君王,都只是想的霸天下。這個是最重要的。有了念頭有了理想,就會千方百計的實現它。而其他幾國的君主,都還只是想偏安一隅以圖自保。秦昭襄王后期的汾城之戰,便可見分曉。無白起領導,秦軍絕對性優勢打敗六國聯軍。正如聯軍統帥所說,糧草器械皆不如人。人數軍心皆不如秦,焉能不敗。秦國最終統一天下。跟它的地理位置以及代代明君。代代賢晨有著莫大的關係。
白起對於秦國的意義在何在?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這幾個方面來說:
一、表面關係
白起與秦國之間的表面關係,就像優秀員工與名企之間的關係一樣;白起好好幹活,秦國給工資。說白了,白起就是秦國這個大集團裡面的一名“員工”,也就是國家與普通百姓之間的關係。
二、利益關係
白起對於秦國的意義在於,運用自己的才能儘可能的節約國家的資源而為國家獲取最大的利益,自己利益在其次。當國家利益或者說秦王的利益受到威脅或潛在威脅的時候,白起的利益會被無情的抑制,甚至是抹殺。所以白起與秦國的利益關係,以秦國為主,白起沒有多大的反抗的權利。
三、存亡關係
世間經常流行一句話“時間不會因為某個人或某個集團的存在與否,而停止向前”,所以,白起與秦國之間沒有相互依存的關係。
總結:白起對於秦國來說的意義在於,好好幹活、努力幹活從而為國分憂。不存在於,如果沒有白起秦國不能存活或不能統一天下之說。如果沒有白起的為國效力,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可能出現一個更加牛的“白起”,秦國統一天下更早;二是沒有白起,其他的事件一切照舊,秦國統一天下可能稍微遲幾年;不會出現那種滅亡或不能統一天下的可能,因為一個國家的延續依賴於國家的體制和國君的志向。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白起的功勞。
若無白起,秦國還能統一六國嗎?這個問題的可能性太大了,兩種可能性都有。
一、能夠統一
若無白起,秦國能夠統一六國,而且這個可能性最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秦國有一套相對完善的治國制服,這個絕對由於其他六國。這個制服由商鞅主導,後來歷代國君支援和延續使用,最終的結果就是國家強大,人才彙集。秦國重用人才。當然這個也在商鞅改革制服之內,只不過商鞅的制服對普通士兵的鼓舞很大,而這裡需要說的是重量級別的人才。比如說商鞅,國君重用他,他就大展宏圖;國君不用他,直接殺掉,但是他的改革還在繼續。比如說白起,國君重用他,他能夠戰無不勝;國君不用他,就殺掉,不能排除他有威脅國君的可能性。再比如說王翦,國君用他,他叱吒風雲,國君用別人,他就被閒置,再要用他時,登門拜訪,請求出山,所以能夠滅掉楚國。當然沒有誰能夠希望不被重用或被殺掉,所以還是希望一顯方能,所以秦華人才濟濟。二、不能統一若無白起,秦國有不能統一六國。當然這個可能跟白起沒有關係,跟秦國制服也沒有關係,跟特殊人才和特殊國君有關係。比如說,秦二世胡亥和趙高的完美搭配,先殺光異己,再排除一切威脅,那麼秦國還有可能統一六國嗎?恐怕不被滅掉就是萬幸了,但是逃不出最終天下統一的結局;那麼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最終統一天下的有可能就是趙國或楚國,總之可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