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鷹在長空16

    關鍵是美國在二戰時期拯救了全世界。包括中國。其實中美完全不應該成為敵人,而應該是夥伴。過去由於中國極左思想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使美國精英還帶有冷戰思維看待中國,現在美國到亞洲攪局,最大的目的是要獵取小國投其所好,爭取利益。當然現在還打貿易戰,不過這都當不了大勢。

  • 2 # 香堂風子

    因為俄羅斯歷史上曾經多次對東歐國家進行過侵略和統治,因此很多東歐國家與俄羅斯存在國恨家仇。這些東歐國家希望透過加入北約和歐盟,來抵禦俄羅斯對它們的控制,這就是東歐國家選擇站在美國一邊的原因。

    1.俄羅斯歷史上就是歐洲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經過不斷的擴張,到1916年國土面積已經超過2200萬平方公里。由於俄羅斯最東端的國土已經擴張到太平洋地區,沒有進一步擴張的空間。因此俄羅斯決定從西部入手,繼續向東歐國家進行武力擴張。到蘇聯時期東歐地區的很多國家都已經被蘇聯吞併,這些國家包括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烏克蘭。而其東歐國家例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捷克、東德、匈牙利、斯洛伐克、芬蘭也曾經被蘇聯和俄羅斯控制過。

    2.這些東歐國家在蘇聯的控制下,根本不能開展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它們的國內外政策都受到了蘇聯的指揮,慢慢的蘇聯這種霸權主義行為,遭到了很多東歐國家的反對。例如冷戰期間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希望擺脫蘇聯的控制與歐美國家進行交往。可是蘇聯不願意失去對這些東歐國家的控制,蘇聯派遣軍隊進入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國內,鎮壓了這兩個國家反抗蘇聯統治的群眾遊行活動,造成兩國出現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很多東歐國家面對蘇聯這種霸權主義行為敢怒不敢言。

    3.二戰爆發前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都是獨立的國家,可是斯大林卻指揮軍隊強行佔領了這三個國家。導致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國內,有大量民眾反抗蘇聯的佔領。因此斯大林對這三個國家反抗蘇聯統治的人民,進行了民族流放和種族滅絕大屠殺,把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讓他們自生自滅。然後蘇聯又把大量俄羅斯族人口遷移到波羅地海三國,改變了這三個國家的民族結構,卻激化了這些加盟共和國與蘇聯之間的矛盾。蘇聯解體後,很多東歐國家都擺脫了俄羅斯的控制,他們紛紛加入北約和歐盟,希望利用歐美國家的力量,來抵禦俄羅斯對東歐國家的控制,這就是東歐國家選擇投入美國懷抱的原因。

  • 3 # 達凡阿1

    打壓俄羅斯,主要目標是不能讓它富裕發達有錢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只要財富巨大了,就足以證明其制度是最好的,錢,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所以,歐美各國在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前提下,總要對未來可能後發富裕發達的國家,採取壓制措施,使之不能持平乃至於超越自己……這是近1_200年來,世界不斷髮生糾紛、貿易戰、乃至戰爭的根源……

  • 4 # 銘蘇先生
    第一、歷史上俄羅斯對東歐國家不是很友好。

    俄羅斯起步於東歐平原,為了壯大自己,不斷蠶食周邊鄰國的領土,然後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為此,俄羅斯跟北邊的芬蘭、瑞典,西邊的立陶宛、波蘭,南邊的奧斯曼土耳其等國為了爭奪領土而發生多次戰爭。

    蘇聯時期,透過吞併東歐國家,蘇聯建立了224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蘇聯為了達到自己利益,加緊對成員國各方面的控制,以致於蘇聯體系內的成員國必須聽從蘇聯的指揮,完全沒有自主權,就連國內的改革也要獲得蘇聯的同意,否則就像捷克斯洛伐克一樣,被蘇聯直接派兵佔領。這些因素使東歐各國膽戰心驚,生怕哪一天被重新併入俄羅斯。

    第二、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和安全感。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經濟衰落,由於原來的經濟結構是以軍事和重工業為主,而忽視輕工業發展,以致於這種經濟結構影響至今。目前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出口石油和天然氣來維持經濟發展,油價的下跌使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財政收入大幅減少,目前經濟都沒有轉暖的跡象。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形勢更加嚴峻。這時候,東歐各國站隊美國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首先,為了自身安全著想。

    弱小國家為了生存,要麼選擇中立,要麼尋找一個有實力的靠山。東歐國家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後,透過集體防禦,以獲得安全感。

    其次,經濟利益考量。

    俄羅斯自身都陷入了經濟困境,自然不能幫助東歐國家發展,而東歐國家透過投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懷抱,可以藉助歐盟和美國的經濟援助或各項發展福利,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綜上,東歐國家為了歷史不再重演,紛紛投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懷抱,以尋求安全庇護,同時依靠歐盟和美國這棵大樹,獲得豐厚的經濟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年發行的郵票紅樓夢(三)值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