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讀日本

    身為日語專業的小編接觸過很多日本外教,其實在學校裡,不只外教,中國老師的課也要求我們一律不準遲到,凡遲到者,必扣分。所以我們一般視敢於遲到的人為勇者。在南韓讀書的日子裡也是如此,只要在老師點完名以後進入教室的一律視為遲到,遲到上課時間一半以上的視為缺席。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中的日本人都嚴守時間觀念,即使是女性也不會因化妝等問題遲到,在他們看來,遲到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如果真的有事耽擱,一定要提前打電弧通知對方,不然很不禮貌。

    日本人注重時間觀念這個事情更多的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醫院,飯店等。有的飯店是需要預約的,比如懷石料理這種高階料理可能需要提前一個月甚至更早進行預約。到約定的日期也要按著約定的時間去,同樣,如果不能按約定的時間準時到達,也要打電話通知對方。

    除此之外,這一觀念更體現在交通方面,眾所周知日本電車的準時可以精確到分鐘,如果因為電車遲到而導致上班或上學遲到的情況還可以在下車時拿一張遲到證明書。

    之前有聽說過,早些年的日本電車對於準時這一要求更加嚴格,遲到的列車會予以嚴厲的處分,為了避免受罰,電車長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停地與時間做鬥爭,終於在一次列車與時間賽跑的情況下,列車不幸發生了事故,此事一出,警醒了日本電車界,比時間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安全。

  • 2 # 大阪超哥

    作者米叔,資深媒體人,旅美學者,在美日歐生活多年,自媒體“這才是美國”“這才是日本”“這才是歐美”的創辦者

    從室町時代後期到江戶時代,日本的時刻制度的根據是“不定時法”,不定時法是以日出到日落為基準,把晝夜分成6等分來決定時間的長度,每天的時間會根據季節的不同而不同。

    在江戶時代,日本誕生了時鐘系統,即以城門的開關來作為依據,登城的時候,意味著休息時間的到來,由此,侍奉城的武士們則依次來衡量自己的生活。之後,以近代化為目的的新政府,在明治5年的時候,更改了本年的日曆,時刻制度也變成了1小時制,即從“不定時法”變成了“定時法”。

    18世紀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經濟的發展以及勞動力的需求,促進了保護工人勞動的“工廠法”,那時候的人都被強制性的長時間勞動,反而導致了生產效率的降低,因此在“工廠法”對工人們的勞動時間做相關限制及規定,伴隨著勞動時間的固定,“遲到”也就誕生了。之後隨著社會結構以及勞動環境的變化,手錶和鐵路的工具的普及,“遲到”意識也漸漸普及及社會化了。

    從90年代到現在,如果要說到守時這件事,我認為日本應該是世界第一的。喜愛日劇,來過日本的人一定知道,日本的列車、地鐵等(不包括公交車,因為公交車會受天氣及路況的影響,相對來說沒有列車、地鐵等穩定)是相當準時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們對於遲到的概念很嚴格,例如下圖,法國對列車晚點的規定時間是:遲到14分鐘以上為晚點。義大利為15分鐘,英國為10分鐘,而日本則是1分鐘。

    根據日本首都圈新城市鐵路,有一天,本來應該是上午上午9點44分40秒發車的一趟列車,因早發了20秒,在發車時刻表上,寫明瞭9點44分發車,提前20秒發車也算不上不準時吧,並且也沒有收到來自乘客的投訴,即使如此,第二天,列車公司還是對此作出了說明及進行了道歉。

    在日本,遲到了2分鐘就需要深刻的道歉,這對日本來說已經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了,所以因為發車時間早了20秒而道歉這件事,也不難想象。另外,在日本公司裡,對遲到的規定也是很嚴格,會對遲到做出相應的懲罰,所以,如果因為列車晚點遲到的話,則可以在列車公司開列車延遲證明,來證明遲到是由於列車的晚點所致的。在日本公司裡是不會包容“昨晚喝多了”,“鬧鐘沒響”等理由的遲到的。 

     

    再看下圖,Skyrocket Company對日本人對遲到的包容度進行了調查。對於能不能包容遲到5分鐘這件事,23.9%的人表示可以理解,而76.1%的人則表示不能理解,甚至是絕對不允許。

     

    綜合以上所有,我們可以看的出來,日本人對於遲到這件事是看得很嚴重的。雖然我個人認為,對於遲到不能看得太不人性化,但是守時真的是一種素質。尤其是在團隊合作,人與人都密切關聯的現在,雖然不是說一定不可以遲到,有時候發生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也確實是沒有辦法,但是守時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古代的將領起兵造反,底下計程車兵也跟著造反,為什麼不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