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Ning先生
-
2 # 瘋哥哥l
這是一幅被拼湊起來的對聯,不是誰寫的詩。
“把酒問青天”,是蘇軾的名句;
“舉杯邀明月”,是李白的名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唐朝詩鬼李賀的名句;
“月如無恨月長圓”,是北宋石延年的名句;
宋初石延年(曼卿)贈友聯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上聯,對出下句“月如無恨月長圓”,一語既出,驚動四座。這件事記載在《蓼花州閒錄》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賀詩,引喻生長、興衰,石氏用“月如無恨月長圓”作對句,不僅詞性聲律等恰相對仗,而且意境深遠,與上句兩相聯配,自然融為一體。
所以,跨越200多年,“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這兩句貧在一起,成為傳頌千年的名聯。
之後,又有好事之人,在這兩聯前面加上蘇軾和李白的名句,“把酒問青天”和“舉杯邀明月。”
把酒問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舉杯邀明月,月如無恨月長圓
兩聯加在一起,對仗工整,意蘊深淵,而李白對蘇軾,李賀對石延年,都是大文豪,當世有影響的人物,確實也是一段佳話。
這幅對聯寫世事難料,天道輪迴,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表現出一種樂天的精神,但意蘊稍有消極。
文章古今借鑑,互相促進,值得學習。
-
3 # 嘉哥64
蘇東坡是專業大詩詞人,詞作的一種情懷吧!這首詞最有名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一句了,傳誦千古,人的性格決定命運,看蘇東坡的傳記,你會覺得他所有的際遇命運都是他自己故意道演造成有意為之,他應該很享受那種流放旅遊作詩到各個地方體驗生活的樂趣,我有十本八本小人書同不同人寫他的二十幾部考證傳記,覺得奇怪有趣,仔細研究後,覺得他就是一個喜歡旅遊流浪作詩詞的大詩人,他所有偉大的詩詞都是在遊途中作的,他喜歡這種生活方式,人生都是無聊空虛,詩詞藝術同所有的藝術本質上就是使我思想充實快樂,人生因而有趣!
-
4 # 亦有所思
介不是詩,是後世人,極有可能是現代人的集句對聯。分別用了東坡,李賀,李白,石延年的句子。其典故在古代算是路人皆知,大意就是李賀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做為上聯,百年間無一人對出下聯,結果到了宋朝有一個叫石延年的人,靈感附體,便對出了這一句,成為了原配對句。
不過該說不說,這個集句加了東坡和李白的句子,並不如何高明,主要是因為把酒問青天和舉杯邀明月太近了,上聯是酒,下聯是杯,算是犯了一個不大小忌。不論是對聯,還是對偶,出句和對句的距離應當越遠越好,越遠才越有詩意。
比如
雨中黃葉樹,風裡白桂花。這是對聯。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這是詩。
比如
烽火連三月,黑雲壓一城。這是對聯。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詩。
這種在對聯或詩詞對偶中要保持距離感的觀點,在古代是常識。所以這也是小可為什麼說這一句很有可能是現代的最大原因。
其實完全可以換一個尾字帶月的詞句,只要和酒無關就好。
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回舟不待月”、“登舟望秋月”、“彎弓辭漢月”、“觀心同水月”、“舞袖拂秋月”
也就是說,理論上,符合這個要求的句子,為五言古詩,尾字為“月”字,平仄為“平平仄仄”即可。
難的不是“把酒問青天”,難的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真真是難對!
-
5 # 張鴻大
還是有人喜歡做這樣的事情啊。
把前後幾百年的文化精華湊到一起,以為自己就是集大成者了。其實表面的嚴絲合縫反而更加凌亂。
不要和我說什麼對仗工整等等,文學的意境本來就尋求著文字間似有還無的聯絡和配合,若是白了,就沒樣兒了。
把李白蘇軾揉到一起,唐宋文化即可一覽嗎?
私下以為,那就是個怪物,當然,肯定沒文化。
-
6 # 淡笑茶語
把酒問青天,一一蘇軾的詞,舉著酒杯向青天發問(明月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一一蒼天如果有感情,它也會變老的。舉杯邀明月,一一舉著酒杯邂請月亮(來喝酒)。月如無恨月長圓。 一一月亮如果沒有遺憾的事,它就(不會殘鐵)永遠是圓的。
-
7 # 天狼31993
把酒問青天,不知今年,何夕?
天若有情天亦老!
舉杯邀明月,共飲三杯,可否?
月如無恨月常明!
回覆列表
這兩句並非原作原詩,只是拼揍的兩句,其意思想表達世事的無常,人生的無奈,儘管人們都有美好的願望和憧憬,但也逃脫不了萬事萬物的規律: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禍福,月有陰陽圓缺。即使這樣,人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