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海的魚想上岸
-
2 # 以瓷惠友
宋代哥窯瓷器的特點是什麼?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宋代哥窯瓷器的特點是什麼?
必須首先宣告,我們探討“宋代哥窯瓷器的特點”絕對應該屬於“瓷器鑑賞”,而絕對不是為“學腐幫”“師腐幫”和“吃屎幫”所倡導、遵循和恪守的“瓷器宏觀特徵鑑定法”提供其賴以生存的“宏觀特徵”的,否則不說也罷。
第一點,宋代哥窯瓷器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都以黃釉,包括正黃、明黃、米黃、炒米黃釉為最尊貴,其他釉色次之,再次之。
第二點,宋代哥窯瓷器以人為開片為旗幟,最典型的開片是“金絲鐵線”紋,開片的型別主要有百積碎紋、大器型大開片型、大器型小開片型以及小器型大開片型、小器型小開片型等等。
第三點,宋代哥窯瓷器的胎土有黑紫、黃白、灰白許多種,應該是窯口眾多所致。“紫口鐵足”現象僅僅是個例,“鐵足”現象倒是很普遍,黃白胎、灰白胎者也往往會透過黑色的護胎釉表現出“鐵足”之特性。
第四點,宋代哥窯瓷器的修胎有的很隨意,有的很規範、很統一、很一致,這大概就應該是“貢瓷”與“非貢瓷”的差別,否則不好解釋。
第五點,宋代哥窯瓷器的裝飾都極為簡括與簡約,一般只有弦紋,說明在“泥的藝術”也就是成型工藝方面已達“以簡馭繁,返璞歸真”之境界。
第六點,宋代哥窯瓷器的釉質為乳濁釉,追求一種啞光、半啞光和酥光的玉質感、玉石感,說明在“火的藝術”以及“泥與火的綜合藝術”方面已達極致,無以復加,歎為觀止。
上幾件宋代哥窯瓷器圖片,以證上言,以餉同道。
北宋早期哥窯神級臻品米黃釉大器型小開片百積碎弦紋花觚。
北宋哥窯鼎盛期神級臻品米黃釉金絲鐵線紋弦紋三足雙耳鼎式香爐。
南宋哥窯神級臻品薄胎厚釉典範米黃釉小器型大開片金絲鐵線紋膽瓶(口殘)
回覆列表
宋代哥窯的外部特徵不用細說大家都知道一二,那就是金絲鐵線、酥油光…等。但是要真正的瞭解宋代哥窯的細部特徵恐怕沒幾個人能夠說的明白。今天就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宋哥窯的主要細部特徵。
宋哥窯最主要的特徵“金絲鐵線”自不必說,但有些哥窯器物上“金絲鐵線”俱全,但也有我哥窯器物上只有鐵線沒有“金絲”。“金絲鐵線”俱全的哥窯器物鐵線略粗金絲略細;鐵線黑色深淺略有出入,而“金絲”有紅褐色、有褐色、還有黃色。自然,“金絲”的顏色深淺也略有區別。
宋哥窯的“金絲鐵線”成因至今未有定論,本人一個區區玩家自然也不敢對神秘哥窯的“金絲鐵線”的形成下一個結論。但據本人對手中的幾件實物進行研究分析認為:真正的宋代哥窯的金絲鐵線的形成絕對是一次燒造逐漸形成的,即先有的“鐵線”後有的“金絲”。具體的形成過程以後再探討,這裡不作累述。
文博界久有“官哥不分”的說法。的確,宋哥窯和宋官窯有很多共同的特徵。比如:“紫口鐵足”、開片、釉質如玉、支釘燒造等…。
我們這裡重點說一下哥窯與官窯的釉質感的特徵區別。如果說官窯釉質如玉的話那麼哥窯的釉質就如同“脂”。如果你能多上手幾件宋哥窯的話你會發現哥窯的器物摸著的感覺像在水裡摸肥皂的感覺一樣,非常的滑膩而且質地非常的堅密,那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哥窯器物胎質多種,有黑色、灰黑色、褐色、杏黃色等,而真正的宋哥窯精品的胎多為含紫金土的黑色胎和褐色胎。
器型上哥窯多是陳設器、祭祀器和一些文房器,還有為數不少的茶具杯盞類的,很少有粗普的日用品器物。
綜上所述,宋代哥窯的等級應該不低於宋代官窯,真正的宋代哥窯精品有很多在工藝及藝術造詣上是要高出宋代官窯的。這一點應該會隨著對哥窯的不斷研究會得到越來越多同仁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