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憚求史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甚至可以寫一本書了。這裡主要是古代的將領和士兵之間的關係與現在的不同,首先的古代的政治制度與現在不同,古代都是封建領土製,戰時都是國家徵召封建領主帶著自己領土上的農民打仗。這些農民的平時都是依附於這些封建領主的,另外打仗期間國家也不提供軍響、戰馬、武器、衣物等,很多都要將領或士兵自己準備的,我們從孟姜女送寒衣可知一二,還有1975年湖北雲夢出土的秦朝古墓文物中,有當時士兵信家裡寫信要求送衣物兵器,這種制度的缺點在隋朝有所改善,宋時的已經結束,就是因為士兵對國家衷城度不高。後來南宋岳飛又組織了岳家軍抗金,所以宋朝非常忌憚,最後導致被殺。這種私人軍隊的特點在西方也是如此,我們從亞歷山大和凱撒行軍中收集軍響的記錄。在凱撒的《高盧戰記》《內戰記》中大量記載了,駐軍第一件事情就是收集軍需品,同時許諾陷城後允許搶劫。在歐洲的五次十字軍東征期間,軍隊都是農民自發加入,所以他們一路搶劫,從希臘一直搶到土耳其,再到敘利亞最後入耶路撒冷。再如清末曾國藩左曾棠湘軍、李鴻章的徽軍,都有點類似於私人軍隊,軍隊軍需供給都依賴有將軍自己想辦法解決,所以才會出現胡雪巖這樣的紅頂商人,透過軍需供應發財。這些士兵,只有跟隨著將軍才能夠獲得軍餉才能養家餬口,在明末更是如此,哪個將領能搞到足夠的軍響哪個就兵多將廣,張獻中李自成如此,政府軍如戚家軍亦是如此。為什麼明朝皇帝不信任戚家軍就是因為戚家軍具有私人軍隊的性質。我們從史書可知,戚家軍號稱總是四五十萬,七八十萬,到最後將近百萬,其實裡面真正的軍人大概不到1/5,絕大多數都是軍人的家屬,子女,這些人都需要吃飯,所以他們走到哪兒就搶到哪。到後來戚家軍最後也被各地政府拒絕和驅逐。所以,古代的軍隊的軍人,更多的是依附於將領,而不是靠國家。這種情況下,跟對了將領就意味著打勝仗發大財,至於是不是反叛,就看得勝的機率了,所以,當士兵們跟隨凱撒戰鬥十幾年很少敗績的情況下,凱撒當時就能公開宣佈反叛並帶著士兵度過盧比孔河進軍羅馬,而曾國藩怕清政府懷疑自己不斷寫家書談些家長裡短的雞毛小事。

  • 2 # 老帥看戲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5000多年曆史之中,由於處在封建社會的統治之中,所以就經常會發生戰亂。有的是因為,底層老百姓被壓迫得太過於悽慘,所以不得不起兵造反;而還有的則是因為一些王公大臣們,想要謀朝篡位,而引發的戰爭。

    因此,自古以來,將軍帶著手底下士兵造反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那麼大家一定會有一個疑惑,起兵謀反大多都是那些將領的主意,並不是那些士兵的意願,為什麼在將軍選擇謀反之後,手底下計程車兵也會跟著一起造反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像這樣的事例也是非常多的,像秦末時期的章邯,在對抗起義軍的時候,就最後帶著20萬驪山刑徒,背叛了秦國。還有就是宋朝的趙匡胤,在陳橋發生兵變,黃袍加身,自立為王。以及唐代的名將朱泚,直接帶兵攻佔了長安城。

    而這些起兵造反成功的,必然是掌握大權,原先和他們一起造反計程車兵,也必然得到重賞。而那些造反失敗的,主將被殺死是毫無疑問的,而手底下計程車兵,大多都也是難逃厄運,基本上都是被坑殺。而這樣的結果,這些士兵應該也都是知道的,那麼他們為什麼還願意和將領們一起謀反呢?主要有以下幾個願意。

    第一個:服從命令計程車兵的天職。我們都知道,軍隊是一個非常嚴肅、莊嚴的地方,是非常講究紀律性的,而且一直軍隊是否合格,就看他們會不會服從將領的命令。如果不合格的話,是絕對不會被稱之為一支軍隊的,所以將領們的意志,就是全軍將士的意志。一旦將領決定了要做某事,下達了命令,那麼手底下計程車兵就要去執行,即使知道是必死的結局,他們也要去做。如果有人敢反抗,那麼就會按違抗軍法處置,直接被處死。

    第二個:這些士兵的思想是統一的。在每一次戰鬥開始之前,將軍們都會召開一次全體大會,向他們闡述自己的意志,並且讓士兵們和自己有一樣的思想和看法。而對於謀反這樣的大事,更是要作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來安撫士兵們,把士兵們都給統一起來,並且給自己造反找一個正當的理由,讓手底下計程車兵都覺得自己是正義之師。要不然,將軍們隨便一句造反,師出無名,就想讓手底下計程車兵去追隨他,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個:將領們許諾的好處。在將軍們選擇造反之後,都會先向這些士兵們承諾一定的好處,如果造反成功了,那麼就是加官進爵,所有人都會是功臣,榮華富貴是少不了的。而在造反之前,大多數計程車兵都是渾渾噩噩的,突然給了你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們當然會想著去抓住他。而這樣的“空頭承諾”,就一級一級得往下傳達了下去,也起到了激勵士兵的作用。所以這些士兵才會跟著將軍們一起造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快速去除養殖水體的氨氮,亞硝酸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