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月明心
-
2 # 歸樵
就是諸葛亮再多活十年,也很難一統一天下。因為當時蜀國後主劉禪已不理朝政,一味貪圖享樂,朝中文臣有的陽違陰為,另有所圖,有的阿諛迎合皇上,沉溺於聲色犬馬。武將多為平庸無能之輩,缺乏能征慣戰之大將。而曹魏和東吳地利人和,兵強馬壯,還在不斷髮展壯大。僅憑諸葛亮一己之力,已不能改變當時天下的格局。
-
3 # Velsimon
六出祁山實誤國,壯丁物資飛灰燼。
元氣大傷不復回,七出祁山必死定。
蜀國國運四十二,諸葛託孤九年隕。
劉嬋怎是凡凡輩,力拒魏吳三十年。
放逐遠國羈北土,晉王問他念國否?
此地樂兮不思蜀,逗得昭哥笑呵呵。
殺意盡消屠刀放,劉嬋撿會命一條。
隨從嬪妃幾百人,舊華人民皆保命。
劉嬋劉嬋太可愛,歷史對你不公平。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北伐尚未成功,便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沒能克復中原,成為千古遺憾。
假如再讓諸葛亮多活10年,那麼結果會怎樣呢?
第五次北伐
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三國志
諸葛亮是在和司馬懿渭濱對峙期間,病逝軍中的。如果諸葛亮續壽十年,那麼諸葛亮和司馬懿會在渭濱繼續對峙。但是由於協同北伐的孫權已經敗退,一時半會不敢再進攻魏國,魏國東線壓力逐漸減少。沒了東吳方面的壓力,魏國勢必大舉增兵西線。當時魏國西線已經聚集了接近二十萬大軍與諸葛亮的八萬北伐軍對峙,如果魏國再次增兵,將對北伐軍形成碾壓性的兵力優勢。當然以司馬懿的尿性,即使多給他十萬大軍,他依然不會主動挑戰漢軍。自從滷城之戰被諸葛亮打怕了,司馬懿就是頂著“畏蜀如虎”的稱號也再也不敢主動進攻諸葛亮了。他對付諸葛亮只有一個手段,拖。以魏國強大的國力為後盾,拖垮弱小的蜀漢。
當然魏國增兵未必就是交給司馬懿統一排程,可能派遣另一個親信統率魏軍去抄諸葛亮後路,比如曹爽。謹慎的諸葛亮並不會知道司馬懿不敢出擊,又不知道曹爽的軍事能力很差,害怕腹背受敵之下,依舊會選擇主動撤退。那麼諸葛亮能否全身而退,保留北伐的火種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歷史上諸葛亮病逝軍中,漢軍撤退。司馬懿乘機追擊漢軍,姜維讓楊儀把旗幟反向追兵方向,又擊打戰鼓,假裝要主動反攻司馬懿。司馬懿害怕中計,居然選擇後撤,蜀漢軍隊得以全身而退。死諸葛尚且能夠嚇走活仲達,何況活著的諸葛亮呢?
當然,新派遣的將領不知深淺,可不吃司馬懿這一套,極有可能不顧司馬懿勸阻追擊諸葛亮。諸葛亮要是死了,追擊蜀漢軍隊或許能成功,不然姜維不至於虛張聲勢嚇退司馬懿了。但是諸葛亮活著的情況下,追擊漢軍等於送死。歷史上,王雙追諸葛亮,中埋伏,身死。張郃追諸葛亮,中埋伏,身死。歷史上敢主動追擊諸葛亮的都掛了,諸葛亮可是埋伏的好手。所以即使真有人去追,在諸葛亮活著的前提下,只不過是第二個王雙或者張郃。
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儀結陳而去,入谷然後發喪。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漢晉春秋。
幻想線第六次北伐
因為諸葛亮尚在,蜀漢不會出現權力鬥爭,魏延不會被殺。姜維因為嚇退司馬懿,諸葛亮也會乘機提攜。其實第四次北伐,諸葛亮已經打怕了魏軍。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差點打垮了魏軍。所以設想中的最後一次北伐,依舊能夠長驅直入到渭濱地區。
主將如果還是司馬懿,勢必和第五次北伐一樣,固守。如果不是司馬懿,那肯定是渭濱決戰。而歷史已經證明,沒有誰能夠在正面戰場擊敗諸葛亮,諸葛亮又有姜維魏延輔佐,姜維魏延歷史上都是打出過以少勝多的大捷的(姜維的洮西大捷和魏延的陽溪大捷),很大機率能夠再現滷城之戰。即使是司馬懿也沒關係,渭濱是魏國的渭濱,渭水是魏國的渭水。諸葛亮在魏國家門口屯田,不只是此消彼長下,兩國經濟實力的變化,更是嚴重動搖了魏國軍心,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本來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憑藉木牛流馬,這次準備更充分的諸葛亮還就耐在渭濱不走了。拖著拖著,要麼魏國經濟瀕臨奔潰,要麼魏軍主動出擊被諸葛亮打奔潰,而渭水,距離長安只有一步之遙。諸葛亮不是輸給了司馬懿,而是輸給了時間,假以時日,必定能夠克復中原!