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媽媽是一個極度自我的人,先不說處理問題的方式,就看她說話時的行文方式,多祈使句,多反問句,多用表面上的感謝客套結語,然而細細看來,實則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總結。
胡媽媽遇事只能看到別人永遠不洞見自己,所有的問題都能找到別人錯的落腳點,規則紀律都用來要求別人,面對自己卻是透明的。
比如說關於零食的問題,別的孩子帶零食分享,無論健康不健康,有人家的父母管,不需要你胡媽媽來評判,你覺得不健康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吃,不能因孩子禁不住“誘惑”,就指責別人。
猶太母親沙拉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國際夏令營餐後工作人員推出了冰激淋,孩子們都搶著去吃,只有幾個以色列孩子遠遠的玩耍,沒有走近,因為在他們的立法中,肉類食品不能和乳製品同食,孩子們用餐時並不知道會有冰激淋,所以吃了肉類食品,而他們從小就知道,吃肉類食品後六個小時後才可以吃乳製品。
即使在沒有人監督在異國,面對誘惑力極大的冰激淋,猶太孩子仍然能夠保持自律,並沒有因為同齡孩子去做,他們也去那樣做。
所以自律是內化的自覺行為,不是要求別人不做自己認為不對的事情,不是去斥責別人帶來的誘惑,而是守住自我的堅持,這是在生活中形成的習慣。
胡媽媽大概在孩子的習慣養成中並沒有太深入的思考,卻把自己的那一點理論用於了身邊的圈子裡,用於和老師、其他家長狡辯,角度刁鑽、思路清奇。
會說話的人,留說話於餘地;不會說話的人,沒餘地可說話。
胡媽媽式的語言並沒有惡語相加,也不那麼針鋒相對,為什麼就讓人覺得不舒服呢。
相信大多數人從胡媽媽文字的背後,已經對她又了畫像。生活中並不太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
這樣的人總是呈現出一副無害的面孔,自認為言之有理,卻常常回避問題核心做出一系列質疑和反駁。
比如關於遲到的問題,做為家長要看到,儘管學校規定的到校時間是8點15,但是老師要求8點零5到校去做準備工作,是有道理的:
提前準備有助於孩子儘快的進入學習狀態和一天的學校學習生活;
提前準備有助於孩子的自我規劃感,比如交作業的準備,比如按照第一節課的課本練習冊準備。
成年人在職場,也有整理情緒提前進入工作狀態的需求。慣常遲到的人,在社會上是要被懲罰的,因為不守時會讓跟你相處的人,對你的界限和規則產生懷疑。
當孩子已經遲到的時候,要跟老師真實的說明遲到的原因,即使有其他觀點也要闡述清晰,不要用自以為的道理凌駕於人。
比如,如果是我會這樣:
“老師您好,孩子昨天的作業中漏寫了兩頁練習冊,我在昨晚檢查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發現,我考慮藉此機會給孩子一個懲戒,決定讓她把作業補完再去學校,加深對她的印象,所以早晨需要給她請假兩個小時,向您報備,感謝老師的理解。另外我以後檢查作業清單也會更仔細,避免發生此類的情況。”
而現實中胡媽媽,卻處處都是對自己孩子的過度保護和針對別人時的理直氣壯。
胡媽媽這種表面無害實際上卻是一種加害,她把自己假象的敵人推給身邊的人,尤其是推給其他的家長,若遇到能辨明是非的還好,若遇到本身就沒有什麼思考力的家長,就會引發一場不必要的家校矛盾。
這種不會說話的人,比直接開噴開罵的人更彆扭,因為他們在極力的偽裝,又時常跳出來代表一部分人的觀點,他們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之後,又擺出一副“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讓本可以正常的溝通陷入到死衚衕。於是問題得不到解決,甚至有可能再度發酵。
生活中就有不少這樣的人,你說不出他哪裡有問題,但是就是覺得和他相處不舒服。
這些像胡媽媽一樣說話的人,感覺她的人生是被高度擠壓之後的殘渣,沒有水份更談不上營養。
他們有的是喜歡爬上別人生活工作的制高點,樂此不彼的指點江山;有的是躲在暗處偷偷的看著你的點點滴滴,時不時跳出來冷冷的來上幾句,末尾還附帶著說“個人建議,不喜勿噴”。
會說話是一種情商,讓別人覺得你的靈魂都閃閃發光透著有趣;不會說話是一種災難,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雷區距離自己有多遠。
口若懸河並不一定能口吐蓮花;滔滔不絕也不見得都言之有物。
總是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的人,不是想講道理,而是想贏過他人。
真正有溝通能力的人,不會迫切的給別人灌輸思想,而是沉醉於交流的魅力中。
海明威說,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胡媽媽是一個極度自我的人,先不說處理問題的方式,就看她說話時的行文方式,多祈使句,多反問句,多用表面上的感謝客套結語,然而細細看來,實則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總結。
胡媽媽遇事只能看到別人永遠不洞見自己,所有的問題都能找到別人錯的落腳點,規則紀律都用來要求別人,面對自己卻是透明的。
比如說關於零食的問題,別的孩子帶零食分享,無論健康不健康,有人家的父母管,不需要你胡媽媽來評判,你覺得不健康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吃,不能因孩子禁不住“誘惑”,就指責別人。
猶太母親沙拉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國際夏令營餐後工作人員推出了冰激淋,孩子們都搶著去吃,只有幾個以色列孩子遠遠的玩耍,沒有走近,因為在他們的立法中,肉類食品不能和乳製品同食,孩子們用餐時並不知道會有冰激淋,所以吃了肉類食品,而他們從小就知道,吃肉類食品後六個小時後才可以吃乳製品。
即使在沒有人監督在異國,面對誘惑力極大的冰激淋,猶太孩子仍然能夠保持自律,並沒有因為同齡孩子去做,他們也去那樣做。
所以自律是內化的自覺行為,不是要求別人不做自己認為不對的事情,不是去斥責別人帶來的誘惑,而是守住自我的堅持,這是在生活中形成的習慣。
胡媽媽大概在孩子的習慣養成中並沒有太深入的思考,卻把自己的那一點理論用於了身邊的圈子裡,用於和老師、其他家長狡辯,角度刁鑽、思路清奇。
會說話的人,留說話於餘地;不會說話的人,沒餘地可說話。
胡媽媽式的語言並沒有惡語相加,也不那麼針鋒相對,為什麼就讓人覺得不舒服呢。
相信大多數人從胡媽媽文字的背後,已經對她又了畫像。生活中並不太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
這樣的人總是呈現出一副無害的面孔,自認為言之有理,卻常常回避問題核心做出一系列質疑和反駁。
比如關於遲到的問題,做為家長要看到,儘管學校規定的到校時間是8點15,但是老師要求8點零5到校去做準備工作,是有道理的:
提前準備有助於孩子儘快的進入學習狀態和一天的學校學習生活;
提前準備有助於孩子的自我規劃感,比如交作業的準備,比如按照第一節課的課本練習冊準備。
成年人在職場,也有整理情緒提前進入工作狀態的需求。慣常遲到的人,在社會上是要被懲罰的,因為不守時會讓跟你相處的人,對你的界限和規則產生懷疑。
當孩子已經遲到的時候,要跟老師真實的說明遲到的原因,即使有其他觀點也要闡述清晰,不要用自以為的道理凌駕於人。
比如,如果是我會這樣:
“老師您好,孩子昨天的作業中漏寫了兩頁練習冊,我在昨晚檢查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發現,我考慮藉此機會給孩子一個懲戒,決定讓她把作業補完再去學校,加深對她的印象,所以早晨需要給她請假兩個小時,向您報備,感謝老師的理解。另外我以後檢查作業清單也會更仔細,避免發生此類的情況。”
而現實中胡媽媽,卻處處都是對自己孩子的過度保護和針對別人時的理直氣壯。
胡媽媽這種表面無害實際上卻是一種加害,她把自己假象的敵人推給身邊的人,尤其是推給其他的家長,若遇到能辨明是非的還好,若遇到本身就沒有什麼思考力的家長,就會引發一場不必要的家校矛盾。
這種不會說話的人,比直接開噴開罵的人更彆扭,因為他們在極力的偽裝,又時常跳出來代表一部分人的觀點,他們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之後,又擺出一副“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讓本可以正常的溝通陷入到死衚衕。於是問題得不到解決,甚至有可能再度發酵。
生活中就有不少這樣的人,你說不出他哪裡有問題,但是就是覺得和他相處不舒服。
這些像胡媽媽一樣說話的人,感覺她的人生是被高度擠壓之後的殘渣,沒有水份更談不上營養。
他們有的是喜歡爬上別人生活工作的制高點,樂此不彼的指點江山;有的是躲在暗處偷偷的看著你的點點滴滴,時不時跳出來冷冷的來上幾句,末尾還附帶著說“個人建議,不喜勿噴”。
會說話是一種情商,讓別人覺得你的靈魂都閃閃發光透著有趣;不會說話是一種災難,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雷區距離自己有多遠。
口若懸河並不一定能口吐蓮花;滔滔不絕也不見得都言之有物。
總是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的人,不是想講道理,而是想贏過他人。
真正有溝通能力的人,不會迫切的給別人灌輸思想,而是沉醉於交流的魅力中。
海明威說,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