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瀟帥

    內坑原名系“梨坑”,其歷史悠久而又光榮。唐宋時,因大面積種植梨果而得名,是晉江有名的梨、柑果園區。《安海志》載:“柑、品最多。‘先柑’、‘同柑’尤勝者,……二柑俱出晉江六都內坑諸鄉”,故內坑又號稱桔裡。內坑又是古代農村外貿集市之一,據《晉江縣地名錄》載:“唐代的內坑、柑市曾是阿拉伯商以香料交換本地紅柑之場所”。在土地革命時期,內坑是晉南特支、晉南縣委的主要活動基地。1931年,成立砌坑黨支部,系晉江市第一個黨支部。抗日戰爭時期,是泉州地下黨隱蔽基地之一。1946年12月至1949年7月,是****泉州中心縣委機關和人民游擊隊泉州團隊部駐地,中心縣委在此指揮泉屬廈門、漳州(部分)等地的革命鬥爭。今天的內坑轄28行政村,是晉江市老區基點鎮之一。 內坑轄區有28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人口63911人,共16155戶,海外三胞近4萬人。 行政村名:東宅村:東宅、宮仔口;古山村:古山;宅內村:宅內;後山村:後山;深圳村:深圳、內林、井上;白安村:白安、歧山;湖內村:湖內、後坑、社仔;呂厝村:呂厝、大田邊;山頭村:山頭、鋪頂、石湖潭;潘厝:潘厝、田邊;亭頂村:亭頂、後庫;前洪村:前洪、後厝;割州村:割州、潭頭;長埔村;長埔;砌坑村:砌坑;後坑村:後坑;柑市村:柑市、刺園、貞慕;下尾村:下尾;上方村;上方張、上方黃;下村村:下村、下黃、灰厝、雲頭;內湖村:內湖;黃塘村:黃塘;土安村:土安、宮前、前宅、後溪;黎山村:前山、張坑;東村村:東村、立厝;內山尾村:內山尾、洋內;坑尾村:坑尾;加塘村:加塘、嶺頂。 供電工程:內坑11萬伏輸變電站為全省首家鎮辦電力企業,被評為“2000年福建省三百家最大鄉鎮企業”;2003年度被泉州市政評為納稅超500萬企業,用電量超3.3億度。 交通建設:福廈公路和福廈高速公路貫穿其中,建成雙內路、蓮山路、東環路、西環路和五七路,構築完整的鎮域交通網路。 郵電通訊:郵電通訊事業加快發展,全鎮已安裝電話13200門,榮獲“電話萬戶鎮”稱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中佩恩為什麼會如此強悍?最後被誰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